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妈今年68岁,早上刚做完瑜伽,满怀欣喜地准备和小区舞友们聚会。忽然,她觉得头晕眼花,好像周围的声音都变小了。
女儿担心地反复叮嘱:“妈,您这年纪了,还不如去医院查查脑子,是不是中风的前兆?”
李大妈一开始并不重视,毕竟像自己这样的老朋友、邻居,九成都没做过脑部CT检查,有的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可女儿坚持:“妈,现在查一次脑部CT,十年都能省心!真的别忽视了。”
![]()
这个提议让李大妈犹豫起来:大家熟知心脏和肝脏检查,却往往忽略梳理“情绪”“记忆”“运动”等关键的器官大脑,真的有必要例行筛查吗?做一次脑部CT值不值得?
据说,在我国,每年有上千万中老年人主动选择查脑,有的人体检后安心睡了十年,有的人却后悔太晚。到底真相如何?背后有什么科学依据?又该不该为大脑投资一份安心?我们一起来揭晓。
或许许多人都以为只有头痛、头晕或者中风征兆时,才需要做脑部CT,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脑部CT已成为发现脑梗、脑萎缩、微小出血、脑肿瘤等高发颅脑疾病的“MRI前哨”。
根据《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人数超250万,存活人群异常庞大,脑健康筛查需求迅速增加。
另外,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提出,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脑部影像筛查,可帮助提前识别危险信号、预防猝发疾病。
脑部CT通过X射线对颅内结构精准“分层拍照”,能发现不到1厘米的异常。对比一般体检,它能直观检测脑白质病变、脑动脉硬化、未察觉异常占位。权威数据显示:超过86%的无症状脑卒中高危人群,通过CT发现早期病变,实现预警。
哈佛大学医学院2021年一项研究也明确指出,中老年人定期脑部扫描可降低“错过隐性脑卒中”风险约34%。所以,“无感”并不等于“无事”;“无症状”并不等于“无风险”。
许多中老年朋友疑惑:“查一次脑部CT,真的能‘十年无忧’吗?”医学上,脑血管疾病变化缓慢,风险积累常常在数年甚至十年以上。其带来的改变体现在:
早期筛查脑卒中及相关隐患
研究表明,中老年人首次脑部CT若无异常,5年内脑卒中发生率较未筛查人群低约28%,即便有小病灶发现,也利于及时干预。
![]()
预防慢性脑衰老、识别记忆障碍苗头
CT能捕捉到早期脑退化、脑萎缩信号。数据提示:60岁以上人群中,脑部早衰者及时通过CT筛查,后续10年重度智力障碍发生率仅5.2%,而未筛查人群高达17%。提前介入,效果明显。
解除隐性肿瘤、脑出血等致命风险
很多脑肿瘤或慢性微出血早期无特异症状,约81%脑肿瘤发现于体检,CT是首选。及早干预,风险大幅降低。
“查一次顶十年”也有前提日常生活管理得法,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稳定,且遵医嘱做好随访。如果发现异常,更要听从医生建议,动态监测、分阶段治疗。
![]()
权威指南与专家经验皆指出,脑部CT筛查并非“一刀切”,而是要有侧重点、讲科学。给大家几条实操建议:
高危人群务必每3-5年复查
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家族脑卒中史的朋友,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脑部CT,必要时配合MRI精细评估。
体检时主动询问影像科医生
50岁以上人群,体检别忘了咨询是否需要加查脑部CT。倘若近期出现头晕、短暂记忆力下降、行走异常等“无原因”症状,建议加查。
留意风险“信号灯”,随时干预
脑卒中隐患可见如血压突然异常、肢体短暂无力等,一旦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完善检查。
做完CT,不等于一劳永逸
检查结果正常,更要重视控盐限油、按时用药、睡眠、运动。有异常更应坚持规范治疗,主动复查。
优选三甲医院或正规影像中心,降低辐射焦虑
目前脑部CT单次辐射量相当于2-3次常规X光,对身体影响极小。只要正规就医,安全有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