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炕,两个女人。
一个洁身自好,从不越矩,最后蓬头垢面死在破土炕上。
另一个「荣宁二府之人都得入手」,把贾府一半男人都「考试」过,却活得好好的,还说出了全书最明白的话。
巧不巧?
她们睡的是同一张炕。
01
公元1760年前后,贾府大观园。
王夫人带人抄检完大观园,直奔怡红院。
目标很明确——晴雯。
晴雯当时正病着,「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躺在炕上起不来身。
王夫人进门,看都不看,指着晴雯:「这个丫头,给我撵出去!」
周瑞家的上前,从炕上把晴雯生生拉起来。
晴雯浑身烧得滚烫,勉强睁开眼,还没搞清怎么回事,人已经被拖下了炕。
连件厚衣服都没让穿,就这么病着被撵出了大观园。
贾宝玉跪下求情,没用。
袭人、麝月想说话,不敢开口。
晴雯就这样,在高烧中被抬出去,送回了表哥多浑虫家。
当晚,贾府所有人都知道了——
怡红院那个「狐狸精」,终于被撵走了。
问题来了。
晴雯到底做错了什么?
![]()
02
王夫人给晴雯定的罪名,有三条。
第一条:长得像林黛玉。
「眉眼儿倒像是林黛玉的模样儿。」
好家伙,长得像就是罪?
王夫人认为,晴雯这样的丫头,就是冲着勾引贾宝玉来的。
第二条:不本分。
袭人向王夫人告状说,晴雯「每日不让她村几句,再过不去。」
说白了,晴雯跟贾宝玉说话没大没小,不像奴才。
王夫人最看不上这个——主奴有别,你一个丫头,凭什么跟主子平起平坐?
第三条:教唆宝玉装病。
赵姨娘跑去告状,说贾政要考贾宝玉读书,晴雯出主意让宝玉装病躲过去。
这条最狠。
在王夫人看来,这叫「欺君弑父」,是大逆不道的妖言。
可你仔细想想——
长得像林黛玉,是晴雯自己能决定的吗?
跟宝玉没大没小,是因为宝玉本身就不拿下人当下人。
至于装病,贾宝玉本来就不爱读那些八股文,跟晴雯有什么关系?
但王夫人不管这些。
她已经给晴雯定了性:「狐狸精」。
一个字都不听,直接撵走。
更讽刺的是什么?
真正和贾宝玉「偷试云雨情」的袭人,王夫人不但不撵,还提了她的月例银子,从一两加到二两。
03
晴雯被撵到多浑虫家的第三天,贾宝玉偷偷溜出去看她。
进了屋,宝玉傻眼了。
破败的小土房,炕上连个席子都没有,就一床破被子。
晴雯蓬头垢面躺在上面,烧得浑身滚烫,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看见宝玉来,晴雯用尽最后的力气坐起来,眼泪止不住地流。
她不是哭病痛,是哭冤枉。
晴雯哽咽着说:「我虽然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
「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不想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
说白了,晴雯到死都没想明白——
她哪里像个狐狸精了?
她从来没勾引过贾宝玉,连手都没让宝玉牵过。
袭人才是那个「偷试云雨情」的人,凭什么王夫人不撵袭人,反而撵她?
可她不知道的是——
在王夫人眼里,袭人才是「本分」的好丫头。
![]()
04
这就荒唐了。
来,看看袭人做了什么。
《红楼梦》第六回,写得明明白白:
贾宝玉午睡,袭人进来伺候。
宝玉梦里梦见了秦可卿,醒来后浑身燥热。
袭人看出来了,便「宽衣解带」,与宝玉「偷试云雨情」。
这可是实打实的突破主奴界限啊!
按王夫人的标准,这不是「狐狸精」是什么?
但王夫人不这么看。
她觉得袭人「本分」,因为袭人老实听话,不顶嘴,不越矩。
至于偷试云雨情?
那是贾府的规矩——少爷年纪大了,身边的大丫头就该通房。
说白了,袭人这么做,反而是「尽职尽责」。
再看晴雯。
她从来没跟贾宝玉有过任何肢体接触。
她唯一做的,就是偶尔跟宝玉拌拌嘴,撕几把扇子玩。
就这,在王夫人眼里成了「不本分」「狐媚惑主」。
问题来了——
到底什么是「本分」?
