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女生跳槽,把中文AI干到比GPT-4还懂成语。
![]()
”这条消息在脉脉上被刷了三千多条,有人酸“又是营销”,有人连夜去翻她的GitHub。
![]()
点进去才发现,简历干净得吓人:阿里达摩院、幻方量化、DeepSeek,一路杀到小米,四年跳三次,每一次都踩在AI换代的鼓点上。
她到底做对了啥?
一句话——把大模型“减肥”还能让它跑百米。
去年11月她加入小米,很多人以为只是刷个title,结果三个月不到,MiMo 1.5放出内测,文言文断句比老牌模型少错47%。
![]()
秘密藏在一份刚公开的专利里:动态稀疏专家网络,说人话就是“需要谁就叫谁,不用的专家继续睡觉”,手机内存直接省35%。
小米汽车那边更直接,Q1财报电话会上王翔亲口确认,这套瘦身术已经跑通车机OS,年底上车,无网也能语音变道。
别急着鼓掌,真正让同行睡不着的是她的第二身份——“宁波程采旃蒙”合伙企业的签字人。
这家由梁文锋控制的基金,2月刚把触角伸进半导体。
![]()
翻译一下:她不仅写代码,还写支票,一边给模型砍算力,一边给芯片送订单,上下游通吃。
北大也嗅到味道,4月拉她做双聘导师,课题名字很直白,“多模态推理”,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小米预定了七成。
故事说到这儿,有人看到爽文,有人看到寒气。
大厂还在卷千亿参数,她却证明“小也能打”;创业公司还在抢卡,她已经把卡的钱省出来投给晶圆厂。
![]()
跳槽不是镀金,是抢跑道——AI人才2026年的流向表上,终端厂商一栏因为她的名字,简历投递暴涨210%。
下一次换机,如果小米14能离线回一篇堪比高考满分作文的总结,别惊讶,那可能只是她实验里的日常。
至于会不会再跳?
没人知道。
![]()
唯一能确定的是,只要中文互联网还在用成语骂人,她的模型就有迭代素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