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1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两重”建设有关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针对性部署。
“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5年“两重”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会议指出,要把“两重”建设放在“十五五”全局中谋划和推进,牢牢把握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强化部门协同,注重软硬结合,推动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稳步提升。
要优化项目审核,更加注重创新要素投入、无形资产投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严格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同步做好资产管理、后续运维等工作;要合理安排项目建设与资金拨付节奏,强化项目和资金匹配,积极撬动超长期贷款、政策性金融等资金,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放大“两重”建设效应……会议的一系列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为深入实施“两重”建设指明方向和重点。
“‘两重’项目投资能直接扩大有效需求,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稳增长的重要‘压舱石’。”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林山说,各地要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建设”,加快建立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严格把控建设质量,提高投入效率,以扎扎实实的行动推动会议部署落地落细。
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关系。会议指出,增强供需适配性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循环的有效举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丽芬认为,我国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趋势凸显,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情绪价值的好产品、好场景、好体验支付溢价。这就要求推动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互促共进,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从而促进形成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
“供需适配是指通过提升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从而解决低端供给过剩、优质供给不足的供需错位问题,进一步打通制约消费的卡点堵点,畅通经济循环,释放消费潜力。”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说。
“适”在于适应大环境,“配”要求主动作为。“要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要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要积极支持企业扩大特色、高品质消费品供给”“发展一批柔性制造工厂,推动生产高效响应消费者个性化需要”“丰富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会议围绕增强供需适配性作出系列部署。
“对于供给端生产者来说,消费新需求里蕴含着发展新机遇。”董超认为,企业要善于从消费新趋势中找到供给新方向,以更优质的服务、更新颖的业态、更多元的场景满足消费新需求。
陈丽芬说,会议针对消费新趋势新特点、产业升级滞后于消费升级等问题明确了政策着力点,要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制度保障,推动供给体系从“生产更多”转向“生产更对、更好”,从而激发和释放消费潜力,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为中国经济注入持续、健康的内生动力。
综合新华社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