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猫杯足球邀请赛上,中国队0比1不敌越南队
比赛第80分钟,汪士钦解围失误,球落到越南队员脚下,导致丢球。
这本该是一次普通的技战术失误。
但赛后,网友们的关注点却跑偏了。
有人发现汪士钦手上有美甲,还没腹肌。
一时间,嘲讽铺天盖地涌来。
网络暴力现场
“在德甲法甲和意甲之间选择了美甲。”
“下次比赛记得穿丝袜。”
“大姨妈一个月来几回?用什么牌子的卫生巾?”
这些充满恶意的评论,挤满了汪士钦的社交媒体。
批评从球场表现,转向了个人形象。
有人拿他的长发说事,有人盯着他的肚子。
虽然据说他留长发是为了纪念去世的母亲。
但愤怒的网友根本不在乎这些。
也有理性的声音
在一片骂声中,也有人站出来说公道话。
“输了骂表现就够了,扯竞技之外的东西,真没必要。”
“个人喜好又没有妨碍谁,美甲又不是女生专属。”
还有人举例子:
“韩国国门赵贤佑也化妆,但人家能力强,就没人喷。”
这些话很快被淹没在更响亮的骂声里。
这不是第一次
汪士钦的遭遇不是个例。
中国运动员被网暴,最近越来越常见。
跳水运动员陈芋汐夺冠后,被粉丝骂“裁判不公”。
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身份证被泄露。
女篮球员杨舒予被粉丝围堵。
体育圈越来越像娱乐圈,粉丝行为越来越极端。
官方出手整治
面对这种情况,体育管理部门坐不住了。
2021年,中国奥委会就发声明,呼吁理性追星。
今年4月,多家互联网平台开始整治“体育饭圈”。
国家体育总局也表态,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
专家说,治理这个问题需要多方努力。
司法机关、管理部门、媒体平台都要参与。
比赛就是比赛
说到底,汪士钦只是在比赛中犯了一个错误。
哪个运动员没犯过错?
美甲、长发,这些都是个人选择。
盯着这些不放,反而忽略了真正的问题。
战术安排、技术短板,这些才值得认真讨论。
如果我们真想帮助中国足球进步。
就该把注意力放对地方。
比赛就是比赛。
别让场外的事情,抢了场内的风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