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曾经的同志加兄弟,转头就把枪口对准我们

0
分享至

在东南亚的版图上,越南和中国就像共用一条屋檐的邻居,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却上演了数千年“相爱相杀”的连续剧。你可能见过抄作业的,但没见过抄得这么彻底,转头又反咬一口的;你可能听过“兄弟同心”,但没听过前一秒喊着“谁敢动我兄弟我跟谁拼命”,后一秒就把枪口对准兄弟的神反转。




这个把“变脸”玩得炉火纯青的国家,一边把中国当成最好的“老师”,我们搞改革开放,他们立马推出“革新开放”;我们设经济特区吸引外资,他们紧随其后批准三个经济特区;我们搞“两个一百年”目标,他们也照着画葫芦定了2030年和2045年的发展蓝图。可另一边,从古代的边境摩擦到近代的反目成仇,再到如今南海的暗潮涌动,这邻居的操作总能让人跌破眼镜。
今天咱就抛开那些枯燥的历史课本,用聊天的方式聊聊越南——这个既学中国学到骨子里,又防中国防到骨子里的邻居,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




千年羁绊:从“一家人”到“分门户”
要说中越的渊源,那得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相传越南最早的王朝鸿庞氏,祖上还是神农氏,算起来跟咱们有着同源的传说基因。真正有史料记载的联系,始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军队平定南越国,把如今的越南中北部纳入版图,这一管就是一千多年。
那时候的越南,完完全全是“中国化”的节奏。官方用汉字,制度学中央集权,就连节日习俗都跟南方省份大同小异。直到唐末乱世,中原王朝自顾不暇,越南才趁机慢慢脱离控制,公元968年丁朝建立,正式成为独立国家。可独立归独立,中华文化的烙印早就刻进了骨子里,越南的科举制度、建筑风格,甚至日常用语里的汉字借词,都在诉说着这段渊源。




有意思的是,独立后的越南仿佛开启了“叛逆期”。北宋神宗年间,越南居然主动出兵入侵广西,爆发了“熙宁战争”,把“学生打老师”的戏码搬上了历史舞台。到了元代,蒙古铁骑两次南下,越南陈氏王朝打不过就称臣,硬扛住了游牧民族的冲击;明代,朱棣帮越南平定内乱,本来想再把它纳入管辖,结果没几年就被越南人赶了出来;清代,嘉庆皇帝赐下“越南”这个国号,没想到这个名字一用就是两百多年,还成了后来跟中国掰手腕的主角。
这一千多年的相处,就像邻里之间的日常,偶尔互相帮衬,偶尔为了宅基地吵吵闹闹,谁也没想到,近代的战火会让这段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战火中的“兄弟情”:中国掏心掏肺的援越往事
越南的近代史堪称一部“被殖民血泪史”,先后被法国、日本、美国轮番拿捏,打了几十年仗,国家打得千疮百孔。而中国,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成了越南最靠谱的“后盾”。




1950年中越建交后,援助就成了两国关系的关键词。抗法战争期间,中国给越南送去过3600多门火炮、15.5万支枪械,还有108万发炮弹,帮越南硬生生把法国人赶了出去。到了抗美战争时期,援助更是升级到“全方位无死角”。1965年到1973年,中国先后派出32万多官兵,包括高射炮兵、工程兵、铁道兵,直接参与越南北方的防空和基建。这些战士在越南战场上火线作战,共击落敌机1707架,击伤1608架,近1100人牺牲在异国他乡,永远埋在了越南的烈士陵园里。
物资援助更是不计成本。从1950年到1975年,中国给越南的援助按当时国际价格算,总价值高达200亿美元。小到军服、粮食、药品,大到坦克、飞机、军舰,甚至还有红旗导弹团和输油管道,几乎包揽了越南战争所需的方方面面。越南战场上62%的粮食、87%的棉花、40%的钢铁,都来自中国的援助。可以说,没有中国的鼎力支持,越南想要赶走美国、实现南北统一,难度得翻倍。




