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后起之秀”,咱们国家许多的金融举措,都有学习别国经验的痕迹。譬如国家发债,我国的运行机制就充满美式味道。可美国如今虽“债台高筑”,但联邦政府一副丝毫不见愁的样子,学美发债的我国,却始终紧绷着“债务弦”。
![]()
既然是学习、模仿的美国,为啥咱们国家如今在发债这方面,效果跟美方差这么多?在温铁军教授看来,这得从两个层面来谈,一是发债目的,二是债务“兜底”方式。不同的出发点与国债回流形式,造成了中美虽发债方式相似,影响却大不相同。
![]()
美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发债,都是基于解决眼前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而促成的。为了尽快摆脱“大萧条”阴影,罗斯福推行金融新政,大发国债的同时,美联储权力急剧“膨胀”;为了赶紧度过次贷危机,奥巴马政府又狠狠发了一波儿债,后面的川普和老拜登又都没及时“刹车”收缩债务规模,导致了如今的美利坚国债“滚雪球“的局面。
![]()
大发国债是为“救急”,后续如何还债,就不是发债的那届政府所要考虑的问题了,这种“相信后人智慧”的美式发债“套路”,说白了就是压根儿没打算过合理消化债务的问题。既然不准备拿钱还债了,那美方要如何处理巨额债务呢?
美国人给出的答案,是将债务“资产化”,利用美元地位与美国霸权,强制别国大量持有美债(比如日本),甚至让美债在国际市场上流通,成为另一种“货币”。这种本质上“耍无赖”的消债方式,因为美国的实力在,别国只能忍着。美方实际上是利用解决本国危机时发放的国债“收割”了全世界,内外“赢两次”。
![]()
咱们国家和美国,正好是鲜明的对比。我国发债从来都是为了发展基建、促进民生等长期目标,央行在进行国债发放时,都会谨慎预计国家的偿债能力。也就是说,咱们发债从来都不是为了“赖债”的,发出去的国债是一定会还清的。
一个是利用国债进行全球“收割”,一个是老实清债进行“兜底”,自然是美方“逍遥自在”,咱们显得辛苦了。那么我国能否效仿美方“套路”,让自己轻松些呢?答案是否定的。客观上,人民币尚无美元的“世界货币”,实操起来困难重重;主观上,中央也不愿意以损害国家金融信誉为代价,像美国一样换取那一时的“无法无天”。
![]()
美国面对巨额国债的“骚操作”,看似卸下了还债的责任,实则是让别国再也不敢轻信这个所谓的“蓝星超巨”了。川普今年各种经济新政,总是会被欧洲诸国及日韩“小弟”反对,很大原因就是基于这份不信任而来。花式赖债一时爽,信誉没了真够呛,中国的道路虽然辛苦,却也踏实,咱们不会效仿美国处理债务的模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