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此为创意虚构作品,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分享,仅供叙事需要。愿以此传递美好能量,共建和谐友善社区。
"林姐,您真的不后悔吗?"
张姨端着茶杯,透过氤氲的热气看向对面那个已经两鬓斑白的女人。办公室外,初冬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却照不暖这个空荡荡的房间。
林婉秋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摩挲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是个清瘦的男孩,眼神清澈而坚定。她苦笑了一下:"后悔?我现在连后悔的资格都没有了。"
"您知道吗?苏总昨天在高层会议上说,要彻底整顿这个部门。大家都在传,您可能..."张姨欲言又止。
"我知道。"林婉秋的声音很轻,"十二年前,我在火车站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为了省下十块钱的餐费,在候车室啃了一整天的馒头。那时候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站在我的对面,用我教给他的那些职场规则,一点一点把我逼到绝路。"
窗外,梧桐叶片片飘落,就像她曾经那些美好的期许,最终都碎成了一地的讽刺。
![]()
故事要从十二年前说起。
2013年的夏天,林婉秋三十二岁,在一家外企担任市场部经理。那是她职业生涯最顺遂的时期,手下管理着一个十五人的团队,年薪二十万,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中产阶级的代表。
她和丈夫周明远结婚五年,没有孩子。不是不想要,而是周明远总说"再等等,等事业再稳定一些"。周明远在一家国企做科长,收入稳定但升迁缓慢,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林婉秋身上。
那年八月,林婉秋去安徽出差。在合肥火车站候车时,她看见了苏晨。
十七岁的苏晨坐在候车室的角落里,身边放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手里捏着半个发硬的馒头。他穿着一件洗得泛白的蓝色校服,裤腿短了一截,露出瘦削的脚踝。最让林婉秋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神——在那个嘈杂混乱的候车室里,他安静地翻看着一本厚厚的《资本论》,眼神专注得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
林婉秋走过去,递给他一瓶水:"同学,一个人出门吗?"
苏晨抬起头,警惕地看着她,没有接水。他的脸上带着营养不良的蜡黄,但五官清秀,眼神里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
"我没有恶意。"林婉秋笑了笑,把水放在他旁边的椅子上,"我看你在这儿坐了很久了,天这么热,喝点水吧。"
"谢谢阿姨。"苏晨的声音很低,带着浓重的皖北口音。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水,但没有打开。
林婉秋在他旁边坐下,无意间瞥见他手里的书,惊讶地说:"高中生就看这么深的书?"
"我今年考上大学了。"苏晨说这句话时,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芒,"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
"那很厉害啊!"林婉秋由衷地赞叹,"你父母一定很高兴吧?"
苏晨的脸色暗了下去,沉默了很久才说:"我妈去年走了。我爸...他腿脚不好,在家种地。"
就在这简短的对话中,林婉秋了解到了苏晨的情况。他来自皖北一个贫困村,母亲因病去世,欠下十几万的债。父亲因为早年干重活落下残疾,只能勉强种几亩薄田。苏晨是全村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但录取通知书来了,学费却成了天文数字。
"国家不是有助学贷款吗?"林婉秋问。
"贷了,但还不够。"苏晨低着头,手指紧紧地攥着那半个馒头,"我想先去北京打工,赚够钱再去上学。有些学长说,可以休学一年。"
"那太可惜了。"林婉秋脱口而出,"好不容易考上人大,休学一年,很可能就回不去了。"
苏晨没有说话,只是把那半个馒头慢慢地吃完了。
那一刻,林婉秋做了一个决定。也许是因为她自己没有孩子,也许是因为这个少年眼神里那份倔强和求知欲打动了她,也许只是单纯的善良。她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苏晨:"我可以资助你读完大学。不用还,就当是我给自己积德了。"
苏晨震惊地看着她,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但是有个条件,"林婉秋认真地说,"你要好好读书,不能荒废学业。每个学期要给我看成绩单。如果你不好好学,我就不资助了。"
那天晚上,林婉秋给苏晨转了一万块钱。第二天,她收到了苏晨发来的短信:"林阿姨,您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好的人。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将来报答您。"
回到上海后,林婉秋把这件事告诉了周明远。
"你疯了?"周明远直接把碗筷摔在桌上,"一个陌生人,你凭什么相信他?万一他拿了钱就跑了怎么办?"
"他不会的。"林婉秋平静地说,"我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想读书。"
"看得出来?你看得出来个屁!"周明远气得脸都红了,"你知道供一个大学生要花多少钱吗?一年至少两三万,四年下来十几万!你以为你是谁?李嘉诚吗?"
