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卖黄金6万给儿媳坐月子,这天起夜,听见儿媳和月嫂对话后傻了

分享至

“王琳,你看看这个。”

张翠花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石头丢进平静的湖面。

儿媳王琳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完全散去,她有些疑惑地接过婆婆递过来的一张折叠起来的纸。

客厅里很安静,只能听见窗外微弱的风声,和里屋新生儿均匀的呼吸声。



01.

半个月前,王琳刚生完孩子,张翠花把她接回了家。

“琳琳啊,慢点走,门槛高。”张翠花一手拎着东西,一手小心翼翼地护着儿媳,生怕她磕了碰了。

儿媳王琳的性格就跟她的名字一样,文静,老实。她感激地冲婆婆笑了笑:“妈,没事,您别这么紧张。”

张翠花也笑,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这月子可得坐好,不能落下病根。”

说着,她就一头钻进了厨房,系上围裙,开始给儿媳炖补汤。鸡是她特地回乡下老家买的土鸡,养了一年多,最是滋补。

“哎哟,翠花姐,又给你家大功臣炖汤呢?”

对门邻居刘嫂探个头进来,倚在门框上,话里带着一股子酸溜溜的味道。

刘嫂这人,见不得别人家好,尤其是见不得张翠花家好。张翠花家越是和睦,她心里越是不舒服。

张翠花没抬头,专心致志地撇着汤里的浮沫。

“孩子刚生下来,当妈的最辛苦,可不得好好补补。”

刘嫂撇撇嘴:“你这婆婆,当得比亲妈还周到。不像我们家那个,懒得要死,就知道使唤人。”

张翠花听出她话里的刺,也不生气,只是淡淡地说:

“没办法,谁让我自己儿子不争气呢。我这个当妈的,不多担待点,还能指望谁?”

这话一下子把刘嫂给噎了回去。

她悻悻地“哼”了一声,扭着腰走了。

厨房里,只剩下“咕嘟咕嘟”的炖汤声,和张翠花满足的叹息。

是的,儿子李伟,是她心里最大的一块疙瘩。



02.

儿子李伟,哪都好,就是性格里带了点“不老实”。

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就是不肯踏踏实实地干活。前前后后换了七八份工作,没一份超过半年的。要么嫌累,要么嫌钱少,总有他的道理。

张翠花说过他无数次,说得嘴皮子都磨破了,可李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转头就把她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下午,李伟回来了,一进门就嚷嚷:“妈,我那件新衬衫呢?给我找找,我晚上有应酬。”

张翠花从厨房出来,擦了擦手:“什么应酬?你媳妇刚生完孩子,你天天往外跑什么?”

“哎呀,你不懂,谈生意!”李伟不耐烦地摆摆手,“快点,我那几个朋友可都是大老板。”

张翠花看着儿子油头粉面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

“谈生意?我看你是又跟那些狐朋狗友出去鬼混!我告诉你李伟,你现在也是当爹的人了,再这么吊儿郎当的,对得起王琳吗?对得起你儿子吗?”

李伟最烦她念叨这个,从钱包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一百块钱,拍在桌上。

“行了行了,烦不烦?这是我今天刚赚的,给你们买菜!”

说完,也不等张翠花再开口,抓起沙发上的外套就溜了。

张翠花看着那两百块钱,心里又气又无力。

她想起第一次见王琳的时候。

那是个很靦腆的姑娘,穿着洗得发白的连衣裙,安安静静地坐在儿子身边。吃饭的时候,她给王琳夹菜,王琳会小声地说“谢谢阿姨”。

张翠花知道,这姑娘家境不好,人也老实,怕她跟着自己这个不着调的儿子受委屈。

那天,她特地拉着王琳的手,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琳琳啊,阿姨知道,小伟这孩子不让人省心。但你放心,只要有我张翠花在一天,就绝对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

当时,王琳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从那天起,张翠花就把王琳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

03.

王琳的月子,坐得不太安稳。

或许是生产时伤了元气,她夜里总是出虚汗,胃口也不好。

张翠花急得团团转,变着花样给她做吃的,可效果甚微。

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建议,最好能请一个专业的金牌月嫂,懂营养搭配,还会催乳按摩,对产妇恢复有好处。

张翠花动了心。

她回家就跟儿子商量,李伟一听月嫂的报价,头摇得像拨浪鼓。

“什么?一个月两万?这不抢钱吗!不行不行,没钱!”

“怎么就没钱了?”张翠花质问他,“你那些‘大老板’朋友呢?你谈的‘大生意’呢?”

