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手抽烟画面
宾语|文
宾曰语云|出品
当聚光灯打在身上的那一刻,公众人物就已经不再仅仅是属于自己,他们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被放大、解读、模仿,这就是偶像的影响力。
看到公开报道中知名歌手在室内舞台上抽烟“耍酷”的照片,确实有些令人费解。可能在歌手自己看来,在舞台上吞云吐雾彰显得有个性,是一种舞台表现,但对台下的观众,尤其是正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年轻粉丝来说,当他们看到自己崇拜的偶像在舞台上公然违法却未遭到粉丝抵制时,又会建立起怎样的规则意识?
近日,歌手蒋文涵GALI在个人“Puffy Season”巡演北京站表演期间,在舞台上突然点燃香烟并当台抽烟。演出后,蒋文涵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在舞台上持烟的照片,此举引发网友热议。
针对此事,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依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已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罚。记者查询蒋文涵社交平台发现,其曾发布的舞台持烟照已不可见。
公众号:中国青年报演出过程中突然“点支烟”!知名歌手被处罚
就舞台上抽烟这个事本身来说,看似事儿不大,却是触及了公共人物的行为底线。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禁止吸烟,被写进《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已经实施了十多年,早已形成民众的共识。作为公众人物,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公然违反这一规定,会让大家误认为法律只约束普通人,规则原来可以为“个性”让路。这个时候,明星的“耍酷”就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
事实上,即便是作为普通人,有四个底线也是不可以突破的:
一个是法律底线,这是我们社会的根基,一步都不能践踏;
一个是公序良俗底线,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大家心里那杆秤;
一个是道德底线,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约束;
一个是国家利益底线,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维护她是每个人的本分与责任。这些底线,当然也应该是公众人物行为的“边界”。
遗憾的是,突破这些底线的例子在公众人物身上并不鲜见。从吸毒到逃税,从虚假宣传到不当言论,每一次事件的曝光,都在消耗着公众的信任。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几乎每一次爆出明星行为失当的事,总有人以“艺术需要个性”或“名人也是凡人”来开脱。
追求个性值得尊重,但个性的张扬必须以恪守法律与道德为前提。一旦越界,任何标榜的“个性”都不应成为其免责的理由。那些认为“小题大做”的人或许没有意识到,今天我们对舞台上的一支烟保持沉默,明天就可能对更严重的失范行为视而不见。
底线的滑坡就是这样开始的。每一次微小的让步,都在为下一次更大的突破铺路。
当然,我们也应理解公众人物承受的压力,生活在放大镜下并不轻松,他们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和弱点。
正因如此,才更要像李雪健老师说的那样“做戏先做人”,这也是公众人物最根本的生存法则,你的艺术或许能让你走红,但只有你的人品能让你走远,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家,他们的魅力从来不是靠突破底线获得的。
相反,正是对专业的敬畏,对观众的尊重,对道德有所坚守,对社会怀有责任,才让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回到这次事件,歌手事后删除了相关照片,有关部门也依法进行了处罚,这至少表明规则的红线依然清晰。但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觉醒,不是迫于压力不得已才删除照片,而是真真切切知道自己错了,知道了为啥不能在室内吸烟。
![]()
希望每一位公众人物都能明白,脚下的舞台不仅能展示艺术、展现个性,也能传播价值观。追光灯不光能照见人,更能照见人品。
作为观众和粉丝,我们也应当冷静反思,我们追捧的到底是什么,是表面的特立独行,还是真正的艺术才华与人品修为?
当我们用点击率、票房和销量投票时,我们也在塑造这个时代的偶像标准。
我们的选择,最终决定了什么样的公众人物能够站在舞台中央。(作者:宾语)
来源| 宾曰语云
出品 | 宾曰语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