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击败王楚钦凸显一点:中国男乒事实上已经青黄不接
文/姜诗华
全运会男单半决赛王楚钦与樊振东的较量,不仅是流量的焦点,也是中国男乒承上启下的焦点,但遗憾的是,中国男乒最具人气的王楚钦输给了卫冕冠军樊振东,在笔者看来,这场比赛的结果不仅证明东哥还是东哥,更足以证明:中国男乒事实上已经青黄不接。
巴黎奥运会之后,樊振东退出了一系列的比赛,甚至退出了世界排名,而王楚钦场内场外则是流量拉满。虽然在外界看来,乒协的资源转移倾向性比较明显,但是客观的讲,以樊振东的年龄和洛杉矶奥运周期的契合性来看,倒也无可非议。只是让人感到失望的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王楚钦,在樊振东面前充分暴露出技战术方面的诸多缺陷,譬如相持球能力,譬如接发高抛球的选择,也譬如关键时刻的心态。更让外界感到失望的是,王楚钦已经是中生代球员中实力最突出的一位,换句话说:如果樊振东淡出国乒,包括王楚钦在内的新生代球员,难堪大任。
在马龙淡出国乒之后,樊振东很好的完成了传承,但是在樊振东之后,中国男乒让我们看到了王楚钦的成长,也看到了梁靖崑、林高远等人的强劲实力。但他们共同的问题是 “状态起伏较大”。他们都曾有过在重要国际比赛中爆冷输给外国选手的经历。这种不稳定性让教练组在选派大赛人员时难以完全放心。特别是王楚钦,目前看来最接近接班的新星,左手持拍,技术先进,上升势头迅猛。但他也需要在奥运会、世锦赛单打这样的最高压力舞台上证明自己,其稳定性仍需更多大赛考验。
![]()
![]()
但必须清醒的看到,与中国男乒青黄不接、后继乏力相比,世界男子乒坛的格局更加混乱,对手更加强大。这反过来凸显了中国男队新生代面临的巨大外部压力。一是欧洲力量的复兴:以德国的奥恰洛夫、邱党,瑞典的莫雷加德,法国的勒布伦兄弟等为代表的欧洲选手,打法凶狠,技术先进,给中国选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二是亚洲近邻的威胁:日本的张本智和(虽然状态有起伏,但冲击力极强)、中国台北的林昀儒、韩国的张禹珍等,都是实力不容小觑的对手。三是打法多样化:这些外国选手的打法各异,有的近台速度快,有的中远台相持能力强,有的反手技术极其暴力。中国年轻选手需要应对各种不同风格的挑战,适应能力受到极大考验。
樊振东击败的不只是王楚钦,而是中国男乒的新一代接班力量,这是他个人的荣耀,却也是中国男乒的集体悲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