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的存在感,如今大概只寄托于遍布全国的拉面馆和小众民谣里。
历史中那个曾是西北地区重要政治经济中心的兰州,也似乎逐渐被人遗忘。或许是过去的时间太久,久到兰州人都不再怎么提起共和国长子、西北锁钥这些曾让它风光无限的名号。
近几年,隔壁西安通过“强省会”战略,不断发展传统制造业基础、新兴文旅产业后趁势而起,拉大与兰州GDP差距的同时,也顺理成章的坐实了西北“第一城”的称号。
最令兰州坐立难安的是,一面是隔壁西安遥遥领先,另一面又是西北各省省会布局加码战略,摇旗呐喊着要赶超号称“西北第二城”的兰州。
前有标兵在领跑,后有追兵在发力。兰州其实早就坐不住了,甚至有种根本慢不得的使命感、以及丝毫停不下来的紧迫感。
随着十四五的收官和强省会战略的持续推进,2025年前三季度,甘肃省GDP为9970.2亿元,与去年相比GDP名义增长9.2%,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显见成效。
可由于兰州产业惯性、创新不足与治理能力的多重叠加,导致它在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方面,依旧乏力。
结构单一、人才流失、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等问题始终被大家诟病,即便这段时间,有一批大型产业项目频繁传出新动态,大多数人对兰州未来产业的发展,却依旧抱着不看好的心态。
根本而言,这也是导致过去兰州经济失速的核心原因。那么,未来的5年,兰州经济又会如何发展?该靠什么发展?
实际上,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或许能从“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看到一份标注了大致方向的指示图……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后简称《建议》)全文近两万字,涵盖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经济体制等12个重点领域。
而在这众多的战略任务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则被提升至了首位。这无疑也释放出了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产业发展,亦是接下来经济发展的培育重点!
根据惯例,规划纲要将于次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而有关产业发展的趋势,则藏在此次发布的《建议》细节中。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次,《建议》在产业方面的部署,主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行展开。
结合兰州产业布局,则不难发现:各区在产业上,已经有了相对明显的分区部署……
先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城关区主要布局算力与信创产业;七里河区主要布局现代服务、新能源等产业;安宁区重点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榆中县和皋兰县则布局中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兰州新区则重点布局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高新区定连区布局科创产业等……
今年8月,城关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打造的核心项目——“创速空间·兰州市信创产业园”正式建成投产。
项目占地15亩,致力于打造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链条最完备的信创产业高地。目前,园区已引入航天联志、拓维信息、申云智能等8家头部企业布局5条智能生产线。
未来3年,园区还计划集聚50家链上企业、孵化30家专精特新企业,填补西北地区多项关键技术空白,并通过深化与兰州大学等高校的产教融合培育更多实战人才。
位于盐场堡的兰州电信智算中心,争取将于明年3月主体封顶。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先进的新一代算力中心。
此外,兰州人熟知的百度智能云(兰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项目和兰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也于今年年初开建。
前者将聚焦智算中心、运营中心赋能中心等数字产业板块,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后者则包含人工智能产业园、智能制造标准化厂房,重点引入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研发及智能制造产业。
而七里河的兰州黄河源15万吨天然水生产智能工厂,预计于明年3月投产,年产值1.5亿元,利税4000万元,其定位为甘青宁地区最大、西北首个集绿色、数字、智慧于一体的产学研样板工厂。
![]()
兰州黄河源15万吨天然水生产智能工厂效果图
今年年初,七里河彭家坪还发布了一则工业用地的出让公告,这也意味着,今年还将新增一个产业项目。
此外,七里河还着重实施西客站印象项目、打造西北体育运动场馆IP,串联省博等文化地标,链接“风起大汉”等文旅打卡点,联动西站、万奥等商圈资源,布局现代服务产业。
安宁区的氢能源装备制造项目预计明年6月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氢能源专用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推动区域氢能装备国产化进程。
与此同时,九合镇甘肃裕润氢能源成套设备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也预计明年6月正式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氢能源专用设备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氢能源成套设备制造产业基地;而奇正健康产业园项目生产综合大楼也已封顶。
榆中则布局了兰州东城清洁智慧热源项目、兰州和平鲜花港花卉苗木集散中心建设项目、甘肃极兔速递兰州智慧产业园转运中心、甘肃碳中合金属科技产业园、西北智龙"人工智能"+"科创基地"等项目。
