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史为帆的陈子恒:像树一样生长

0
分享至

行知路上旅社人

【代表人物】

陈子恒,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2020级历史学(师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曾担任校第九届学生委员会委员、学院学生会主席、班级班长;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获校一等奖学金3次,多次获得校“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奖项,现任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历史教师。

【专业建议】

打铁必须自身硬:夯实大学课堂专业知识,再难也要啃下来,因为这是安身立命之本;

“教学做合一”:珍惜教育实习和见习机会,多听带教老师的课,授课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

提升综合素养:大学校园丰富多彩,课堂之外要在力所能及擅长之处厚积薄发。多尝试在不同领域探索,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或者团学工作中锻炼综合素养和能力。



从对历史书籍、纪录片着迷的初中生,到成为站稳讲台的年轻教师;从晓庄学院历史学专业的学子,到荣获“江苏省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的优秀校友,陈子恒的成长之路像树一样不断向上生长。

萌芽:像老师那样“上课既有趣又能教好学生”

初中时,陈子恒对历史学科没有清晰具体的认知,但很喜欢看历史书籍、纪录片。一次历史考试满分,老师在班级群里的表扬让他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高中时,受班主任兼历史老师樊溶溶的影响,他爱上了历史这门学科。“学习历史对我而言并不费力,既能学得轻松又能学得好。我不需要死记硬背,上完课就能将知识内化于心。”陈子恒高考后,取得了历史A+的好成绩,毫不犹豫地将历史学(师范)专业作为第一志愿。“我希望在历史这门学科上有所建树,也希望能像我的中学历史老师那样上课既有趣又能教好学生。”

2020年9月,陈子恒如愿进入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然而,他的大学学习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大一时,陈子恒发现学习历史的难度比想象中的要大,也没了初高中学习时的浓厚兴趣,心理落差随之而来。

幸运的是,班主任、也是他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授课老师耿祝芳主动关心并鼓励陈子恒:“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你的潜质,但你还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天赋。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有可能的话参加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好好努力,我期待你日后参赛。”耿老师的鼓励坚定了陈子恒学好历史学(师范)专业的信心。此后,他学习更加努力了,也逐渐重新找回了自信。大三大四期间,陈子恒蝉联专业综合测评第一,并获得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3次、校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及毕业论文三等奖。



生长:晓庄是土壤,综合实践是阳光

陈子恒的大学时光,远不止于课堂。各类校园活动、竞赛、学生社团及干部群体中常常活跃着他的身影。大一时,他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参与拍摄“晓庄十英烈”纪录片,了解晓庄十英烈的故事,第一次感受到学校的红色文化血脉;大二时,他担任学院科技创新部部长,组织和协助同学们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等;大三时,他加入“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团队并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备赛的那个暑假,我们晚上常常会在QQ群里讨论3—4小时,进行头脑风暴,各自发挥所长,直到敲定方案。”谈起备赛经历,他记忆犹新。



晓庄读书期间,陈子恒还担任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在此期间,他策划了“寻雷锋,树典范,强党性,担使命”优秀榜样宣讲会,和学姐黄吉莉面对面并被评为学院“学雷锋最美志愿者”。2023年,他担任江苏省发展大会的志愿者。谈及收获,陈子恒说:“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是接待嘉宾们前往宴会厅。这份工作虽然很简单,但在前期培训中我学习了大会注意事项、应急处理以及仪容仪态等。这些经历对我后来的学生会活动组织、策划等都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学院举行旅游历史文化节期间,陈子恒带领团队与学院的校地合作实践基地江宁赏心谷对接,踩点、安排车辆、策划节目及彩排等,还邀请兄弟院校学生干部和学院的师生们共度美好时光。“记得当时旅游文化节是在看表演、自助烧烤中落下帷幕的。活动最后,参与活动的师生们自发进行了一场K歌表演,在那天的歌声中,活动前期准备时的疲惫和压力也一扫而空。”

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陈子恒的组织与沟通能力,更收获了精神洗礼。他在一次学生干部经验分享中说:“学生干部等综合实践经历带来的益处不是几张证书和荣誉,而是综合素养的提升、处理问题时从容不迫的态度甚至职场的抗压能力。大学生活就像一棵树的成长过程,晓庄给了我土壤,综合实践给了我阳光。”正是这些看似课外的积累,让陈子恒在进入职场后迅速适应,并从容应对教学与管理中的各类挑战。


扎根:教学做合一,站稳站好讲台

在晓庄学习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陈子恒逐渐认识到自己更加热爱实践和课堂,成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的心愿不断生根发芽,并逐渐坚定了自己考编的决心。大四时,陈子恒在无锡市锡山区教育系统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中,以岗位总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如愿考入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

如今,陈子恒已是一名执教近两年的初中历史教师。他的课堂,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带领学生们深入历史情境中感同身受。“上课时,我在授课时注重主题凝练和线索串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完整脉络,我会重构课本顺序,编排授课线索,进行主题教学。为了让课程更加生动化、主题化,我会增补史料、创新教学环节。我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陈子恒坦言,自己的授课风格和处世方式深受大学老师、南京晓庄学院历史学教研主任叶璐老师的影响。“叶老师讲授世界史专业课时,不仅生动有趣,还会组织演讲、小组汇报、鼓励探索。尤其是《中英美历史教材》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让我领略到不同国家教材设计的优缺点,打开眼界的同时也确定了我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叶璐老师在教学中带来的思路和经验,让我在教学时实现了与学科前沿理念的融洽接轨。”更令陈子恒受益终身的是叶璐老师的《西方哲学与人生智慧》课程。这门课程不仅能了解哲学和历史事件背后的内涵,还将抽象的哲学知识具象为人生中面临的主题和人生智慧,比如对自由和爱的理解,使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悟为人处世的方法。“既传授知识又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和老校长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不谋而合。”陈子恒说。



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新兵”陈子恒积极参与比赛,并在演讲、授课比赛中屡获佳绩。他当前的职业目标朴素而坚定:“带好我的第一届学生,看他们走进中考考场,陪他们走完初中三年。”他的职业愿景,远不止于分数。专业能力上,陈子恒希望自己能像工作后的师父、学校校长罗红伟那样淡定从容,把复杂的问题讲得简单,把历史讲得鲜活。对待学生,他希望不仅教会他们学习历史,更会运用历史。“知识或许会被遗忘,但看待世界的方式、为人处世的智慧会伴随一生。我希望引导学生们成为不盲从、有主见的人,像曾经帮助我的老师们那样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陈子恒畅想道。

通讯员 高湧 杨雪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戴明夷 刘惠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现代快报 incentive-icons
现代快报
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以“新新闻新文化”为特色定位的新型主流媒体。
104830文章数 1406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