2025 年三季度,伯克希尔 13F 文件披露后,最重要的信息不是苹果继续减仓,而是:
巴菲特首次大规模买入 Alphabet(谷歌),建仓 43 亿美元,直接进入前十大持仓。
![]()
底层逻辑是什么呢?一起来探究一下:
一、核心逻辑:巴菲特投资谷歌的本质
1.平台价值重估:巴菲特投资苹果的本质是捕捉平台型公司的估值跃迁(从硬件公司到生态平台),此次投资谷歌逻辑相同:
- 谷歌当前被市场视为“广告公司”,但其真实价值在于下一代AI平台底座(算力+大模型生态)。
- 类似2016年市场对苹果的误判,谷歌当前估值未反映其平台潜力。
2.技术周期拐点:当前AI发展阶段对应2013年移动互联网爆发前夕,三大信号明确:
- 成本断崖下降(TPU优化、推理成本降低);
- 用户行为迁移(搜索、办公、视频等场景被AI重构);
- 商业化闭环形成(谷歌云、Workspace、Gemini App已产生收入)。
- 算力自主体系
- 全栈自研能力:TPU芯片(v4-v7)+ 自建数据中心,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
- 成本控制力:训练与推理成本随规模下降,掌握AI基础设施话语权。
2.大模型生态壁垒
- Gemini系列深度嵌入全产品线:搜索、YouTube、Gmail、Android等日均触达数十亿用户,形成真实场景反馈循环
- 数据-模型协同进化:用户行为数据反哺模型迭代,非实验室封闭训练,护城河持续加固。
3.平台级协同效应
- 闭环生态:算力→模型→产品→用户数据→新模型训练,无外部依赖;
- 场景覆盖广度:从消费级(搜索、视频)到企业级(云、办公套件),AI渗透率持续提升。
维度
2016年苹果
2025年谷歌
市场认知
硬件公司(PE 10-14倍)
广告公司(未充分定价AI平台价值)
真实价值
生态系统控制力(App Store、iOS)
算力+大模型双轮驱动的AI平台
估值切换
从硬件到平台,PE提升至25-30倍
从广告到AI平台,估值空间巨大
巴菲特角色
捕捉认知差价的长期投资者
同样的逻辑,重仓未来十年核心资产
四、投资谷歌的五大确定性
- 周期位置:AI处于技术兑现初期(类比2013移动互联网),商业化加速;
- 增长曲线:谷歌云、Gemini App等业务增速超30%,远超市场预期;
- 护城河深度:算力自主+数据-模型闭环,难以被复制;
- 估值安全边际:当前股价未反映AI平台潜力,存在“双击”机会;
- 风险分散:相比纯AI模型公司(如OpenAI),谷歌有广告现金流支撑研发。
- 投资逻辑:在技术周期早期、平台价值重估前夜,以合理价格买入核心资产;
- 谷歌地位:相当于2016年的苹果,是未来十年AI革命的“操作系统级玩家”;
- 长期回报:兼具确定性(平台护城河)与成长性(AI商业化空间),符合巴菲特“长坡厚雪”投资理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