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医智能化发展迈入新征程,《中国智能艾灸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5年)》发布

0
分享至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2025年11月15日,中国针灸学会数智针灸专委会学术交流会暨“长三角”针灸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针灸学会主办,中国针灸学会“数智针灸”专业委员会、苏州市中医医院承办,江苏、上海、浙江、安徽三省一市针灸学会协办。中国针灸学会专家、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针灸学会专家、全国各地针灸专家代表和优秀针灸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集高端学术报告、专题交流研讨、产业报告发布、科技成果展示、大型义诊活动为一体,设“主会场”和8个专题分会场,旨在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针灸同仁,打造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综合学术平台。

会上,中国针灸学会数智针灸专委会发布《中国智能艾灸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5年)》。这份聚焦中医智能化前沿领域的专项报告,全景呈现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为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提供参考。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数智针灸专委会主任夏有兵出席发布会。

《报告》围绕我国智能艾灸机器人产业,系统梳理了七大核心维度内容,具体包括:智能艾灸机器人分类及相关政策,产业发展现状、专利分析、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经验借鉴,以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建议。鉴于我国智能艾灸机器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上述多维度研究既全面呈现了产业发展全貌,也精准锚定了关键痛点,为推动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突破初期发展瓶颈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方向指引。

《报告》指出,在健康中国战略与智能科技浪潮的双重驱动下,智能艾灸机器人产业已实现从技术探索到规模化发展的跨越。作为连接传统艾灸疗法与现代医疗的核心载体,这类设备通过机械结构复刻传统艾灸手法,结合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技术,破解了传统艾灸烟雾污染、依赖人工、安全风险高、服务效率低等痛点,实现穴位精准定位、温度动态调控与无烟化操作,产业链日趋完善,各环节协同发展,国产化替代进程持续加速,推动我国智能艾灸机器人向标准化、高水平转型。

《报告》深入剖析了我国智能艾灸机器人产业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包括术标准化体系待完善、临床疗效验证需加强、收费机制适配失衡等七大挑战。对此,报告从强化核心技术研发、构建全链条标准体系、优化临床应用环境、完善收费机制等多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破解产业瓶颈提供系统性思路。

《报告》依据文献研究、案例调查、专家研讨、二手资料分析开展研究并完成撰写。作为国内首部聚焦智能艾灸机器人产业的深度研究报告,其发布不仅为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提供了清晰的产业认知与决策参考,更将进一步推动中医智能化创新,助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现代快报 incentive-icons
现代快报
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以“新新闻新文化”为特色定位的新型主流媒体。
104778文章数 1406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