皋兰则布局了兰鑫钢铁炼钢、连铸和1450热轧生产线项目、甘肃蓝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甘肃金沙河面业粮食加工及仓储项目、兰州金刚轮胎智能制造改扩建项目等。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而新区总投资28亿元的兰州新区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计划将于11月16日开工,明年10月31日竣工;妆莱(兰州)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精细化工项目也于本月开工,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
此外,兰州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项目目前已展开招商,建成后为近4000人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年税收1亿元左右。
![]()
兰州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
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一期已投用,二期在建项目将新增10116个机架,三期规划用地582亩,计划建设约25万—30万个机架。这里不仅是甘肃政务云核心节点,更吸引了中科曙光“硅立方”先进计算中心等重大项目落户。
新能源材料方面, 海亮集团投资89亿元建设的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加紧推进,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超百亿元。
而老字号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区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主要推动中药材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升级。
能肯定的是,每一个即将投产或已经产业项目,都能推动区域能级的提升,带动经济增速的同时,还能解决更多就业问题。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高新区定连园区了,这里的产业项目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这里已集聚兰州高新区飞天创新港、中国生物西北(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医美产业化基地项目、耐驰泵业产业扩大搬迁项目、兰津灵医械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等多个产业项目。
![]()
兰州高新区飞天创新港—科创育成产业园效果图
随着后期十五五的正式落地,相信兰州在这些产业项目的不断加速推进之上,还会布局一批新的产业项目。
再来看未来产业的部署。按照目前的布局,兰州主城将重点发展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产业。
目前,兰州低空经济产业基地项目已签约,城关区接下来还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已开工建设以机器人、无人机、新能源环卫汽车组装等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
而量子科技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兰州高新区,以西北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公司为核心,还将与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近物所、航天510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应用级研发创新平台,加强量子科技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后期还将重点推进量子密码统一云平台建设,探索量子技术在数字甘肃、金融、大数据计算、警务、医疗健康、交通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构建“产学研用测”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诚然,除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兰州的牛肉面产业和苦水玫瑰产业也在不断为兰州助力。
自《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工作方案(2024-2026年)》实施以来,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创新工厂也成立,平台已成功引进陇萃堂等15家兰州牛肉拉面龙头企业。
此外,市科技局还联合北京肉研中心、兰州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组建业内首个预包装兰州牛肉拉面专业研发机构——兰州牛肉面产业创新研究院。
11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兰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兰州苦水玫瑰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明确到2030年将兰州打造成享誉全国的“玫瑰之都”,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构建全国领先的玫瑰产业发展新高地。
还将以苦水镇全链融合核心示范区为核心,打造庄浪河流域扩面种植带和兰州新区生态种植带,建设永登县西城区科技创新产业园、树屏众创城食品加工产业园、兰州新区鲜切花产业园等。
随着一个个产业项目的加速推进,兰州的产业规划也将逐渐落地,一个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兰州,正在觉醒。
不可否认,那个传统的工业时代正被瓦解,一场以规则重构为核心的城市战争已渐入高潮,也只有抓住这次机会,才能赢得新一轮的城市竞争。
未来五年,将是兰州产业规则重塑的关键时期。后期,随着十五五规划全文的正式发布,有关产业布局这一盘棋的棋局,也将更加明晰。
至于接下来,究竟要做晋级者还是淘汰者,就看兰州了!
作者=指兰针·小芒果
版权声明:本文为指兰针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联系客服
法律顾问= 上海兰迪(兰州)律师事务所·张维林
联系电话:181 9800 5777
我们一起聊聊观点,讲讲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