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工资到账的提示音响起来的时候,我正在出租屋的小厨房里煮面条。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我瞥了一眼:20000元。
每个月的十五号,这个数字都会准时出现。说实话,这是我一个月里最踏实的时刻,哪怕这种踏实只能持续几分钟。
吃了两口,我打开手机银行。
转账,10000元,收款人:郑兰芳。
备注:十一月家用。
我妈秒收。
紧接着微信消息弹出来:“收到了,妍舒啊,你哥这个月又交了份简历出去,希望这次能行。”
我回了个“嗯”。
其实我想问,哥都三十六了,在住建局上着班呢,怎么还在投简历?但我没问,问了也是自找不痛快。
转完账,我的余额剩下5340块。这个月的房租3200还没扣,扣完就剩2140。水电费、交通费、手机费,再加上吃饭,怎么算都紧巴巴的。
![]()
我继续吃面,面已经坨了,但我还是一口一口咽下去。
窗外,江城的夜景灯火通明。我租的这个老公寓在北区,房子是九十年代的,隔音差得要命,隔壁大爷咳嗽一声我都听得清清楚楚。但便宜,这附近三千二能租到带独立卫生间的房子,已经算运气好了。
吃完面,我洗了碗,坐到床边开始算账。
这个习惯从五年前开始,雷打不动。
我拿出那个用了三年的记账本,翻到这个月这一页。
工资:20000
转账:10000
房租:3200
水电:280
交通:400
伙食:1500(预算)
剩余:4620
看起来还行对吧?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上个月公司团建,我没去成,因为AA制,人均两百多。同事陆可欣问我为什么不去,我说胃不舒服。
其实我的胃好得很,就是钱包不舒服。
三十二岁,互联网公司高级产品经理,月入两万,听起来挺光鲜。
可我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身上这件羽绒服穿了四年,袖口都磨毛了。去年冬天本来想换,看了看价格,算了。
手机响了,是我妈的语音。
“妍舒啊,你表姐雨桐前两天还问起你,说你都三十二了,对象的事得抓紧了。你看你哥,虽然工作一般,但好歹成家了,你这……”
我把语音听完,没回。
我妈最近特别爱提这个话题。以前她从来不催,总说等你哥稳定了再说你的事。现在倒好,三天两头念叨。
我把记账本合上,躺到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三十二岁,单身,没房,没车,没存款。
听起来挺惨的对吧?
更惨的是,我一个月挣两万,愣是活成了这样。
第二天是周六,我难得睡了个懒觉。
醒来已经九点多,阳光从那扇漏风的窗户照进来,照得屋里灰尘都清晰可见。我揉揉眼睛,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有条微信消息,是我妈发的。
“你哥嫂最近挺忙的,你要是有空就给家里打个电话。”
我有点纳闷。忙什么?我哥在住建局当办事员,朝九晚五的工作,能有多忙?嫂子方静怡在私立幼儿园当老师,也不至于忙到这程度。
但我没多想,回了句“好的”,就起床洗漱。
中午,我正在超市买菜,手机突然响了。
来电显示:表姐郑雨桐。
我一愣。表姐是我妈姐姐家的女儿,在清溪市政府上班,平时我们联系不多,一年也就过年时见一面。她怎么突然给我打电话?
“喂,姐。”
“妍舒啊,你现在方便说话吗?”
她的语气有点怪,带着犹豫。
“方便,怎么了?”
“那个……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这事。”她顿了顿,“前两天我去翡翠湾花园办事,看见你哥嫂在那装修房子。”
我没听明白:“装修?什么房子?”
“就是翡翠湾那边啊,咱县最好的学区房小区。我看他们进进出出的,还招呼工人搬家具,我还以为你知道呢。”
我站在超市的蔬菜区,握着一把青菜,脑子嗡嗡的。
“姐,你是不是看错了?我哥哪有钱买那的房子?”
“我没看错,我还跟你嫂子打招呼了呢。她看见我,脸色可不好看,支支吾吾说帮朋友看房子。我当时也没多想,后来碰到唐媛媛——就是你嫂子那个当房产中介的闺蜜——她说那房子两百八十万,首付就交了八十五万。”
两百八十万。
首付八十五万。
这两个数字像两记重锤,砸得我头皮发麻。
“姐,你确定?”我的声音都变了。
“我确定,唐媛媛亲口说的。她还说这套是学区房,为了孩子上实验小学买的。对了,你嫂子是不是怀孕了?我看她肚子挺大的。”
我没说话,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怀孕?
学区房?
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这五年每个月往家里转一万块,从来没断过。我妈总说家里困难,我哥工资低,我嫂子挣得也不多,让我多体谅。我信了,一直信了五年。
现在表姐告诉我,他们买了两百八十万的学区房?
我脑子里乱成一锅粥,隐约听见表姐还在说什么,但我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妍舒?妍舒你还在吗?”
“姐,我在。”我回过神,“谢谢你告诉我,我再了解一下。”
挂了电话,我发现自己还攥着那把青菜,手心全是汗。
我把菜放回去,走出超市,站在街边,掏出手机给我妈打视频电话。
响了好几声,她才接。
“妍舒啊,怎么想起给妈打视频了?”
