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去云南腾冲的旅游大巴上,“昆明滇峰旅行社”的导游徐伟一路不辞辛苦的给我们讲腾冲的故事,他除如数家珍般讲解腾冲的山水、人文和景点之后,还给我们讲了段腾冲人民的抗日壮举,当那句“腾冲人民宁可上山做野人,也不当汉奸”的话语说出后,引得全车人员的无比钦佩和热列掌声。
![]()
(跪在墓园中的日寇之二)
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国殇墓园,只见松柏森森,石碑如林。这里长眠的三千英魂,凝固着1944年那段炼狱岁月。一百二十七昼夜的浴血奋战,远征军以一万八千健儿的伤亡,全歼盘踞腾冲的六千日寇于焦土之上。在寸性奇将军的墓碑前,仿佛看到他穿透时空而来,虽然双腿尽断,仍高呼杀敌,这位第三军军长的“寸性奇不死,阵地必在!”的绝唱仍在耳边回响。
![]()
在“滇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看到,当日寇铁蹄踏破滇西,二十万腾冲百姓扶老携幼,遁入高黎贡山的原始密林。他们宁可用树皮草根维系生机,也不给日寇任何机会抓住为其做事。乡绅张问德以六旬之躯昂然出任抗日县长,一纸《答田岛书》字字如刀,寒光凛冽:“腾冲人民宁愿死于枪弹之下,绝不屈膝为奴!”而预二师副师长洪行,更以率一百五十名壮士夜袭敌营,用手中大刀斩下日酋松本首级,这位被日军悬赏令上惊惧标注的“中国战神”,在滇西的深壑幽谷间,化作了令敌胆寒的图腾。
![]()
侵略者深知,征服土地须先摧毁灵魂。腾冲文庙在烈焰中崩塌,千年儒家典籍化为飞灰;和顺图书馆十万珍本被劫掠东瀛,千年文脉惨遭野蛮斩断。然而,殖民者的屠刀,终究斩不断中华文明深植的根脉。希望的嫩芽倔强地从焦土中萌发,光复后的腾冲人,将日军遗留的未爆炸弹熔铸成铁犁,在疮痍的大地上开垦新生。蒙童蹲踞弹坑旁,琅琅诵读《论语》,书声与夯土之声交响,谱写着废墟上的重生序曲。
还有更磅礴的力量自苍穹倾注,中美驼峰飞行大队的铁鹰,昼夜不息地搏击在“死亡航线”之上。三年间,六百五十五架战机折戟于喜马拉雅脚下,逾一千五百名飞行员化作雪山忠魂。这条用生命铺就的“空中滇缅路”,将八十万吨国际援华物资注入抗战血脉,为西南大地输送着文明存续的星火与曙光。
![]()
抗战的洪流席卷寰宇,海外赤子的热血与边地儿女的忠勇激荡交融。缅甸侨领梁金山,毅然变卖毕生经营的庞大商号,倾尽家财捐建维系国际援华的生命线——惠通桥。当日寇兵锋直指桥头,他含泪支持炸毁这亲手所造之桥并说出泣血之言:“桥可毁,志不灭!”旋即组织一百二十辆卡车,穿越漫天炮火,将十万吨物资抢运国门。滇西硝烟中,身为黄埔军人的一营长率部血战飞凤山,身中数弹仍擎旗冲锋。弥留之际,以刺刀在石上刻下“杀敌报国”四字遗言,与三百年前明朝戍边将士镌刻的“立马秋风”摩崖遥相呼应,中国军魂,在边关的烽火狼烟中获得永生。
今天,当“新中国未签投降书”的荒谬篡改甚嚣尘上,腾冲的焦土便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警世钟声。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的雷霆之语:“分裂中国者,必引火自焚!”实为历史长河中的深沉回响。故宫那深藏的琉球朝贡文书,更在无声中雄辩地见证东亚真正的历史秩序。
![]()
回望肃穆庄严的国殇墓园,“民族英雄”纪念碑上鎏金的姓名灼灼如星。松涛阵阵,恍若当年战马嘶鸣,唤醒血脉深处沉睡的记忆:寸性奇将军“自戕殉国”的凛然气节、烈士们“杀敌报国”的血书遗言、驼峰飞行员穿越死亡航线的钢铁意志……这一切,早已熔铸成支撑中华昂然屹立的合金脊梁。
徐伟导游那句慨叹,此刻如黄钟大吕,响彻云霄——
天下何处不腾冲?凡有五星红旗猎猎飘扬之处,皆有焦土重生的不屈意志与宁折不弯的浩然魂魄!八十载光阴流转,龙川江畔的英魂仍在深情守望:若豺狼胆敢再犯神州,十四亿人,皆为腾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