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内容纯属虚构,所配图片来自网络,仅用于增强表现力。愿通过分享传递温暖,共同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十里红妆抵不过一句"退钱"。
赵建国这辈子最风光的时刻,本该是今天——女儿订婚的日子。他特意穿上那件压箱底的深蓝色中山装,皮鞋擦得能照出人影。清晨五点他就起来了,站在镜子前反复整理衣领,想象着亲朋好友如何恭贺,想象着自己如何体面地将掌上明珠交到另一个男人手中。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一天会以他亲手砸碎母亲准备的回礼箱而告终。
那个装满了手工绣花被面、银手镯和祖传玉佩的樟木箱,在酒店大堂的大理石地面上四分五裂,红绸缎散落一地,像撕碎的喜气,像破碎的体面,更像一个家族颜面的彻底坍塌。
故事要从三个月前说起,从那个秋日午后,女儿赵晓雨红着脸带回男朋友周子航的那一刻。
![]()
赵晓雨是在省城一家外企工作时认识周子航的。那是个寻常的秋天,却注定要改变两个家庭的命运轨迹。
赵建国还记得第一次见周子航,这个戴着金丝眼镜、说话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怎么看怎么顺眼。在他们这个北方小城,能有个省城工作的女婿,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福气。他甚至特意托人打听了周家的底细——父亲是某局的退休干部,母亲在医院工作,家境殷实,独子,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
"建国啊,你这是修来的福气!"邻居王婶隔着院墙就开始恭维,"咱晓雨从小就聪明,这不,嫁了个好人家!"
赵建国嘴上谦虚着,心里却乐开了花。他这辈子吃了没文化的亏,起早贪黑开了二十年小饭馆,就是想让女儿能念书,能出息。如今女儿不仅大学毕业找到好工作,还要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他觉得自己这辈子的苦都值了。
可他忘了,他还有个母亲——七十八岁的赵老太太,一个经历过旧社会、守了三十年寡的老人,一个把"规矩"二字刻进骨子里的女人。
订婚的日子定在农历九月初九,赵老太太说这日子好,长长久久。赵建国自然没有异议,他甚至主动提出要大办,请全城的亲朋好友,让所有人都知道赵家出了个有出息的闺女。
"彩礼的事,周家提了吗?"一天晚上,赵老太太突然问。
"妈,现在年轻人不兴这个了。"赵建国的妻子刘芳插话道,"晓雨和子航都是新时代的青年,感情好才是最重要的。"
"胡说!"赵老太太一拍桌子,花白的头发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苍白,"没有彩礼,这婚怎么算数?传出去别人怎么看咱家?还以为咱闺女没人要,白送呢!"
赵建国劝了半天,最后还是妥协了:"那就按老规矩办,彩礼八万八,图个吉利。"
周家很爽快地答应了。周子航的母亲陈慧娟亲自登门,带了一堆礼品,还有一张八万八的银行卡。那天下午,两家人坐在赵家的小客厅里,气氛融洽得像过年。
"亲家母,您这是太客气了。"刘芳笑着接过礼品,"其实我们也不是真要这个钱,就是老人家讲究个说法。"
"应该的,应该的。"陈慧娟也笑着说,"都是一家人了,不分彼此。"
**赵老太太坐在一旁,端着茶杯,眼神在那张银行卡上停留了很久。**她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订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赵建国忙前忙后,订酒店,发请帖,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他甚至专门去省城定了一套高档西装,花了三千多块钱,就为了在订婚宴上能配得上女儿女婿。
刘芳则忙着准备嫁妆。按照当地习俗,女方要准备"添箱",就是在一个红漆木箱里装满给新娘的嫁妆。她精心挑选了十床被褥,两套金首饰,还有各种生活用品,把个大红箱子塞得满满当当。
只有赵老太太,一个人躲在自己房间里,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妈,您在干嘛呢?"一天傍晚,赵建国推门进去,发现老太太正在往一个旧樟木箱里放东西。
"我在准备回礼。"赵老太太头也不抬,"你们准备你们的,我有我的规矩。"
赵建国凑近一看,箱子里放着几床手工绣花的被面,那是赵老太太年轻时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还有几件老首饰,虽然款式陈旧,但都是真金白银;最显眼的是一块温润的玉佩,那是赵家祖上传下来的,据说有上百年历史。
"妈,这些都是您的宝贝,怎么能......"
"给孙女做嫁妆,不是应该的吗?"赵老太太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坚定,"这些东西,跟了我大半辈子,也该传给下一代了。但是......"
她顿了顿,声音突然变得严肃:"建国,我把话说在前头。这些东西,价值不菲,算是咱家的回礼。按理说,男方给了彩礼,女方就该有回礼,这样才算公平。所以那八万八......"
"妈,您什么意思?"赵建国心里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订婚那天,当着所有人的面,让周家把那八万八退回来。"赵老太太说得斩钉截铁,"彩礼是彩礼,回礼是回礼,一码归一码。我这些东西值十几万,抵了彩礼,那钱自然该退。这才是真正的门当户对,谁也不占谁便宜。"
![]()
赵建国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母亲会有这样的想法。
"妈,这不合适吧?订婚宴上当众要钱,多难看啊!"
"有什么难看的?这是规矩!"赵老太太声音提高了八度,"当年我嫁给你爸,你奶奶就是这么做的。男方给彩礼,女方给回礼,然后彩礼退回去,这才叫体面,这才叫两家真正结亲!不然别人会说咱家卖女儿!"
