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指引中国发展的重要理念,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同样找到了共鸣。
![]()
11月13日,中国媒体代表团访问位于巴西伊瓜苏市的伊泰普水电站。(陈荔湾摄)
“尽管两国相距遥远,但中国和巴西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都展现了坚定的承诺,彰显了双方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视,”巴西旅游博主利佩·卡曼萨诺(Lipe Camanzano)在接受《北京周报》采访时表示。
11月12日至14日,一个由中国媒体记者和社交媒体内容创作者组成的参访团访问了巴西伊瓜苏市,当地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1月13日,参访团参观了已运营超过40年的伊泰普水电站。在中国三峡大坝建成之前,它曾一度保持着世界最大水电站的记录。“不只是能源”(More Than Energy)——这一直是伊泰普水电站秉持的发展理念。伊泰普水电站的工作人员塞尔吉奥·安赫本(Sergio Angheben)向《北京周报》介绍,该水电站不仅致力于发电,还通过水质管理、沉积物控制等一系列行动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职责。
![]()
11月13日,中国媒体代表团访问位于巴西伊瓜苏市的伊泰普水电站。(陈荔湾摄)
伊泰普的环境管理也带来了旅游和经济效益。据伊泰普旅游板块经理若昂·安德烈(João André)介绍,仅水电站巴西一侧,每年就能吸引约90万游客,由此产生的旅游收入约为600万巴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780万元)。
卡曼萨诺曾于去年10月访问了浙江省的余村,该村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所实现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样令他赞叹不已。余村过去曾是一个尘土飞扬的矿区,如今已转型为一个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旅游胜地,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两地在发展理念上有着非常相似的视角,因为我们都非常重视ESG。”卡曼萨诺说,并补充道,这两个地方都堪称典范。
此次参访活动由巴西国际旅游推广局(Embratur)主办,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支持。卡曼萨诺负责协调了此次参访团的巴西之行。
责任编辑:郭晓红
设计排版:深 海
欢迎订阅!
复制链接至TB:
【淘宝】https://m.tb.cn/h.Uk9jgPF?tk=K2kRdfgvr8z CZ0001
「《北京周报》全年电子杂志订阅 1—52期 PDF文件
赠笔记本礼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