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88 块三菜一汤?这不是抢钱吗!”
星瀚科技的员工盯着内网通知,直接炸开了锅。
新上任的总监赵鹏,居然把大家一直享受的免费午餐给取消了,换成了收费套餐。
让原本没操心过午饭的员工们,一下全坐不住了 ——
这一下,公司彻底炸锅了!
01
周一上午十点整,星瀚科技的内部办公系统突然弹出一条置顶通知,红色的提示框在电脑屏幕上格外刺眼。
通知标题是《关于星瀚科技食堂服务优化升级及餐饮管理新方案的公告》,发件人一栏写着“行政总监——赵鹏”,这个名字大家很陌生,上周HR才在全员群里通知,原行政总监退休,赵鹏是刚从外部聘请来的新领导。
坐在靠窗工位的陈默,手指下意识地顿了顿,停下了正在写的代码,点开了这条通知。
他快速浏览着那些诸如“为提升员工就餐体验”“引入优质餐饮合作方”“实现餐饮服务精细化管理”之类的官方话术,视线最终停在了最关键的条款上,反复确认了好几遍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自本周三起,公司食堂将取消原免费自助餐饮模式,调整为固定套餐制(分基础款与升级款,均为三菜一汤),由‘优享餐饮’独家供应,套餐统一售价88元/份,员工可根据个人需求自愿选择是否在公司食堂就餐。”
“自愿选择”这四个字,像一根细针,扎得陈默心里很不舒服。
他抬眼望了望四周,同事们大多对着电脑屏幕皱着眉,显然都看到了这条通知。
对于星瀚科技的程序员、产品经理来说,每天中午下楼去食堂吃饭,是高强度工作中唯一能固定放松的半小时,不用想代码、不用盯项目,能暂时从工作状态里抽离出来。
这个所谓的“自愿”,说到底就是“要么花88块在公司吃,要么自己想办法解决午饭”,毕竟出去吃饭要花更多时间,回来很可能赶不上下午的项目例会。
陈默所在的“技术研发部-后端开发组”微信群,原本安静得只有工作通知,此刻却像被投入了一颗石子,瞬间热闹起来。
“我没看错吧?88块一份三菜一汤?这价格赶上星级酒店的简餐了吧?”群里的年轻程序员小杨率先发了条消息,还配了个震惊的表情包。
“楼下商场负一楼的牛腩饭才42块,分量足还送例汤,他这88块的套餐是用山珍海味做的吗?”另一个同事接着吐槽。
“‘优享餐饮’?我怎么从来没听过这个品牌?不会是哪个小作坊改的名字吧?”有人提出了对供应商的质疑。
“我刚用企业信息查询软件查了下,这家‘优享餐饮’上周五才注册成立,注册资本就10万,而且实缴金额是0!这也太离谱了吧!”做测试的同事小李把查询到的截图发到了群里,群里的讨论更激烈了。
星瀚科技作为互联网行业里的知名企业,“免费三餐”一直是公司吸引人才的重要福利,很多人当初选择来这里,就是因为这份福利能大大减轻生活压力,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
大家虽然每天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但想到公司还能把员工的饮食放在心上,多少觉得自己“被尊重”。
可现在,这份“尊重”被新上任的赵鹏,用一份88块的盒饭,彻底打碎了。
下午两点,行政部发来通知,要求各部门派一名代表参加“食堂新政策宣讲会”,说是为了解答大家的疑问。
陈默的组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陈默,你逻辑清晰,又能说,就辛苦你跑一趟,多帮大家问问实际问题。”
陈默点点头,拿着笔记本电脑去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赵鹏坐在主位上,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穿着一身看起来价格不菲的西装,手腕上的名牌手表在灯光下闪着光。
他手里端着一杯咖啡,慢悠悠地喝着,目光扫过在场的部门代表时,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仿佛在看一群不懂事的学生。
“我知道,大家对食堂新政策有不少议论,”赵鹏放下咖啡杯,开口说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强势,“但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免费餐饮模式效率太低,很容易造成食物浪费,还会让部分员工养成懒散的习惯。收费模式,是为了筛选出真正重视工作、愿意为优质服务买单的核心员工,这叫‘用户画像精准化管理’。”
他停顿了一下,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继续说道:“88块钱,真的贵吗?我觉得一点都不贵。你们每天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你们的身体健康,难道还不值这88块?公司为大家节省了出去找饭吃的时间,让你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这其实是在为大家‘赋能’。大家要算长远账,别总盯着眼前这点小钱。”
一番话,把变相涨价说得冠冕堂皇,完全忽略了员工的实际经济压力。
![]()
坐在陈默旁边的运营部代表,是个刚毕业一年的女生,她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了手:“赵总,我想请问一下,我们很多年轻员工工资不算高,除去房租、交通这些开支,剩下的钱本来就不多,每天88块的午饭,一个月下来就要一千七百多,对我们来说压力真的很大,能不能考虑调整一下价格?”