"可是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我不管什么年代!"赵老太太打断他,"我就这么一个孙女,我要给她最体面的出嫁方式。你要是不答应,我就不去参加订婚宴!"
赵建国知道母亲的脾气,一旦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他想着或许可以私下跟周家商量,低调处理这件事。
可他没想到,母亲的固执会在那个本该喜庆的日子里,酿成一场灾难。
订婚宴定在市里最好的酒店——金帝大酒店。那天一早,赵建国就带着家人到了酒店。大堂里张灯结彩,到处是红色的喜字和气球,舞台上摆着巨大的心形拱门,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赵晓雨穿着一袭红色礼服,化着精致的妆容,笑容甜美得像三月的桃花。**周子航西装笔挺地站在她身边,两个年轻人站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般配。
宾客陆续到场,酒店大厅里很快就热闹起来。赵建国穿梭在人群中,满面春风地招呼着每一位客人,接受着一声声恭喜。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真的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父亲。
订婚仪式开始了。司仪用饱含激情的声音主持着每一个环节:交换信物,父母致辞,来宾祝福......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轮到赵建国致辞时,他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他看着台上的女儿,眼眶湿润:"晓雨,爸爸看着你从小长大,今天把你交给子航,爸爸放心,也开心。希望你们两个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赵建国红着眼眶走下台,觉得这辈子最重要的使命完成了。
可就在这时,赵老太太突然站了起来。
"等等!"她的声音不大,却格外清晰地在大厅里回荡。
所有人都愣住了,音乐停了,司仪的话也卡在嗓子里。
赵老太太缓缓走到台前,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花白头发的老人身上。她穿着一件枣红色的绸缎上衣,脸上的表情严肃而庄重。
"我有几句话要说。"她的声音虽然苍老,但中气十足,"今天是我孙女的大喜日子,我作为奶奶,自然要给她最好的。这个箱子......"
她示意旁边的赵建国把那个樟木箱子抬上来,"这是我给晓雨准备的嫁妆,里面的东西都是我的心血,也是咱赵家的传承,价值十几万。这算是咱家的回礼。"
台下开始有窃窃私语。陈慧娟的脸色变了变,但还是保持着笑容。
"所以......"赵老太太顿了顿,环视全场,声音突然提高,"按照老规矩,男方给的那八万八彩礼钱,现在应该退还给周家了。当着各位亲朋的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谁也不占谁便宜,这才是真正的结亲!"
全场寂静。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赵建国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像被雷劈中了一样。他看见女儿脸色煞白,看见周子航错愕的表情,更看见了周家父母铁青的脸。
"这......"司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陈慧娟的笑容彻底僵在了脸上。她站起来,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亲家母,这是什么意思?订婚宴上当众要钱?"
"我这不是要钱,是按规矩办事!"赵老太太理直气壮,"彩礼给了,回礼也给了,那彩礼自然该退,这有什么问题?"
"问题大了!"周子航的父亲周建军也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我活了五十多年,从没见过订婚宴上要退彩礼的!你这是当众羞辱我们周家!"
"我羞辱你们?"赵老太太也不示弱,"我这是给足了你们面子!我的嫁妆比你们的彩礼值钱多了,你们不仅没亏,还赚了!怎么就羞辱了?"
"妈!"赵建国终于回过神来,他冲上台,想要拉住母亲,"您别说了,快下来!"
"我为什么要下来?"赵老太太甩开他的手,眼里闪着倔强的光,"我说的哪句不对?难道让人家以为咱家卖女儿,收了彩礼不回礼?"
"够了!"周建军气得浑身发抖,"彩礼是我们的心意,你们收下就是了,搞这么一出,是想让我们周家在全城人面前丢脸吗?"
台下的宾客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拿出手机拍照录像,场面彻底失控了。
![]()
赵晓雨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她看着台下乱成一团的宾客,看着男方父母愤怒的表情,看着父亲难堪的脸,心如刀绞。
"奶奶,求您别说了......"她哭着哀求。
可赵老太太仿佛根本听不见,还在喋喋不休地解释着自己的道理:"这就是规矩,当年我嫁过来的时候,你太奶奶就是这么做的......"
"什么狗屁规矩!"陈慧娟再也忍不住了,她指着赵老太太,声音尖锐得像要撕裂空气,"你以为你那点破烂值几个钱?还十几万?就算真值钱,也是你自己愿意给的,凭什么要我们退彩礼?你这是敲诈!"
"你说什么?"赵老太太脸色铁青,"你敢说我的嫁妆是破烂?"
两个老太太眼看就要吵起来,周子航拉着赵晓雨想要离开:"晓雨,我们走!"
"子航!"赵晓雨哭着拉住他的手,"你别走,求你别走......"
可周子航的眼神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温柔,只剩下失望和愤怒:"对不起,晓雨。你家这样的做法,我真的......我需要冷静一下。"
他甩开她的手,大步走向台下的父母。
就在这时,赵建国动了。
他看着台上哭成泪人的女儿,看着即将离去的女婿,看着周围无数双看笑话的眼睛,看着母亲那张固执而理直气壮的脸,胸中突然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怒火——
那是对命运的愤怒,对规矩的愤怒,对母亲的愤怒,更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他冲到那个樟木箱子前,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中,高高举起了那个装满"传家宝"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