那些年,中越两国喊着“同志加兄弟”的口号,边境线上的边民互相帮忙,战士们并肩作战,好得就像一家人。越南领导人访华时,中国总是倾其所有地支援,可谁也没想到,这份掏心掏肺的情谊,会在越南统一后迎来惊天反转。
神反转:刚受恩惠就反水,枪口对准老大哥
1975年,越南终于实现南北统一,本该休养生息、回报盟友,可他们却飘了。击败美国的“战绩”让越南野心膨胀,再加上苏联在背后撑腰,这个刚走出战火的国家,转头就把枪口对准了曾经的“兄弟”。




1979年,越南先是入侵柬埔寨和老挝,在东南亚搞扩张,接着把矛头指向中国。他们在国内掀起排华浪潮,大批在越华侨被驱逐,财产被没收,只能流离失所地返回中国。在边境上,越南军队不断挑起事端,侵占中国领土、射杀中国边民,甚至把中国援助的武器用到了边境冲突中。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把手伸到了南沙群岛,开始非法侵占中国岛礁。
面对越南的背信弃义,中国忍无可忍,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2月17日,56万中国军队在许世友、杨得志两位将军的指挥下,兵分两路进入越南。这场战争打得异常迅猛,堪称“闪电战”,短短28天就攻占了越南北部20多个城镇,兵锋直指越南首都河内。




最讽刺的是,我军在战场上缴获的大量武器装备、军需物资,很多都印着中国汉字,都是之前援助给越南的。越南北方的工厂、铁路、桥梁,也大多是中国援建的,这些设施在回撤时被炸毁,让越南北方工业几乎陷入瘫痪。可即便输得这么惨,越南还嘴硬宣布自己“胜利”了,之后在边境上的小规模冲突,又断断续续持续了近十年。
这场反目成仇的闹剧,让“同志加兄弟”的情谊彻底破裂。现在回头看,越南的反水看似突然,其实藏着地缘政治的算计——依附苏联抗衡中国,可他们忘了,靠别人撑腰终究是暂时的,背叛盟友的代价终究要自己扛。
抄作业上瘾:从“革新开放”到“复制粘贴”
苏联解体后,失去靠山的越南日子并不好过。经济停滞、物资短缺,每年要进口100多万吨粮食才能养活国人,工业总产值连续几年负增长,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时候,他们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个曾经被他们背叛,却靠着改革开放实现经济腾飞的邻居。




1986年,越共六大召开,阮文灵当选总书记,正式推出“革新开放”政策,几乎是照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依葫芦画瓢。中国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越南很快出台“10号承包决议”,允许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中国扩大企业自主权,越南立马颁发第25号决定,把经营权下放到企业;中国设经济特区,越南在1992年修宪明确特区政策,后来还批准了云屯、文丰、富国岛三个经济特区,给出“头四年全免所得税”的优惠,比中国的政策还激进。
更有意思的是,越南连发展目标都在“抄作业”。中国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越南就定了2030年(越共建党100周年)和2045年(越南建国100周年)的“双百目标”,立志要建成“社会主义定向的发达国家”。他们甚至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告当成学习材料,越南社科院还专门出版了《在改革道路上的中国》一书,直言“当代中国是越南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靠着这波“抄作业”,越南经济还真迎来了腾飞。1998到2008年,越南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2017年更是首次超过中国。2019年吸引外资380.2亿美元,加工制造业占了六成以上,三星、富士康等企业纷纷把工厂迁过去,看中的就是越南的人口红利——1亿多人口中,35岁以下青壮年占比56%,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不少。