按王夫人的标准:
听话、顺从、不多嘴、按规矩办事,哪怕偷试云雨情也行。
但不能有独立思想,不能跟主子平起平坐,不能质疑权威。
晴雯输就输在——
她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愿当工具人。
05
晴雯被撵后的第三天夜里,死了。
16岁。
她死在哪儿?
表哥多浑虫家的土炕上。
这个多浑虫,是个什么人?
原文写得明白:「极不成器破烂酒头厨子」。
整天喝得醉醺醺,只要有酒有肉有钱,「便诸事不管了」。
他老婆叫多姑娘,也不是什么好鸟。
原文形容她:「生得有几分人才,生性轻浮,最喜欢沾花惹草。」
更绝的是——
「荣宁二府之人都得入手。」
「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
这是什么意思?
说白了,多姑娘是个谁都睡的女人。
贾府里从主子到小厮,至少一半的男人都跟她有过关系。
就是这么个女人,晴雯死的时候就睡在她家。
甚至很可能——
晴雯死的那张炕,就是多姑娘平时「考试」男人的那张炕。
曹雪芹这么写,用意在哪?
![]()
06
先说多姑娘到底有多「脏」。
《红楼梦》第21回,有一段极其露骨的描写。
那天晚上,贾琏的女儿巧姐出天花,王熙凤让贾琏去外书房住,不许行房。
贾琏憋坏了。
多姑娘故意在贾琏面前走来走去,勾引他。
「惹得贾琏似饥鼠一般」,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和小厮们商量,用金银贿赂多姑娘。
当晚二更天,多浑虫喝得烂醉,躺在炕上昏死过去。
贾琏溜进去了。
原文怎么写的?
「是夜二鼓人定,多浑虫醉昏在炕,贾琏便溜了来相会。」
好家伙——
丈夫就躺在旁边的炕上!
贾琏和多姑娘就在同一间屋子里云雨。
更离谱的是,多姑娘还装模作样说:「你家女儿出花儿,供着娘娘,你也该忌两日,倒为我脏了身子。快离了我这里罢。」
贾琏喘着粗气回答:「你就是娘娘!我那里管什么娘娘!」
「那媳妇越浪,贾琏越丑态毕露。」
事后,多姑娘还剪了一绺头发给贾琏留念。
这还不算完。
后来鲍二家的吊死后,鲍二娶了多姑娘。
贾琏偷娶尤二姐时,还专门把多姑娘夫妇叫来伺候。
甚至在尤二姐进门那天——
贾珍也来了,想占尤二姐便宜。
鲍二见贾珍来了,慌了。
多姑娘却很淡定地说:「喝你的酒去,横竖有我呢。」
简直了……
这个女人,就是这么个活法。
丈夫在旁边醉着,她跟别的男人办事。
贾府的主子们来了,她也照样伺候。
而且最关键的是——
多浑虫不管,贾府不管,她自己活得好好的。
没人说她是「狐狸精」,没人撵她走。
反倒是晴雯——
洁身自好,从不越矩,却被定性为「妖精」,病着被撵出去。
最后死在多姑娘家那张肮脏的土炕上。
那张炕,不知道有多少男人在上面跟多姑娘云雨过。
贾琏、鲍二,甚至可能还有别的贾府男人。
晴雯就死在这么一张炕上。
干净的女人,死在最脏的地方。
曹雪芹这么安排,是在说什么?
他在用最辛辣的笔法,讽刺这个世界的荒诞——
所谓的「干净」和「肮脏」,从来不是看你做了什么。
而是看你顺不顺从。
多姑娘虽然脏,但她顺从,她不挑战权威。
晴雯虽然干净,但她不本分,她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
多姑娘活,晴雯死。
脏的活,干净的死。
这才是最大的讽刺。
但故事还没完。
更讽刺的还在后面。
就在晴雯快死的那几天,贾宝玉去看她。
多姑娘也在场。
她听完晴雯的冤屈后,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简直是全书最清醒的一句。
她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