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是自然界阳气潜藏、阴气盛极的时节,人体也应顺应天时,注重“藏”与“养”。在五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因此,民间素有“冬日养肾即是养根”之说。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在冬季养肾?传统方剂“五仙膏”提供了一个温和而全面的思路。五仙膏由人参、白术、茯苓、枸杞子、生地、麦冬、葛根、陈皮、神曲、菊花、蔓荆子等十一味药材组成,配伍精妙,既补肾填精,又兼顾脾胃运化与气血调和,体现了中医“整体调养”的核心理念。
五仙膏方中尤为关键的是“杞地滋肾水”之法——即以枸杞子与生地黄为核心,滋养肾阴、填补肾精。枸杞子甘平质润,入肝肾二经,《本草纲目》称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现代研究亦证实其富含多糖、胡萝卜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保护肝肾功能的作用。生地黄则性寒味甘苦,擅长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与枸杞子相须为用,共同强化肾阴之本,使肾水充盈,上济心火,下润肝木,从而改善冬季常见的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等症状。
然而,单纯滋补肾阴尚不足以成“膏”之效。五仙膏的智慧在于“补中有运,滋而不腻”。方中加入人参、白术、茯苓,取“四君子汤”之意,健脾益气,助运化以资化源;陈皮、神曲理气消食,防止滋腻碍胃;麦冬养肺胃之阴,与生地、枸杞形成“金水相生”之势;葛根升清阳、舒筋脉,菊花与蔓荆子则轻清上扬,清利头目,避免补药壅滞导致头重昏沉。如此一来,全方既补肾之本,又顾护后天脾胃,使精微得以化生,肾精得以充养,真正实现“补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节,极易耗伤肾精,尤其在寒冷干燥的冬季,更易出现精力下降、畏寒怕冷、头发早白等问题。此时,若能顺应自然节律,借助如五仙膏这类经典配伍进行调养,不仅可缓解当下不适,更能为来年春夏的生发积蓄能量。
以上内容仅为知识科普,无任何不良引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