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之间,今年双十一就这么结束了,不少网友都感觉氛围平淡,像什么都没发生,然而数据却显示出另一番景象……
![]()
事实上,从23年到24年,双十一大盘仍在持续增长,而且今年的涨幅更是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所以,今年销售额到底达到了多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
01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双十一确实安静了不少。
曾经充斥办公室的满减讨论、塞爆手机的促销短信都少了,连快递车的长队仿佛也短了一截,种种迹象都让人感觉“双十一冷了”。
![]()
可等到官方数据一出,却让不少人愣住:2023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是1.13万亿元,2024年涨到了1.44万亿元。
2025年更是突破了1.6万亿元,不仅连续三年上涨,涨幅还相当可观。
![]()
一边是节节攀升的销售数字,一边是越来越淡的参与感,这事儿确实有点矛盾。
明明大家花出去的钱变多了,为什么就感觉不到从前的那种“热闹”了呢?
![]()
其实,不是双十一凉了,而是它变了模样。
最直观的变化,是“战线”被越拉越长,以前的双十一,就是11月11日当天的事儿。
![]()
可现在,2025年的第一波预售从10月8日就开始了,比国庆假期结束得还早。
平台把活动拆成了“预售付定”“开门红”“狂欢日”等多个阶段,光是付定金和尾款的时间规则就足够让人头晕。
![]()
不少老年人拿着手机反复确认:“这10号付的钱,算不算进双十一的优惠里?”就连年轻人也得特意记下规则,生怕搞错。
一个多月的活动周期,再强烈的消费热情也被慢慢摊薄。
![]()
而且,如今的“战场”也早已不是一家独大。
以前一提双十一,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淘宝。
现在打开手机,京东的“百亿补贴”弹窗不停,主播大喊“双十一专享价”,快手、拼多多也各有各的主打活动。
消费需求被分散到了各个平台,每个角落都有些热度,却再难汇聚成以往那种“全民狂欢”的盛大场面。
就像一场大戏被分成了十几场来演,观众的情绪自然很难被推到顶峰,觉得“冷清”也就在所难免了。
![]()
02
除了市场格局的变化,更核心的是我们消费者自己变了,不再跟着促销瞎起哄,花钱越来越务实了。
这一点,从今年冬天大学里火起来的军大衣就能看出来。
![]()
以前的大学生非潮牌不穿,logo越大越显眼,现在几十块的军大衣反而成了“新宠”,厚厚的面料抗风保暖,洗起来还不心疼。
有学生说:“零下几度的天,穿再贵的网红款都冻得打哆嗦,不如军大衣实在。”
![]()
而这种“不看品牌看效果”的消费观,也不是个例。
前段时间,“300元买不到真羽绒服”的话题上了热搜。
![]()
有人抱怨现在羽绒服价格虚高,三百块根本买不到保暖的。
但很快就有网友晒出订单,波司登基础款活动价299元,含绒量80%,检测报告齐全。
![]()
争论到最后大家发现,不是便宜没好货,而是消费者越来越“懂行”了。
以前买羽绒服可能只看明星同款、网红推荐,现在不少人会主动查含绒量、蓬松度,对比不同店铺口碑。
![]()
还有人专门等品牌清仓,虽然款式普通,但用料扎实,比花大价钱追潮流穿得更久。
不少宝妈群体的消费变化更为明显,以前双十一,她们会大量囤积奶粉、尿不湿,一次购买量足以支撑半年,就怕错过难得的折扣。
![]()
如今她们更倾向于“按需购买”,因为发现平日平台的活动价格与双十一相差无几,没必要占用资金将商品堆积在家中。
而消费者的这份理性,也正悄悄改变着曾经风光无限的“淘宝村”生态……
![]()
03
它就是河南桑坡村,曾被称为“淘宝第一村”,靠仿制UGG雪地靴火遍全国。
在2018年前后的双十一,村里大街小巷全是打包发件的身影,家家灯火通明,两千多家网店一天发出几十万单,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
![]()
那时的双十一对桑坡村来说,就像一台“印钞机”,连村口快递点都要雇上百名临时工才忙得过来。
如今再去桑坡,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不少店铺挂出“转租”招牌,曾经人声鼎沸的加工厂也安静了许多。
为什么?因为消费者不再愿意为“仿冒品”买单了。
![]()
过去大家图便宜,觉得花几百块买双“长得像”UGG的靴子挺划算。
如今更多人看重品质和正版,宁愿多花点钱买真货,或者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品牌。
桑坡村的商家没能跟上这股转变,依然守着低价仿制的老路,结果自然被市场淘汰。
![]()
今年双十一,桑坡村的整体销售额还不到巅峰时期的一个零头。
有人把桑坡村的没落和双十一的“降温”划上等号,认为这是电商衰退的信号。
但客观来看,这恰恰是市场走向成熟的积极表现。
![]()
双十一不再只靠低价吸引冲动消费,消费者不再为不必要的商品买单,商家也被倒逼着从“拼价格”转向“拼品质”。
这一切,其实都在推动更健康的市场生态形成。
![]()
回想双十一从2009年起步,只有27个品牌参与、销售额5200万元,到今天成为万亿级的消费节点,它本身就在不断进化。
那些感叹双十一“没落”的人,更多是在怀念当年熬夜抢单的兴奋、凑满减成功的成就感,但消费终将回归本质。
![]()
1.6万亿元的销售额不会说谎,它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从“一天爆单”变为“周期分散”,从“盲目跟风”走向“理性选择”。
所以,不必再纠结于双十一热不热闹,只要我们花钱花得越来越明白,这个购物节就依然充满价值。
![]()
信息来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