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还有出路吗?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有出路呢?才算一份好的工作呢?
首先,第一点,工作要稳定。医疗行业属于铁饭碗行业,尤其是在公立医院,裁员是很少发生的,一般轻易不会失业,尤其是如果您是编制内的话,这辈子也别想失业了。哪怕你是合同制,一般情况下也很难被裁,而且医学这个行业越老越吃香,技术能力好的话很难被取代。
但是如果您是劳务派遣制的工作人员,您的工作稳定性就很差了,很有可能失业。所以怎么办呢?还是要考,有机会还是要考医疗事业编制,不要安于现状。当然,近两年确实有一些公立医院也出现了裁员的情况,但只是极少数。
那裁的都是什么人呢?比如说临聘人员,就是连普通的合同都没签的医务人员;或者是工作能力太差,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人员;还有就是工作了许多年,连一个基本的资格证,像执业医师证什么的都考不出来的人,这种人会被裁。
另外,如果您在私立医院工作,您的工作稳定性就比公立医院要差太多太多了。因为近年来许多民营医院受到各种政策,包括自身运营等影响,很多都倒闭了,医务人员会直接失业,而公立医院是不会倒闭的。
第二,要有可观的收入和待遇。什么算可观的收入呢?收入多少才算多呢?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有保障,按时到账,一个月大几千、几千块,甚至几个W,然后有医疗、养老保险、公积金,甚至职业年金等,具备这些的话,一般来讲收入就是可观的。
现在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能有可观且稳定的收入,着实不易了。虽然近些年医疗行业的收入水平确实有所下降,但相对来讲,仍然属于高收入行业。很多人说,那我非得去医院上班吗?我自己创业不行吗?
行,可以创业,一年挣几十万的也大有人在,但赔得一分都不剩,甚至负债的也很多。很多时候,不要小看在医院上班的、一个月几千块的工作,你可能能干一辈子。
第三点,工作和生活之间要平衡。老徐总在讲,别让工作影响了生活,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医疗工作的很多岗位都是很忙的,今天大夜班、小夜班,明天行政班、听班、替班,还要加班,有时候顾得了工作顾不了家庭,顾得了工作顾不了孩子,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所以我们要尽量让工作与生活之间实现相对的平衡。如果您现在的工作特别忙,天天加班,有很多夜班,忽略了家庭、孩子,甚至父母,甚至自己的身体都不健康了,工作也很压抑、郁闷、迷茫,那你是该考虑一下未来该怎么办了。
第四,工作强度不要太大。对于很多医务人员来说,这似乎很难实现,因为很多科室和医学专业的工作强度确实很高。尽管相关的医改政策也在逐步推进,给医务人员减负,但医务人员现在的工作强度仍然是高负荷的状态。不过也并非全部如此,比如像一些康复科、内分泌科、眼科、体检科、营养科,甚至病理科、检验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科等,很多科室的工作还是相对轻松的。
大家如果感觉工作强度实在太高,实在受不了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转岗,或者调整一下心态。为了一个月多赚那千八百、几千块,是否值得呢?身体和金钱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第五,职称晋升的路径要非常清晰。医务人员的晋升途径是明确的,从初级到中级,从中级到副高,从副高到正高。举个例子,护理专业,先是护士,再到主管护士,再到副主任护士,再到主任护士。职称越高,基本工资、综合薪资水平会越来越高,公积金也会越来越高,退休金也会很高,公立医院都是这个样子。
反之,如果你所在的单位职称晋升看不到希望,或者你现在是劳务派遣制,单位不给你晋升,也不给你涨工资,你可能干了很多年,依然一个月1000多、2000多,涨工资看不到希望,甚至可能干一辈子住院医,那么你要考虑是不是该换一家医院了。
所以,学医的出路、学医的前途到底是什么呢?你们理解的学医前途又是什么呢?是成为院士、长江学者、优青,还是赚很多的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当院长、科室主任?如果您认为学医的前途是这些的话,那么您可以放心,您大概率是没有前途了,因为想达到上面这些成就,对一般人来讲是特别特别难的。所以,学医不一定有前途,但一定会有出路,至于出路在哪里,就在自己的脚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