![]()
我盯着屏幕,发现背景不对。墙壁雪白,看着像新刷的乳胶漆,跟我记忆里老家东风小区那发黄的墙完全不一样。
“妈,你在哪呢?”
她的眼神闪了一下:“我在你大姨家,串门呢。”
“那墙怎么那么新?大姨家不是也老房子吗?”
“她去年重新装修了,你不知道吗?”
我不知道,我妈也从来没跟我提过。
“妈,我问你个事。”
“你说。”
“我哥是不是买房了?”
屏幕那头,我妈的脸色瞬间变了。那种变化很微妙,但我看得清清楚楚——她的眼皮跳了一下,嘴角抽了抽,然后马上恢复正常。
“谁跟你说的?你哥哪有钱买房?”
“翡翠湾花园,学区房,两百八十万。”
“胡说八道!”我妈的声音突然拔高,“肯定是谁瞎传的,你哥那点工资,买得起吗?”
“那首付八十五万哪来的?”
“没有的事!”她越说越激动,“你别听风就是雨,好好上你的班,管这些闲事干什么?”
说完,她把视频挂了。
我盯着黑掉的屏幕,心里凉了半截。
如果真没这回事,她急什么?
那天晚上,我几乎没睡。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那些数字。
两百八十万。
首付八十五万。
五年。
六十万。
我爬起来,打开手机银行,把这五年的转账记录一条一条翻出来。
一直到2024年11月,这个月刚转的这笔。
我拿出计算器,算了一遍又一遍。
六十万零七千。
这个数字在我脑子里炸开。
六十万,在清溪市那种小县城,够买两套普通住房了。
我把手机扔到一边,盯着天花板,眼泪无声地流下来。
我想起这五年的日子。
父亲走的那年,我二十七岁,刚在江城站稳脚跟,月薪涨到一万二。父亲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妍舒,你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以后要照顾好妈妈和你哥。
我答应了。
从那以后,我每个月雷打不动往家里转钱。一开始是五千,后来涨到八千,再后来涨到一万。
我的工资也在涨,但我的生活从来没变过。
我住过八人间的群租房,早饭只吃一块五的馒头。后来搬到这间出租屋,已经算改善了。
我记得有一年夏天,公司团建去海边,我没去。因为要交三百块的费用,我舍不得。
我记得有一次相亲,男方问我有没有存款,我说没有。他脸上的表情我到现在都记得,那种失望和嫌弃混在一起的表情。
我记得去年冬天,我的羽绒服拉链坏了,我在网上买了个新拉链,自己换上,又穿了一年。
我以为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我以为家里真的困难。
我以为我哥真的需要我帮衬。
现在呢?
他们买了两百八十万的学区房,首付八十五万。
而我这个每月往家里转一万块的人,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天一早,我给我哥打电话。
响了好久,他才接。
“喂,什么事?”他的声音有点不耐烦。
“哥,我听说你买房了?”
电话那头安静了两三秒。
“谁跟你说的?”
“你就告诉我,买了没有?”
“你听谁瞎说呢?我哪有钱买房?”
“翡翠湾花园,两百八十万,学区房。”我把表姐告诉我的全说了出来,“是不是真的?”
他沉默了。
这种沉默比任何话都更能说明问题。
“那个……”他支支吾吾,“那房子是帮朋友看的,不是我买的。”
“首付八十五万也是帮朋友付的?”
“你听谁瞎说的?没有的事!我最近挺忙,改天再说啊。”
他挂了电话。
我攥着手机,手指发白。
他在说谎。我太了解他了,从小到大,他只要一说谎,就会用这种支支吾吾的语气。
我又给嫂子方静怡发了条微信:“嫂子,听说你们买新房了?恭喜啊。”
消息发出去,很久没有回复。
晚上十一点,她才回了两个字:“没有。”
没有?
我冷笑了一声。
所有人都在骗我。
接下来几天,我魂不守舍。
上班的时候,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同事跟我说话,我半天才反应过来。
陆可欣看出我不对劲,问我:“妍舒,你是不是有心事?”
我摇摇头:“没有,就是最近没睡好。”
她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没再追问。
晚上回到出租屋,我继续翻证据。
我找到嫂子的闺蜜唐媛媛的微信,她是房产中介,和我嫂子从小一起长大。我们加过好友,但从没聊过天。
我编了个理由,说自己想在清溪市买房投资,问她有没有推荐的小区。
她很热情地回复了一大堆:“妍舒妹子,你要买房啊?现在翡翠湾花园最火,学区房,实验小学划片,一平米两万五,有钱人都抢着买。”
我顺着她的话问:“那边最近成交的多吗?”
“多啊,上个月刚成交一套,三居室,两百八十万。首付交了八十五万,剩下贷款。”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那套房子是谁买的,你认识吗?”我装作随口一问。
“认识啊,就是你嫂子他们啊。怎么,你不知道?”