可越南的“抄作业”也有短板。他们只学到了中国的政策框架,却没学到配套的产业基础和治理经验。河内国家大学的教授就直言,越南不可能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因为“越南的规模太小,中国的产业政策一变,越南只能被动调整”。说白了,越南只是搭了中国产业链的顺风车,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没形成。
当下的暗潮:填岛扩军与邻里试探
如今的中越关系,表面上是“握手言和”的邻里,边境贸易红火,边民往来频繁。云南河口口岸每天都有大批越南商人来中国进货,河口县医院每年接诊近8000名越南患者,中越学生还一起上课、一起办春晚,一副“共饮一江水”的和睦景象。2024年,红河州对越进出口额就达141亿元,同比增长25.8%,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
可在和睦的表象下,越南的小动作从没停过。最让人警惕的就是南沙群岛的填海造岛。从2021年开始,越南用四年时间在南沙非法侵占的岛礁上,硬生生造出了21座人工岛,填海面积超过890公顷,相当于中国南沙填海面积的70%。更过分的是,这些岛礁根本不是用来搞旅游或渔业,而是按军事基地标准建设的——3.2公里长的跑道能起降大型军机,每个岛礁都建了弹药库,还部署了射程300公里的海防导弹,把南海变成了“海上碉堡”。




美国智库CSIS的卫星监控显示,2024年越南填海面积新增259公顷,创下历史纪录,还在六门礁、鬼喊礁等新礁盘上继续施工。中国外交部已经多次提出抗议,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看不下去,向越南发出了外交照会。越南花了近30亿美元搞填海,不仅破坏了珊瑚礁生态,还加剧了南海局势的紧张,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
一边是拿着中国的投资、学着中国的政策,一边又在南海搞军事化扩张;一边是边民之间的温情互动,一边是国家层面的警惕对峙。越南的这种矛盾操作,本质上还是“左右逢源”的算盘——想靠中国的市场和产业链发展经济,又想靠美国、日本等国制衡中国,从中渔利。




可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就像邻里之间的交往,讲究的是真诚相待。越南忘了,中国从来不是威胁,而是最靠谱的邻居;抄作业能抄来一时的发展,却抄不来长久的信任。南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有充分历史和法理依据的,任何非法侵占和军事化部署,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中越这对邻居,已经走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有过同仇敌忾的并肩作战,有过反目成仇的边境冲突,也有过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其实答案很简单:放下猜忌、真诚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如果一味搞小动作、玩制衡,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好邻居永远比好靠山更靠谱,互利共赢永远比零和博弈更长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上峰视点
2025-11-17 18:35:31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林中木白
2025-11-17 14:59:29
全运游泳收官!诞生5大赢家,2人失意,2人成未来希望,一项没落

全运游泳收官!诞生5大赢家,2人失意,2人成未来希望,一项没落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7 21:01:57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柴狗夫斯基
2025-11-17 21:16:32
关闭全部门店,盒马创始人又失败了

关闭全部门店,盒马创始人又失败了

邱处机
2025-11-17 19:06:09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娜乌和西卡
2025-11-17 16:22:27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金角财经
2025-11-17 16:19:49
仅因“没证据证明死者带凶器”,申大爷竟被判防卫过当,全网怒了

仅因“没证据证明死者带凶器”,申大爷竟被判防卫过当,全网怒了

热点菌本君
2025-11-17 15:49:25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释凡电影
2025-11-18 04:12:09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山九观主
2025-11-17 11:35:08
泰国国王突然跪了,尊贵身份为何输给高僧?中泰佛缘暗藏玄机

泰国国王突然跪了,尊贵身份为何输给高僧?中泰佛缘暗藏玄机

刘哥谈体育
2025-11-18 03:33:33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醉卧浮生
2025-11-18 09:34:53
2-0!世界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世预赛8连胜0丢球!改写71年历史

2-0!世界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世预赛8连胜0丢球!改写71年历史

篮球看比赛
2025-11-17 11:40:56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又走了一家外企

又走了一家外企

曹多鱼的财经世界
2025-11-17 15:03:31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00:06:14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扬子晚报
2025-11-17 22:06:24
11月18日俄乌最新:川普放狠话

11月18日俄乌最新:川普放狠话

西楼饮月
2025-11-18 01:35:03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2025-11-18 10:36:49
梨花头
梨花头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1102文章数 1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墙上这十四个字太难读,你敢挑战吗?

教育要闻

报告显示美高校国际学生今年秋季入学人数减少17%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