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自二战胜利后,美国作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种子,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居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因此,他们在已经完全得到温饱的情况下开始寻找刺激,比如跳伞。
于是,在这段时间里,美国专属于飞行员的跳伞训练也逐步转向民间,不少人为了寻求高空坠落的刺激而进行跳伞这一运动,但是那时候的跳伞行业并不规范,甚至时常发生意外,但是并未引起当局以及专业跳伞人员的重视,直到那一场重大灾难发生,才真正规范了跳伞这一运动的行为操作与制度。
![]()
跳伞计划
1967年,美国极限运动疯狂发展,跳伞格外受大众喜爱,因此,俄亥俄州的跳伞爱好者决定组织一场活动,将全美的跳伞爱好者组织到一起,进行一次友好交流,但由于当时的信息传播速度比较慢,所以到了规定的8月28日,刚刚聚集了30名跳伞爱好者。
虽然举办方对于较少的人数颇有微词,但是所有准备都已经做好,这场活动还是要继续下去,毕竟这场极限活动受到俄亥俄州政府的高度重视。
当30名极限爱好者聚集到一处后,他们带着自己的跳伞设备,由专车送往俄亥俄州机场,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即将乘坐的飞机——B-25轰炸机。
这架轰炸机是二战时期的飞机,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有着绝对优秀的历史,再加上这架轰炸机有着宽敞的机舱,可以容纳数十人携带装备进入,在这两个原因的加持下,主办方才下定决心使用这架飞机。
![]()
当时乘坐飞机出行虽然没有现在这样便利,但天空中的飞机架数也着实不少,因此,这架轰炸机飞行之前就需要提前申请航线并报备,而且当地政府在得知此事后,对此极力支持,在政府的干预下,航线申请得格外顺利。
可是当诸多爱好者参观过飞机后,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众人以及主办方面前,那就是机舱无法一次性容纳30人,最多18人。
为了活动的顺利进行,众人决定按照跳伞成功的次数决定谁进飞机去跳伞,在这种情况下,选出了18名优秀的跳伞选手,他们每个人至少成功跳伞75次,甚至还有一位成功超过200次,这18人中,有17人曾在美国空军服役,他们是绝对专业的跳伞高手。
他们的存在就是这场活动成功的保障,毕竟凭借他们的专业能力在是绝对不会出现失误的,但是跳伞毕竟是极限运动,是有极大的风险的,因此,这十八位跳伞选手在登上飞机之前都签下了《责任豁免书》,以证明该行为属于自愿,如果出现意外,举办方不负任何责任。
就这样,在飞机一切准备妥当后,他们在飞机上欢声笑语,都对这次的跳伞非常重视,对于他们来讲,跳伞如同家常便饭,虽然刺激,但是已经毫无危险而言,可是,他们绝对想不到这已经是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跳伞。
![]()
悲剧发生
8月,对于美国来讲几乎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候了,可没想到28日这一天似乎老天不作美。
很快,飞机起飞时间就到了,飞机驾驶员在与克利夫兰空中交通管制中心联系后,就立刻听从对方命令起飞,不过,随着飞机高度逐渐上升,他发现了不对,今天的云层似乎格外厚,他已经无法根据地面标志物来判断跳伞时的地面标志物,为此,他只能依赖于管制中心给出的信息,毕竟当时没有高精的定位系统,只能通过无线电进行导航和定位。
在飞机逐渐攀升到6000米的高度时,所有跳伞人员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到达目的地就可以纵身而下,不过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在能够看清地面标志物的情况下跳伞,像这种有着高厚度的云层,这种情况下跳伞还是第一次,毕竟一旦出现意外,那就会有性命之忧,但是他们格外相信这位驾驶人员的驾驶技术。
随着管制中心传来消息,飞机已经飞行到奥特纳机场上空,根据当时的规定,跳伞人员需要在奥特纳机场降落,毕竟这是当时主办者的要求,且在政府的积极配合下,作为当地最安全的降落点,跳伞爱好者在此地降落的操作极为容易,因此,在抵达标准高度后,18位跳伞高手开始依次从飞机上一跃而下,就在他们在坠落时穿过厚厚的云层后,他们知道,死亡降临了。
![]()
当时他们降落的地点并非是奥特纳机场,而是距离该地还有12-13英里的伊利湖上方。
在科技发达的现在,专业跳伞人员在陆地降落,成功率极高,但是降落到水面上,都有相当高的致死率,更何况是六十年前。
当时的跳伞技术并不规范,而且跳伞设备过重,一旦进入水中,设备沾水,跳伞人员就会被设备裹挟,慢慢沉入水底,最终死亡。
18名跳伞人员看到地下的河流后,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完了”,但是他们还是在空中用最快的速度将身上的跳伞服脱下,可是时间来不及,对于这项他们并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因此,大部分跳伞人员都卡在了这一步,这让他们虽然有心自救,但是却没有自救的手段,就这样,一个震惊跳伞届乃至整个美国政府的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了——16名跳伞爱好者死亡。
![]()
救援与后续
据目击者说:“那些跳伞人员每个人都在天上解自己的装备,落水后有的连声音都没发出来,直接就沉了下去。”
事故发生后,周围人员迅速报警,海岸警卫队及时展开施救,救出两名爱好者,但当时湖水温度较低,水浪也比较大,使得搜救工作阻力重重,为了扩大搜救范围,警员开始征集渔民船支,在警民携手努力下,十六名爱好者遗体被逐渐打捞出来。
随着遇难名单确认,随着而来的就是事故原因的调查。
由于死亡人数多达16人,甚至已经引起美国政府乃至全美极限运动者的关注,为此,州政府开始全力寻找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调查,在数周后,州政府终于向大众披露事情的真相。
首先,空中管制出现失误。
事故发生的那一天云层较厚,飞机驾驶员无法通过云层观察地面情况,只能依赖于空中管制的无线电讯号给予的信息,而当天与驾驶员接洽的那位管制员错误地将另一架小型客机当做跳伞飞机,因此,传达的信息指令几乎是错误的。
其次,飞机驾驶员过于依赖空中管制。
![]()
其实,飞机驾驶员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但是他却在这次飞机驾驶中过于依赖管制员,并未用其它手段或措施核对管制员提供的信息是否属实,而且,这名驾驶员并未与跳伞爱好者有过合作,他不清楚厚重的云层无法进行跳伞,这类盲跳极易发生事故,因此,他驾驶飞机并未与地下主办方进行及时沟通,而是一直驾机攀升到固定高度后按下了开启舱门的按钮。
但是这名驾驶员却并没有驾驶B-25轰炸机的驾驶资格,同时,这架轰炸机也没有载人的资格。
最后,跳伞者也有一定关系,他们在没有观察到地面的情况下进行盲跳,极不符合当时跳伞的安全规定。
综上,那些遇难者家属开始向法院以及美国政府起诉相关部门,并认定是空中管制在这次的事故中责任最重。
法院将全部资料梳理完毕后,同意了遇难家属的意见,并做出了相应的赔偿判决。
一次意外,让十六个家庭破碎,让他们的家人陷入无限悲痛之中,让美国极限跳伞运动更加规范,尽量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信源:《美国伊利湖跳伞事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