"我有这个能力。"林婉秋的语气变得强硬起来,"这是我自己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你自己的钱?"周明远冷笑,"林婉秋,你别忘了,我们是夫妻。你的钱也有我的一半。我不同意你这么糟蹋钱。"
那天晚上,两个人第一次为了钱的事情大吵了一架。最后周明远甩出一句话:"你要资助可以,但别指望我出一分钱。以后你过得苦,别怪我没提醒你。"
林婉秋没有退让。从2013年到2017年,整整四年,她每个月都会给苏晨打生活费,每学期还要额外支付学费和住宿费。四年下来,她总共给苏晨转了将近十五万。
苏晨很争气。每个学期他都会把成绩单拍照发给林婉秋,成绩一直保持在专业前五。除此之外,他很少主动联系林婉秋。偶尔林婉秋发消息问他过得怎么样,他也只是简单回复"挺好的"或者"谢谢林阿姨"。
林婉秋从来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她资助苏晨,本来就不是为了换取什么回报或者感情。她只是单纯地想帮助一个有潜力的孩子,仅此而已。
但周明远不这么想。每次看到林婉秋给苏晨转账,他都会阴阳怪气地说几句:"你对他比对我还好。""你养儿子也不过如此吧。""等着吧,等他有出息了,第一个忘记的就是你。"
林婉秋不理会这些话。她和周明远的关系因为这件事越来越疏远,但她始终坚持着。
2017年6月,苏晨大学毕业了。他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继续攻读经济学。林婉秋又资助了他三年。
这三年里,苏晨依然很少联系林婉秋。他会按时发成绩单,会在过年时发一条祝福短信,但仅此而已。林婉秋有时候会想,这个孩子是不是太冷淡了?但转念一想,也许他只是不善于表达,毕竟从小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内向也是正常的。
2020年夏天,苏晨研究生毕业了。他给林婉秋发了最后一条短信:"林阿姨,我毕业了。谢谢您这么多年的资助。我会努力工作,将来一定会报答您的。"
林婉秋回复:"不用报答,你过得好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有空常联系。"
但这条消息发出去后,就再也没有收到回复。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消息。
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
![]()
林婉秋开始有些不安。她试着给苏晨打电话,却发现号码已经停机。她加的苏晨的微信,发现已经被删除了。
她慌了,开始到处打听苏晨的消息。她联系了人民大学,学校说苏晨已经毕业离校,没有留下新的联系方式。她试着通过以前苏晨发来的照片,找到他在学校的几个同学,但那些人要么说不清楚,要么干脆说"不熟,不知道"。
苏晨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彻底消失了。
林婉秋第一次感受到了被欺骗的愤怒和委屈。她资助苏晨七年,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三十万,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局。她不是要求苏晨感恩戴德,也不是要求他回报什么,但起码,起码应该说一声再见吧?
周明远知道这件事后,嘲讽达到了顶点:"我早就跟你说过,人心隔肚皮。你还不信。现在好了,三十万打水漂了。你开心了?"
那段时间,林婉秋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她开始质疑自己的善良是不是一种愚蠢,她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但更让她难过的是,她不明白为什么苏晨要这样对她。
2021年,林婉秋的生活开始走下坡路。
首先是工作上出了问题。公司进行架构调整,她负责的市场部被合并,她从经理降为了高级主管。薪水降了三分之一,手下的团队也被打散了。
紧接着,周明远提出了离婚。
"我受够了。"周明远把离婚协议书摔在桌上,"受够了你的圣母心,受够了你的固执,受够了你这些年对我的冷落。林婉秋,我们之间已经没有感情了。"
林婉秋看着那份协议书,突然觉得很可笑。她和周明远结婚十三年,最后连一个孩子都没有留下。这段婚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质的呢?是从她决定资助苏晨开始吗?还是早就已经千疮百孔,只是她一直不愿意承认?
