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雄安新区专场举办——
高质量建设欣欣向荣,高水平管理齐头并进,高质量疏解发展积厚成势
记者从11月14日举办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雄安新区专场获悉,“十四五”以来,雄安新区每年保持2000亿元投资规模,累计完成投资工作量超10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1%,实现了“拉框架、显雏形、展五新、聚要素、上台阶”的阶段性目标,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雏形全面显现。
![]()
高质量疏解达到预期效果
发布会上,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吴波介绍说,雄安牢牢牵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推动首批疏解项目全面落地。中国星网、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总部已正式入驻,中国矿产总部实现主体封顶,4所高校、2家医院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第二批疏解项目稳步推进,中国大唐、中国华电等央企总部陆续开工,5所高校和3家医院完成选址。截至目前,已有400余家央企机构、超4000家北京来源企业在新区落地发展。京雄“同城化”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构建,278项政务服务实现跨域通办,疏解人员享有不低于北京的创新创业和生活保障环境。
大规模建设保持强进态势
雄安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构建“地上、地下、云上”三城融合的发展格局。总开发面积近215平方公里,53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综合管廊超1000公里,“四纵三横”高速路网全面建成,“四纵两横”高铁网络加快推进。容东、容西、雄东片区实现繁荣宜居,启动区、昝岗核心区、大河片区等建设日新月异,三县县城持续改善提升,雄安新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布“雄安质量”标准123项,数字城市系统基本建成,绿色、智能、创新成为城市鲜明标识。
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雄安聚焦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建设高新区、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高端平台。“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成功举办两届,汇聚技术4700余项,推动51家科创企业落地。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成功下线,标志着空天信息产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初步形成
新区构建“大部门、扁平化、高效能”行政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中央编委12条支持政策,推动21个部门、4个片区管委会高效运转。“一会三函”审批模式将施工许可压缩至2天,推行“上门帮、马上办、即时结”服务机制,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查一次”等模式全面实施,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建成投用,形成政企协同、人民参与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建设卓有成效
白洋淀生态治理实现历史性突破。淀区水质从劣Ⅴ类全面提升至Ⅲ类并连续五年稳定达标,野生鸟类增至296种,青头潜鸭、彩鹮等珍稀物种重现栖息。实施“五大治理工程”,推进清淤疏浚、百淀连通、退耕还淀等系统治理,森林覆盖率由11%提升至35.1%,形成“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的生态格局,“华北水乡”风貌生动展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以来,雄安新区平稳有序安置16.9万回迁群众,建成高品质市场化住房6.26万套,构建租购并举、职住平衡的住房体系。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5所,引入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开展集团化办学,雄安宣武医院投入运营,80家养老服务设施、15家卫生服务站、75个儿童友好实践基地、19个青年夜校投入运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吴波表示,“十五五”时期是雄安新区转向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雄安将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使命任务和原则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现代化城市。
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雄安未来之城场景会组委会办公室,省委雄安办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就媒体关心的疏解进展、雄安质量、城市管理、创新发展、生态建设、场景打造、民生实事等热点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报道:记者彭海峰
来源:雄安之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