我盯着这条消息,手指发凉。
唐媛媛大概意识到说漏嘴了,赶紧补了一句:“哎呀,我是不是不该说?你就当没听见啊,别跟你嫂子说是我说的。”
我没回她。
证据确凿。
我哥买了学区房,首付八十五万,而我这五年寄回家六十万。
他们用我的钱买了房,却瞒着我。
为什么?
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
他们怕我知道了不再转钱。
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提款机。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决定。
我要回家,当面问清楚。
周五下午,我跟领导请了三天假。
领导有点惊讶,因为我从来不请长假。
“小苏,你工作五年了,好像第一次请这么长的假?家里有事?”
我点点头:“我妈身体不太好,我回去看看。”
离开公司的时候,陆可欣追出来:“妍舒,你到底怎么了?看你这几天魂不守舍的。”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实话:“没事,就是家里有点事,我回去处理一下。”
她看着我,眼神里全是担心:“你有什么事跟我说啊,别一个人扛着。”
我冲她笑了笑:“放心吧,没什么大事。”
回到出租屋,我简单收拾了行李。
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就是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我看了看衣柜,找了半天,才找出一件相对体面的毛衣,还是三年前打折时买的。
订高铁票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
以前每次回家,我都坐硬座,二十多个小时,能省两三百块。但这次,我订了高铁票,四个半小时。
三百八十块,我眼都没眨。
反正也不用往家里转钱了。
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转了?
我竟然有这种想法?
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能不转?
他们骗了我五年,用我的钱买房子,瞒着我,把我当傻子。
我凭什么还要继续转?
![]()
高铁上,我靠着窗户,看着外面飞速后退的风景。
江城的高楼大厦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农田和小镇。
我想起五年前,我也是坐着火车离开清溪市。那时候父亲刚走,我妈哭着说家里以后就靠你了,你哥不争气,工资那么低,你得多帮衬。
我答应了。
我以为我是在尽孝,是在帮家里。
现在想来,我就是个冤大头。
四个半小时后,高铁到站。
清溪市的高铁站是新修的,比我记忆里气派了不少。
出站的时候,我没给任何人打电话。我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我打了辆车,跟司机说:“去翡翠湾花园。”
司机师傅挺健谈:“哟,去翡翠湾啊,那可是咱县最好的小区,学区房,贵得很。你是住那的?”
我说:“去看朋友。”
“那你朋友有钱啊。”司机感叹,“那小区均价两万五一平,普通人买不起。”
我没接话,只是看着窗外。
清溪市变化挺大的,街道宽了,高楼多了,商场也热闹了。
但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在江城打拼了十年,连套房子都买不起。
而我哥,在老家,用我的钱,住上了两万五一平的学区房。
车子停在翡翠湾花园门口。
这个小区果然气派,大门是欧式风格,两边种着棕榈树,门口还有保安亭。
我付了车费,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
我没有门禁卡,进不去。
正犹豫着,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小区里走出来。
是我嫂子方静怡。
她挺着个大肚子,穿着一件粉色的羊绒大衣,手里拎着个名牌包。我认识那个牌子,专柜要三四千。
她看见我,愣住了。
我也愣住了。
表姐说得没错,她确实怀孕了,而且肚子很大,看样子至少七八个月了。
“妍舒?”她的脸色变了,“你怎么来了?”
我看着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来看看你们的新房。”
她的脸色更难看了:“什么新房?我们哪有新房?”
“这不是翡翠湾花园吗?你从这出来的。”
“我……我来看朋友的。”她支支吾吾。
“那正好,我也来看朋友,一起进去吧。”
她的脸色彻底白了。
我不想再跟她废话,直接往小区里走。
她拦住我:“妍舒,你等等——”
但我没理她,绕过她,直接走进了小区。
保安看了我一眼,大概以为我是业主的朋友,没拦我。
我一边走,一边掏出手机,翻出跟唐媛媛的聊天记录。
她说过,那套房子是1栋16楼。
我找到1栋,坐电梯上了16楼。
走廊很安静,铺着地毯,两边是深棕色的防盗门。
我走到1603室门口,停下来。
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说话声和装修的声音。
我的心跳得飞快。
我深吸一口气,伸手推开了门。
客厅很大,至少四十平,铺着实木地板。靠墙放着一套真皮沙发,对面挂着一台七十五寸的大电视。茶几上摆着水果盘和几本育儿书。
我妈坐在沙发上,戴着金项链,手腕上是一只玉镯。她正在跟一个工人说话,脸上带着笑。
我哥站在阳台边,手里拿着手机,好像在拍什么。
他们都没注意到我。
“妈。”我开口。
我妈转过头,看到我的那一瞬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我哥也转过来,手机差点掉地上。
“妍舒?”我妈的声音都变了,“你……你怎么来了?”
我没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环顾四周。
墙上挂着一张婚纱照,照片里是我哥和嫂子,笑得很甜蜜。旁边还有一张全家福,我妈、我哥、我嫂子,三个人坐在这个客厅里。
没有我。
他们拍全家福的时候,没有叫我。
我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我转过头,看着我妈,问了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