李伟被问得哑口无言,最后耍起了无赖:“反正我没钱,妈,您自己想办法吧。”

看着儿子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张翠花的心,凉了半截。

那天晚上,她一个人在房间里,坐了很久。

最后,她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从床底下拖出一个上了锁的红木箱子。

箱子打开,里面是几件用红布包裹得整整齐齐的东西。

她颤抖着手,一层层解开红布。

里面,是一只金手镯,一条金项链,还有一对龙凤图案的金耳环。

这是她结婚时的嫁妆,是她母亲留给她唯一的念想。这些年,不管日子多难,她都舍不得动。她总想着,这是她的根,是她的底气。

张翠花拿出一条软布,借着灯光,仔仔细细地擦拭着那只雕花的手镯。镯子在灯下,泛着温润而陈旧的光。

她的眼睛,有些湿润。

第二天,她瞒着所有人,一个人去了城里最大的金店。

当那几件沉甸甸的金饰放在柜台的托盘上时,张翠花的心也跟着沉了一下。

“阿姨,您这金子成色好,总共算下来,六万三千块。”

张翠花拿着那厚厚一沓崭新的人民币,走出了金店。外面的阳光很刺眼,她却觉得,心里一下子踏实了。

钱没了可以再赚,可儿媳的身体,耽误不起。



04.

张翠花托人找了家政公司,请了他们那里口碑最好的金牌月嫂。

月嫂姓吴,四十多岁,看起来干净利落,话不多,但手脚很麻利。

吴月嫂来了之后,家里的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

她每天换着花样给王琳做月子餐,搭配得营养又美味。下午,她会给王琳做按摩,晚上,她带着宝宝睡,好让王琳能睡个整觉。

王琳的身体,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气色红润了,胃口也开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张翠花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她觉得,那六万块钱,花得值!花得太值了!

这天下午,吴月嫂正在给宝宝洗澡,张翠花给王琳端过去一碗刚炖好的燕窝。

王琳喝了一口,眼圈忽然就红了。

她放下碗,拉住张翠花的手,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妈,您对我太好了,比我亲妈对我还好。”

“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您放心,等我出了月子,我一定好好孝敬您,给您养老送终。”

这番话,说得张翠花心里热乎乎的。

她拍了拍王琳的手背,笑着说:“傻孩子,说这些干什么。你把身体养好了,把我的大孙子带好了,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婆媳俩相视而笑,屋子里的气氛,温馨得能掐出水来。

张翠花看着眼前的儿媳,觉得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当初同意了这门亲事。

她想,等王琳出了月子,她就把剩下的一点钱拿出来,给小两口做个小生意的本钱,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05.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月嫂再有几天就要到期了。

这天夜里,张翠花有些起夜。

她年纪大了,觉浅。凌晨两点多,她摸索着下了床,准备去上个厕所。

整栋楼都静悄悄的。

她趿拉着拖鞋,路过儿媳和月嫂的房间时,脚步忽然停住了。

房间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一点手机屏幕的微光。

她听见了声音。

不是宝宝的哭声,而是压得极低的、两个女人说话的声音。

张翠花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这么晚了,还不睡,在聊什么呢?

她鬼使神差地,悄悄凑了过去,把耳朵贴在了冰凉的门板上。

里面的对话断断续续,听得并不真切。

但就是那零星飘出来的几个词,和那种她从未听过的、带着一丝算计和冷漠的语气,让张翠花的血液,瞬间从头凉到了脚。

她的手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嘴,才没让自己惊呼出声。

她感觉天旋地转,几乎站立不稳,赶紧扶着墙,一步一步,挪回了自己的房间。

那一夜,她再也没有合眼。

第二天,张翠去花起了个大早,像往常一样,在厨房里忙碌。她看不出任何异样,只是话比平时少了很多。

她等到儿子李伟出了门,吴月嫂也正好抱着孩子去阳台晒太阳。



客厅里,只剩下她和儿媳王琳两个人。

王琳正靠在沙发上,一脸幸福地看着手机里宝宝的照片。

“王琳。”

张翠花叫了她一声。

王琳抬起头,笑着问:“妈,怎么了?”

张翠花没有回答,她只是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放在了王琳面前的茶几上。

“你看看这个。”

王琳脸上的笑容还没散去,她拿起那张纸。

当看清纸上的内容时,她脸色一变取而代之的是恐惧。

“妈……这……这个……您……您怎么会有这个?!”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