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听澜发现,这一次中日之间的风浪,真的和以往不一样。
过去,双方交锋往往停留在外交辞令的层面,互相说几句重话,过几天就过去了。
![]()
但这一次,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上的一句涉台言论,不仅暗含武力介入台海的意思,还带着挑衅意味直冲中国核心利益。
更离谱的是,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后,日方依然摆出“不承认、不收回、不改善”的硬姿态。
![]()
结果呢?48小时内,中方连续两次高规格召见日方高官,还罕见地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预示着此次事件绝非寻常外交摩擦,而是中日关系面临重大考验的关键节点……
![]()
先说这48小时里的两次交涉,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
注意这个“奉示”二字——在外交话语里,它意味着这不是一般性的交涉,而是带着最高层意志的正式、严肃的警告。
![]()
这一次,中方直接点名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是“极其错误、极为危险”,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和底线。
换句话说,这已经是非常明确的底牌话了。
![]()
到了11月14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又“奉示”约见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用了“强烈愤慨、绝不容忍”八个字把态度摆到了最硬。
“突破红线”、“战争叫嚣”这样的措辞,以前你很少会听到在双边交涉里这么直白地出现。
![]()
两天两场高规格交涉,既发生在北京,也发生在东京,这就是典型的“双轨施压”。
在外交上如此密集发声,就是要让日方感受到压力在不断上升,不给它留下任何“误判空间”。
看得出来,这次是中国在公开告诉日本:某些话、有些事,不是你想说就说、想做就做的。
![]()
![]()
要理解高市早苗为什么会抛出这种“过线”言论,就得把视野拉回到近些年的日本政治变化。
高市本人是典型的极右翼政客,靖国神社她多次参拜,历史问题上屡次唱反调。
![]()
她这次把台湾问题和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绑在一起,本质是要把日本在防务政策上的转向具体化并制造舆论铺垫。
近些年,日本的战略转型有三个关键词:自主化、印太化、安全化。
![]()
从防卫的“专守防卫”转向“先发制人”,在2022年的新“安保三文件”中,还明确写进了构建“反击能力”的内容。
历史上,日本多次用“国家存亡”来为自己的对外军事行动找借口,例如“九一八”事变前的“满蒙是日本生命线”口号。
![]()
如今,高市把中国的内政问题硬包装成日本的“生死存亡”,讲到底就是用老套路为新挑衅找合理化外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方会迅速而强烈地反应。
![]()
![]()
外交上的双轨施压只是第一步,很快,冲击波延伸到了领事保护层面。
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发布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这个用词,比我们常见的“谨慎前往”明显升级。
![]()
理由写得很清楚:一是日本社会治安问题,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案件增多;二是日本领导人公然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严重恶化双方人员交流氛围。
这样的提醒不只是保护海外公民安全那么简单,它也向日方释放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压力。
中国游客出行减少,对日本的旅游业、零售业必然造成影响。
![]()
在日本经济本就面临通胀压力、复苏乏力的今天,这样的影响不容忽视。
听澜觉得,这一步其实是“精确施压”的开端。
如果日方继续在敏感议题上胡言乱语,不收回高市早苗这样的恶劣表态,中方很可能会跟进更有针对性的经济措施,比如限制部分交流合作,或在贸易、投资方面做出调整。
![]()
同时,在军事上加强台海周边的存在和演训,也会更直接地让对方感受到实质威慑。
外交警告、领事提醒和可能的经济打击形成三个层面的压力,这就是所谓的“组合拳”。
它的目的不是简单报复,而是让日方清楚地知道: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代价会从外交场合延伸到现实生活和战略环境。
![]()
结语
听澜认为,中日的此次交锋,已经把中日关系推到了近年来的高紧绷状态。
根源很清楚——日方的政客一再触碰、甚至试图跨越中国的红线。
从中国的两个“奉示”交涉到发布罕见的领事提醒,都是在用实际行动说一句话:底线不容玩火。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的中国,任何误判形势、不自量力的挑衅,最终只会让挑衅者自己承受全部后果。
参考资料
鲁网:《恢复“大佐”,日本意欲何为?》2025年11月15日
光明网:《中国驻日大使就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2025年11月15日
国际在线:《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使领馆郑重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2025年11月15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