她签了字。
离婚后,林婉秋搬到了一间小公寓里。四十四岁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孤独。
她偶尔会想起苏晨,想知道他现在在哪里,过得怎么样。她不恨他,只是觉得遗憾。如果能再见一面,她想问问他,为什么要那样不辞而别。
但她从来没想过,这一天会来得那么快,以那样的方式。
2025年11月,林婉秋所在的公司被一家投资集团收购了。新的管理团队即将入驻,据说要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那天早上,人事部通知全体员工到会议室开会,说新任CEO要和大家见面。
林婉秋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套装,坐在会议室的后排。她已经四十八岁了,头发里夹杂着不少白发,眼角也有了细纹。这些年的起起落落,在她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年轻男人走了进来。他大约三十岁左右,身材挺拔,气质从容,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林婉秋的心脏突然剧烈地跳动起来。
那个人是苏晨。
五年了,整整五年,那个曾经穿着旧校服啃馒头的少年,现在已经成了她的新上司。
苏晨走到讲台前,目光在会议室里扫过。当他的视线落在林婉秋身上时,有那么一瞬间的停顿,但很快就移开了,仿佛她只是众多陌生面孔中的一个。
"大家好,我是苏晨,接下来将担任这家公司的CEO。"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久经职场历练的自信,"我知道大家对于公司被收购有很多担心和疑虑。我今天来,就是想告诉大家,变革是必然的,但我们的目标是让这家公司变得更好。"
林婉秋的手紧紧地攥着裙子的下摆,指甲几乎要陷进肉里。她想站起来,想问他这五年去了哪里,想问他为什么不辞而别,想问他是不是还记得她。但她动不了,就像被钉在椅子上一样。
苏晨继续说着他的就职演讲,谈公司的未来规划,谈团队的重组方案。他的每一个字都那么专业,那么得体,却没有一个字是说给林婉秋听的。
会议结束后,其他同事纷纷上前和新CEO打招呼。林婉秋站在人群的边缘,看着苏晨被众人簇拥着。她想走过去,但脚步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就在这时,苏晨抬起头,和她的目光对上了。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林婉秋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了太多东西——震惊、慌乱、愧疚,还有一种她无法理解的复杂情绪。
但仅仅一秒钟后,苏晨就移开了视线。他转身对身边的助理说了句什么,然后快步离开了会议室。
林婉秋站在原地,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傍晚时分,林婉秋收到了人事部的邮件:苏总要见她,明天上午九点,CEO办公室。
那天晚上,林婉秋几乎一夜没睡。她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知道苏晨会对她说什么。她脑海里反复回放着这些年的画面——火车站初遇时那个清瘦的少年,每学期准时发来的成绩单,还有那条"我一定会报答您"的短信。
她想象过无数次和苏晨重逢的场景。她以为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她会质问他,会要求他给个解释。但现在,她发现自己只是想知道,这些年他过得好不好,他是否还记得她曾经的帮助。
第二天早上,林婉秋准时出现在CEO办公室门口。她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
"进来。"苏晨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林婉秋推开门,看见苏晨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正在看一份文件。阳光从落地窗外照进来,在他身上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曾经需要她资助的贫困男孩,现在已经坐在了她遥不可及的位置上。
苏晨抬起头,示意她坐下。他的表情很平静,平静得像在面对一个普通的下属。
"林主管,"他开口了,声音公事公办,"我看了你的档案。你在公司工作了十二年,资历很深,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和林婉秋对上:"但最近三年的业绩表现不太理想。我们需要一个更有活力、更能适应新时代的团队。所以......"
林婉秋的手开始颤抖。她知道接下来苏晨要说什么。
"所以,我建议你考虑提前退休。公司会给你一笔补偿金,你也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苏晨说完,把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这是具体的方案,你可以考虑一下。"
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只能听见空调的嗡嗡声。林婉秋看着面前的文件,却一个字也看不清。她的视线开始模糊,不知道是泪水还是眩晕。
"苏晨,"她终于开口了,声音沙哑,"你就这样吗?"
苏晨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没有回答。
"你记得我吗?"林婉秋问,"你还记得十二年前,在合肥火车站,是谁......"
"林主管,"苏晨打断了她,语气变得更冷,"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工作的事。私人恩怨,不应该带到职场上来。"
私人恩怨。
这四个字像一把刀,狠狠地扎进了林婉秋的心里。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苏晨不是忘记了她,而是选择了遗忘。或者说,他选择了用这种方式来回应当年的恩情——彻底的切割,决绝的冷漠。
林婉秋站起来,双腿有些发软。她看着眼前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男人,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最后却只化成了一句:"我知道了。"
她转身走向门口。就在手触到门把手的那一刻,身后传来了苏晨的声音:
![]()
"林婉秋,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样。"
她停下脚步,但没有回头:"那是怎样的呢?你能告诉我吗?"
苏晨沉默了很久,久到林婉秋以为他不会再开口。
最后,他说了一句让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话:
"有些债,是永远还不清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从来没有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