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清末年间,浙东天姥山脚下有个青石镇,镇外十里处有座破败的玉泉寺。寺里有一个名叫慧明的僧人,平日里除了打扫寺庙、打坐,也偶尔给镇上百姓答疑解惑。慧明和尚眉眼温和,说话慢条斯理,身上总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气息,镇上不少人遇到烦心事,都愿意上山找他聊聊。
![]()
青石镇东头有个叫陈景明的书生,年方二十五,饱读诗书,却总觉得心中浮躁,难以静下心来钻研学问。半年前,他偶然在一本旧书里看到关于禅定的记载,说打坐禅定能让人平复心绪,便动了心思,也想试着打坐。
可陈景明打坐的过程却格外不顺,他按照书中所说,在自家书房里铺了块蒲团,盘腿坐下,刚闭上眼没一会儿,腿就开始发麻,先是脚尖,接着是小腿,最后连膝盖都又酸又胀,像有无数根针在扎。他咬着牙坚持,可最多撑不过一刻钟,就实在忍不住,只能站起来活动腿脚,心里又急又气,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打坐能安然入定,自己却连腿都管不住。
![]()
这天,陈景明又一次打坐失败,他烦躁地把蒲团扔到一边,想起镇上人说玉泉寺的慧明和尚懂禅理,便决定上山去问问。
从青石镇到玉泉寺,要走半个时辰的山路。陈景明沿着蜿蜒的山路往上走,一路上草木葱茏,鸟雀啼鸣,山风吹过,带着松针的清香,他烦躁的心绪渐渐平复了些。到了玉泉寺,他看到慧明和尚正坐在寺前的老槐树下打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和尚身上,连带着周围的空气都仿佛慢了下来。
![]()
陈景明不敢打扰,就在一旁静静等着。过了约莫一个时辰,慧明和尚才缓缓睁开眼,看到陈景明,他温和地笑了笑:“施主可是有心事?”
陈景明赶紧走上前,躬身行礼:“大师,晚辈陈景明,今日来是想向您请教一个关于打坐的问题。”
慧明和尚指了指身边的石凳,示意他坐下:“施主请讲。”
陈景明坐下后,便把自己打坐时腿总发麻的烦恼说了出来,还带着几分委屈:“大师,我按照书中的方法调整姿势,可每次都撑不了多久,腿就麻得不行,根本没法静下心来禅定,难道是我天生就不是打坐的料?”
慧明和尚听了,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他:“施主打坐时,是如何摆放双腿的?又是如何调整呼吸的?”
陈景明仔细回想了一下,说:“我一般是单盘,把左腿放在右腿上,腰背挺直,双手放在腿上,呼吸的话,就尽量让自己深呼吸,可越想控制呼吸,越觉得不自在,腿也麻得越快。”
![]()
慧明和尚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施主莫急,打坐时腿发麻,并非是你天生不适合,而是大多初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这其中,既有姿势不当的原因,也有心态急躁的因素。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并非难事,只要掌握三个技巧,你的禅定功夫定能立刻精进。”
陈景明眼睛一亮,连忙问道:“还请大师指点,晚辈一定好好记着!”
慧明和尚微微一笑,开始讲述第一个技巧:“第一个技巧,名为‘松筋开络,循序渐进’。施主可知,为何打坐时腿会发麻?其实是因为腿部的气血运行不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气血无法顺畅流通,自然就会发麻酸胀。就像一条堵塞的河道,水流无法顺利通过,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淤积。”
陈景明若有所思:“大师的意思是,我得先打通腿部的经络?可该如何打通呢?”
![]()
“打通经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循序渐进。” 慧明和尚解释道,“在打坐前,施主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热身动作,活动一下腿部的筋骨。比如,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然后慢慢抬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十几次;接着,顺时针转动脚踝,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