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访华前夕,德国副总理口出狂言:“不要中国垃圾”,谁给他的底气

0
分享至

刚要启程来中国,德国副总理说了句非常刺耳的话:“我们不想要中国的垃圾,”这发生在欧盟各国财政部长会议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一项与中国电商密切相关的政策宣布后,说出来的。

这种带着情绪的表态,不仅让人质疑德国政客的外交分寸感,更让即将到来的中德高层交流蒙上一层尴尬的阴影,这句话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政治算盘?

德国政界在对华政策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欧盟这一次“对包裹动手”,又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我们不妨从头理一理。



小包裹惹出大麻烦

开会的这天是2025年11月13日,地点在布鲁塞尔,名字听起来挺普通: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但讨论的议题,可一点都不简单。

会议上,各国一致同意要收紧进口小包裹的关税政策,特别是把原本免税的、价值低于150欧元的跨境商品也纳入征税范围。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这项免税政策以前其实帮了不少电商公司节省了成本,尤其是中国的跨境平台,像Temu、Shein、速卖通这些,早就靠“低价+免税”模式在欧洲打开了市场。



现在突然要对这些小包裹征税,不用怀疑,就是冲着这些中国企业来的,虽然在文件里没直接点名中国,但看看会议上的发言,听听德国副总理那句“垃圾”论,已经非常清楚了。

这次政策调整的矛头,基本就是对准了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商商品,欧盟提出的理由是“防止逃税”“保护本地商家”,还是那一套老话。

但媒体和业内都心知肚明,这更像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次升级,根据媒体的估算,每年有数十亿件小包裹从中国运往欧洲,这一政策一旦实施,直接影响的就是这庞大的贸易链条。



更微妙的是,原本欧盟计划是在2026年才开始执行这项政策,但法国和德国联手提出,要把实施时间提前到2025年第一季度,这种紧锣密鼓的节奏,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是不是有人急着在中欧关系上“做点文章”?

一句“垃圾”背后

德国副总理这句“我们不想要中国垃圾”,不仅刺耳,更是失礼,问题是,这种话他为啥偏偏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说,答案并不复杂。

首先是德国国内的通胀还没压下来,制造业也没能恢复元气,很多中小企业都在苦撑,再加上能源转型带来的高成本压力,民众的不满情绪已经显现出来。



关键时刻,政客们当然要找个“替罪羊”出来背锅,于是,一批来自中国、价格便宜、竞争力强的商品,就成了“眼中钉”。

其次,德国整体对华政策也悄悄变了味儿,以前默克尔执政的时候,德国强调的是“合作共赢”,希望跟中国在经贸方面多做生意、互利双赢。

但现在的新政府思路不同,更强调“去风险”“降低依赖”,把中国当成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这次副总理的发言,其实正是这种政策转向的一个表现。



更有意思的是,这已经不是德国政客第一次在重要访问前放狠话了,不久前,德国外长访华前还公开发表不当涉台言论,结果在访问期间被中方严肃反驳。

这种“嘴上强硬、脚下求和”的操作,已经成了一些欧洲国家惯用的套路:国内说得凶,到了国外再谈合作,两边都想讨好。

但问题在于,这种做法既不诚恳,也不明智,把复杂的贸易问题简单粗暴地贴上“垃圾”标签,是对中国产品的歪曲评价,更是对中欧贸易几十年合作成果的否定,它既不符合事实,也损害了双方的信任基础。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很多人以为征个税、设个限,就能挡住中国电商的脚步。但现实总比想象复杂得多,先看看欧洲普通消费者会面临什么。

过去他们能在网上买到便宜的衣服、小家电、日用品,现在这些商品一旦被征税,价格自然就会涨,对于很多靠网购节省开支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额外负担。涨价的直接后果,就是消费意愿下降,而这恰恰是目前欧洲各国最不愿看到的。

再看欧盟本地企业,短期内可能会觉得轻松一点,少了外来竞争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反而会让一些企业失去危机感。



如果靠政策保护活下去,而不是靠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市场,那迟早还是会被淘汰,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而从国际形象角度讲,欧盟向来标榜自己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但现在却搞起了选择性的保护主义,一边在多边场合谈“开放市场”,一边又设关税、打标签,这种前后不一的行为,很容易让人质疑其公信力。

至于中国方面,当然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一些专做低价出口的中小企业,短期内可能订单减少、利润下降,但中国企业也不是吃素的。



这几年,中国电商已经开始往全球市场扩张,不再只盯着欧美市场,东南亚、中东、拉美,现在都成了新的增长点,再加上国内政策支持、海外仓建设、品牌升级,很多企业已经在为“下一步”做准备。

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也在提升,不再只是“便宜货”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走中高端路线,从手机、家电到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正在悄然增加,所以,把中国商品一棒子打死,是非常短视的做法。

从全球角度看,欧盟这次的做法可能还会引发“连锁反应”,其他国家看到欧盟这么干,也可能跟着模仿,结果就是全球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小,最终,伤害的不是某一个国家,而是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德国副总理的这番话,表面上是“说狠话”,背后其实是“没办法”,国内经济不行、产业转型困难、选民压力大,就想通过打“中国牌”来转移注意力,这种做法短期可能有政治效果,但从长远看,损人不利己。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平等对话,而搞“小动作”只会让误解越来越深,把双边合作当成政治秀的舞台,不仅谈不好事,还容易把机会彻底错过。

欧洲如果真的想增强竞争力,关键不是去设墙、加税,而是要提升自己产品的吸引力、完善产业链、优化营商环境。靠封锁别人来保护自己,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落后。



真正的强者,是能坐下来谈问题,解决分歧,而不是靠嘲讽与壁垒来掩盖自身的困境,在全球化的今天,谁都无法独善其身,能否放下偏见,重回合作的轨道,不只是德国和中国之间的一个选择,更是全球经济前路的一道分岔口。

信息来源:
好大的口气!德国财长支持对中国小包裹下手:我们不要中国垃圾 2025-11-14 09:45·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回京历史梦 incentive-icons
回京历史梦
山巅俯瞰兴衰史
5034文章数 16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