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东吴的皇亲国戚中,杭州人全琮的身份尤为特殊——他不仅是讨平山越、屡立战功的将领,更是孙权亲自选中的乘龙快婿。
作为杭州本土豪族全氏的代表,全琮从钱塘江畔的官宦世家一路攀升,凭借军事才能跻身权力核心,最终迎娶孙权长女鲁班公主,成为江东政权中罕见的“本地女婿”!(点击查看更多#25史里的杭州人)
但权力,可是门大学问……
孙氏东吴政权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北方侨民大族和江东土著世家联手建立的南方割据政权。东吴的开国重臣中张昭、诸葛瑾等都是来自北方的南迁大族;顾雍、陆逊、步骘、朱治、全琮等则是南方土著的大族,其中全琮是《三国志》中最显赫的杭州人。
全姓是杭州历史上的一个地方大姓。全姓出自“泉”姓,西周时期,人们称钱币为“泉”,并设有泉府之官,负责掌管货币交流和集市贸易,在泉府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官称谓为姓氏者,称泉氏,后来改为同音的“全”字,称全氏,世代相传至今。王莽复辟时,曾将钱唐县改为“泉亭县”,可见全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杭州姓氏。而琮,则是良渚文化中特有的器物,形体为外方内圆的方柱体,表体分为若干节,每节上都有或简或繁的神面形纹,《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记载。琮的用途,从其外方内圆的特点,与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之说相联系,可能是上古巫师作为贯通天地的法器。取名全琮,寓含着家族对其寄予的厚望。
![]()
良渚文化 玉琮王 浙江省博物馆藏
全琮父亲的全柔,在汉灵帝时举孝廉入仕。董卓之乱时,弃官归乡,被朝廷诏拜为会稽东部都尉。据《后汉书*百官志》载,会稽郡曾设东、南、西三部都尉,西部都尉的治所就在钱唐(今浙江杭州),南部都尉治回浦县(今浙江椒江),而东部都尉驻会稽(今浙江绍兴)。全柔从混乱不堪的京城脱身逃回后就在家乡附近做官。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进兵江东,全柔举兵归附孙策,孙策表全柔为丹杨都尉。到了孙权执政时,又任命全柔出任桂阳太守。所以说,全琮出生于杭州的富贵官宦世家。
全琮年轻时就表现出好结交朋友笼络人心的做派。全柔曾经让全琮运谷米数千斛到吴郡来贸易谋利,但全琮将粮食运到后,悉数散发,救济贫民,空船而还。全柔闻此大怒,全琮则解释说:“我认为鬻米之事并非紧急,而士大夫正有倒悬危累之难,故而以米振赡,来不及先行禀报。”全柔亦奇其志。由于有这样仗义疏财的名声,全琮身边很快聚起一帮人。当时的中州士人避乱南方,依从全琮而居者数以百计。而全琮则倾尽家财相赈济,贫富与共,于是远近显名。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认为全琮为了邀名而自作主张,名声建立在抑低父亲的基础上,不是做儿子应有的态度——而在今人看来,这样的评价自然是有失迂腐的。
![]()
后来,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灭山越。
山越,又称山民,是指那些散居在江东的山谷林莽中的部落,大多是已经汉化了的越族遗民。在江东的山越部落大大小小有无数个,各有渠帅酋长,这些山民性情剽悍,好武习战,却不服教化,逃避赋税。而且,吴越之地自古即产铜铁,山民自采铜铁铸造兵器,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部落武装,对抗江东政权。事实上,东吴立国之初,最大的内患就是山越。
全琮接受任务后即开募召卒,以他的名声很快招得精兵万余人。这支军队驻屯在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他们的司令官全琮被任命为偏将军。
《三国志》引《吴书》记载:“(全)琮为将甚勇决,当敌临难,奋不顾身”,狡黠凶悍的山越碰上了他也只好自认倒霉。
此前,指挥对山越作战的是程普、韩当、周泰、吕蒙等一批宿将,全琮可谓是东吴军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
对山越的作战进展顺利。经过诸将几年的努力,山越势力终于被荡平。孙权为出征将士举行了一个极其隆重的班师仪式。得胜的将士们奏着凯歌,在雄壮的画角声中趾高气昂地从吴郡(今江苏苏州)的阊门而入,接受孙权的检阅,凯旋的队伍中就有全琮的身姿。而战败投降的山越最大渠帅祖郎则打着赤膊、负荆背斧,手持旗帜,在军前作前导。吴郡的百姓扶老携幼、倾城而出,争睹这欢庆的凯旋盛典。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江东的武士们似乎很欣赏这种侮辱对手的做法,后世的《资治通鉴》上留下了“军人以为荣”五个字,表达了当时江东武士们的态度。
全琮并不是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史书上说他“及作督帅,养威持重,每御军,常任计策,不营小利”,事实上,他也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将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汉关羽大举进攻曹魏,包围曹仁于樊城、襄阳。全琮上疏奏议讨伐关羽之计,但当时孙权已与吕蒙暗议袭取荆州,唯恐事泄,因此对全琮的表章搁置不答。后来,吕蒙擒杀关羽,孙权置酒宴庆贺,席间对全琮说:“你之前曾跟我说这件事,虽然没有回应你,但是今天获得这样的成功,也有你的功劳。”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
![]()
孙权对全琮的作战勇猛和谋略深远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全琮后来与辅国将军陆逊一起在石亭大破曹魏大将曹休后,孙权特地从丹阳(今江苏曲阿)、吴郡、会稽三个郡中划出一片险要之地设立了一个东安郡,任命全琮为太守。而东安郡的治所就在孙权的老家富春(今杭州富阳),由此可见孙权对他的信任和倚重了。
人们对这位南方土生土长的将领刮目相看,而荣耀又接踵而至:东吴大皇帝将他的长女鲁班公主嫁给了他,全琮就此成了孙权的女婿,东吴的皇亲国戚!而他的正式身份是:卫将军、右护军、徐州牧。
《三国志》引《江表传》记载,全琮曾经回钱唐老家修祭坟墓。“麾幢节盖,耀于旧里”。他还把家乡的亲朋老友都召来,千金散尽,各有馈赠,“本土以为荣”——又是五个字!
![]()
摄影:许志伟
文字/陈华胜
制图/叶丛
编辑/毛梦莹
责编/曹姣娜、谢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