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巴尔干半岛的深秋寒意渐浓,塞尔维亚正被一场能源风暴裹挟。
这个一边寻求欧盟大门、一边坚守俄塞“兄弟情”的国家,如今被架在了地缘博弈的火上烤。
美国的制裁大棒直接砸向国民生计,俄罗斯的能源捆绑又让其难以脱身,而作为风暴中心的塞尔维亚石油工业公司(NIS),掌控着全国能源命脉却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当信用卡加油成为奢望,原油管道被突然切断,冬季供暖的天然气协议悬而未决,武契奇政府的每一步选择都牵动全局。
这场始于能源的危机,为何会演变成外交与生存的双重考验?塞尔维亚能否在制裁与盟友压力间找到破局之路?
![]()
危机根源与核心冲击
这场危机的根源,要追溯到15年前的一笔能源交易。
2008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及其子公司以4亿欧元收购NIS超过51%的股权,彼时的合作被视为斯拉夫兄弟情谊的见证——NIS获得俄气的技术支持与稳定气源,塞尔维亚则为俄罗斯打开了巴尔干能源市场的突破口。
但随着俄乌冲突升级,美国依据《通过制裁打击美国对手法案》(CAATSA),将与俄能源深度绑定的NIS列入制裁清单,这份“兄弟契约”瞬间变成致命枷锁。
制裁落地的第一周,塞尔维亚全国2000多个NIS加油站就同步关闭维萨、万事达卡支付通道,跨境货车司机在边境排队数小时却无法加油,社交媒体上满是民众手持信用卡被拒的吐槽,即便加油站紧急加装120台ATM机,也难抵现金交易的混乱,而这仅仅是危机的开端。
![]()
真正的致命打击来自原油供应的断裂。
作为内陆国,塞尔维亚90%的原油依赖克罗地亚“亚得里亚海-多瑙河”管道输送,这条连接克罗地亚炼油厂与塞尔维亚潘切沃、诺维萨德两大炼油厂的能源通道,在美国制裁压力下于10月初彻底停摆。
塞尔维亚能源部长立即紧急通报:国内原油储备仅够支撑到11月下旬,若无法恢复供应,全国80%的汽柴油供应将中断,航空燃油将完全断供,工业生产和公共交通将陷入瘫痪。
难道这个国家只能坐以待毙?事实上,塞尔维亚并非没有尝试自救,政府紧急与匈牙利协商,计划通过匈牙利杰尔炼油厂的输油管道进口原油。
但这条替代路线的运输成本比原管道高出40%,且匈牙利的供应能力仅能满足NIS三成需求,高昂的成本让本就脆弱的塞尔维亚经济难以承受。
![]()
多重两难的博弈困境
同样面临俄资炼油厂制裁风险的保加利亚,选择了一条“一刀切”的出路——通过紧急立法将卢克石油控股的布尔加斯炼油厂国有化,以此换取欧盟的制裁豁免和能源补贴。
这条路径为何塞尔维亚迟迟不敢效仿?答案藏在两国截然不同的外交底色里。
保加利亚2007年加入欧盟后,已完全融入西方阵营,而塞尔维亚不仅未对俄实施制裁,还在联合国多项涉俄决议中投下反对票,国内30%的民众对俄罗斯抱有强烈好感,亲俄势力在议会拥有重要话语权。
强行国有化NIS的俄资股份,不仅会彻底撕裂塞俄关系,更可能引发国内政治动荡。
更关键的是,俄气并非毫无应对——据塞尔维亚媒体披露,俄方向美国申请制裁豁免时,曾提出“由塞尔维亚政府或第三方企业临时托管NIS控制权”的方案。
但始终拒绝出售核心股权,这种“拖字诀”让武契奇政府陷入两难:妥协则失信于民,强硬则断能源后路。
![]()
能源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天然气问题又添新愁。
长期以来,塞尔维亚享受着俄气每千立方米低于欧洲市场价30%的“兄弟价”,这份协议支撑着全国60%的供暖和工业用气需求,每年为塞尔维亚节省约12亿欧元能源开支。
但这份年底到期的协议,俄方至今拒绝启动续约谈判,克里姆林宫的冷淡态度被外界解读为“敲山震虎”一旦塞尔维亚在NIS问题上做出“出格”举动,廉价天然气将成为历史。
武契奇政府不得不双线作战,一边派代表团赴阿塞拜疆、土耳其洽谈新气源,一边再次与俄气高层紧急会晤,但新气源的价格至少是俄气的1.5倍,且运输需要依赖土耳其溪管道,短期内难以落地。
冬天越来越近,塞尔维亚民众开始囤积取暖设备,而工业企业则担忧能源成本飙升导致停产,这场“冬煤危机”让本就紧张的塞俄关系雪上加霜。
![]()
破局尝试与转型转机
让局势更复杂的是军火贸易的暗线。
塞尔维亚作为巴尔干军工强国,其生产的122毫米炮弹、无人机零部件等武器,通过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第三方国家流入乌克兰战场,这一公开秘密早已引发俄罗斯不满。
今年6月俄罗斯外交部曾召见塞尔维亚大使提出严正抗议,武契奇被迫暂停相关出口,但面对欧盟提供的10亿欧元军工订单和“入盟加分”承诺,他近期公开表态“愿向所有欧盟国家出售武器,采购方有权自主处置”。
这番言论直接招致扎哈罗娃的猛烈抨击,指责塞尔维亚“违背中立承诺,向俄方背后捅刀”。
外交层面的公开对立,让塞俄之间最后的互信基础摇摇欲坠,也让NIS的股权谈判失去了外交缓冲的空间。
![]()
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塞尔维亚的能源危机本质是外交与生存的平衡考验。
过度依赖单一能源伙伴的脆弱性虽已凸显,但这场危机也推动其加速能源多元化——与阿塞拜疆的天然气协议即将签署,欧盟承诺提供2亿欧元能源转型资金,国内可再生能源项目也在提速。
武契奇政府的灵活应对,既展现了小国在大国间的生存智慧,也让塞尔维亚的入盟之路更具底气。
危机亦是转机,相信这个坚韧的巴尔干国家,终将在坚守自身立场的同时,找到能源安全与外交发展的双赢之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