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京零距离报道:2013年,李女士为10岁儿子买保险,10年后儿子患恶性肿瘤,申请理赔60万遭拒!后当地法院一审判保险公司赔付60万元。这算恶意拒赔吗?保险公司该被重罚吗?
法院的判决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不算,但离恶意也就一步之遥。
保险公司拒赔60万,理由是“病理分型不符”“没做开颅手术”——可孩子明明被多家三甲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完成了全套治疗流程。
![]()
这种“抠条款字眼”的操作,真的站得住脚吗?
2013年,李女士为10岁的儿子小朱投保了一份重疾险。合同写得明明白白:重大疾病保额30万;若患脑恶性肿瘤等特定重疾,额外再赔30万——合计60万。
十年来,她按时缴费,从未断过。2023年,20岁的小朱确诊恶性肿瘤,申请理赔却被拒。
保险公司搬出两条“专业理由”:一是病理分型未达条款标准,二是未实施开颅手术。
这听着像不像一个笑话?我卖你一把伞,说“下雨就赔”,结果你淋湿了,我说:“你没湿透,不算大雨。”
现实往往比段子更荒诞。
![]()
“他们不是不想赔,而是太想不赔了。”一位曾在保险公司干过核赔岗的朋友私下对我说,“公司有考核指标——赔付率越低,奖金越高。我们整个团队,就是研究怎么从条款里找漏洞。”
换句话说,保险合同根本不是普通人能轻松读懂的“产品说明书”,而是一份高度专业化的法律文件——每一个逗号,都可能是未来拒赔的伏笔。
通俗地讲,就像你签了一份“密室逃生协议”,结果发现所有出口都被悄悄焊死了。
拿这个案子来说,保险公司咬定“未开颅”,可现代医学早就不靠“开瓢”来治脑瘤了。立体定向放疗、微创介入、靶向治疗——这些都被纳入主流诊疗方案。
难道非要等病情恶化到必须开颅,才够格赔?那还叫保险吗?那叫“等死协议”。
![]()
法院怎么判的?一审直接判赔60万。理由很硬:从初诊、手术到化疗,整个诊疗过程连续完整;多家权威医院的诊断报告、手术记录、影像资料,形成了闭环证据链。
医学上已经坐实的恶性肿瘤,保险公司还想靠“技术性规避”脱身?门都没有。
这个案子之所以引爆舆论,是因为它戳中了大众对保险行业的集体不信任:卖的时候甜言蜜语,赔的时候百般推诿。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保险理赔纠纷中,近两成涉及“条款解释争议”——也就是保险公司对免责条款作扩大解释,把“可赔”变成“不赔”。
真的没人管吗?当然有。银保监会每年都会通报处罚一批违规公司。拿2022年来说,某头部险企就因“无正当理由拖延理赔”被罚了800多万元。
可问题是,罚了又怎样?条款换个说法,套路照旧上演。
更可怕的是,很多消费者投保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销售员说“这个病都能赔”,合同里却写着“除外责任”。
等到出险那天,才明白——说的和写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这不叫误导,这叫“话术艺术”。
因此我们得清醒——保险不是慈善机构,它得赚钱。于是,控制赔付成本成了刚需。
这本身没错。错的是,把“控制成本”异化成“能不赔就不赔”的企业文化。
更要命的是,普通人买保险时,根本看不懂条款。销售员说“这个病能赔”,合同里却藏着“A+B+C三项前提条件”。
你签了字,等于默认接受。等到出险,才发现“原来不是我想的那样”。
举个例子,很多重疾险写“需经病理学确诊”——听起来合理吧?可什么是“病理学确诊”?是穿刺?是活检?还是必须开刀去组织?
不同医院标准不同,保险公司却要求“必须符合我司认定标准”——这公平吗?
于是,有人开始怀疑:还要不要买保险?
![]()
要。因为如果没有保险,面对一场大病,普通人只有两条路:倾家荡产,或者放弃。
而有了保险,至少还有60万救命钱——哪怕要打一场官司才能拿到。
但买之前,你得清醒。保险不是“买了就万事大吉”,它是一场长期博弈。
你得学会看条款,问清楚“什么情况不赔”,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别信口头承诺,一切以合同为准。
也别指望保险公司“良心发现”。他们是企业,不是慈善家。它们会用最严谨的法律语言,构筑最严密的防御体系。
你要做的,是用证据、逻辑、法律,一层层攻破。
这场官司赢了,靠的不是情绪,是证据链。是医院的诊断书,是医生的手术记录,是化疗方案的连续性——这些,才是对抗“霸王条款”的武器。
所以,保险公司该不该罚?该。监管部门该出手了。对于明显违背医学常识、滥用条款拒赔的行为,不能只是“责令整改”——该罚款,该通报,该限制业务。
但更该罚的,是那些把保险玩成“文字游戏”的行业惯性。
我们总说“保险姓保”,可什么时候,它才能真正回归“保障”本身?
别让一份本该雪中送炭的合同,变成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保险的本质,是用今天的确定性,对抗明天的不确定性——可别让这份确定,成了最不确定的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