赵鹏听完,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这位同事,如果你觉得88块的午饭有压力,那说明你还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而不是在这里抱怨公司的福利。星瀚科技需要的是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狼性员工’,不是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只会抱怨的‘绵羊’。”
这句话像一根火柴,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怒火,有人当场就想站起来反驳,却被身边的同事悄悄拉住了。
陈默全程没有说话,他坐在会议室的角落,手指在笔记本电脑上飞快地敲击着。
他正在搭建一个数据模型,把和员工就餐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加了进去:变量A是员工的平均通勤时间,变量B是公司周边一公里内快餐店的平均价格,变量C是员工的平均午休时长,最后通过函数计算出员工每日就餐的综合成本。
没过多久,模型就得出了结果。
结果显示,就算把外出就餐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都算进去,赵鹏推出的88元套餐,也比员工自己解决午饭的“综合成本”高出至少55%。
所谓的“赋能”,在数据面前,根本就是一个站不住脚的谎言。
宣讲会结束的时候,赵鹏站起身,对着所有人说道:“周三中午,欢迎大家去食堂品尝‘优享餐饮’的套餐,我保证,绝对物超所值。”
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会议室,留下一屋子满肚子火气却无处发泄的部门代表。
02
周三中午十二点,到了饭点,往常这个时候,食堂的取餐口早就排起了长队,人声鼎沸。
可今天,食堂里却异常冷清,只有零星几个人站在取餐口附近,大多是来“看热闹”的,没人真的愿意掏钱买套餐。
陈默也跟着人群来到食堂,他走到取餐窗口前,探头看了看今天的套餐。
所谓的基础款套餐,一份炒青菜油汪汪的,看起来像是放了很久;一份宫保鸡丁,里面的鸡肉丁少得可怜,还没花生米多,而且鸡肉吃起来口感发柴;一份番茄炒蛋,番茄炒得软烂,鸡蛋碎零星分布在里面;还有一碗飘着几片紫菜的清汤,连点油花都没有。
就这几样菜,要88块?
陈默身后的同事忍不住小声吐槽:“这还不如我早上在楼下便利店买的20块钱的便当,至少分量足、味道正常。”
赵鹏今天也在食堂,他站在食堂中间,看到大家都只看不买,脸色渐渐变得难看。
他对着身边的行政主管使了个眼色,行政主管立刻会意,转身去找了几个部门总监和HR部门的人。
很快,这些管理层的人就硬着头皮走到取餐口,刷卡买了套餐,然后坐在食堂最显眼的位置,故意做出吃得很香的样子,还时不时互相称赞“味道不错”。
可他们的演技实在太差,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根本没怎么动筷子。
陈默没有凑这个热闹,他走到食堂的角落,看到负责楼层保洁的刘阿姨,正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早上带来的馒头,就着自带的咸菜默默啃着。
刘阿姨看到陈默,尴尬地笑了笑:“小陈啊,我一个月工资才三千八,这88块的饭,我可吃不起,两个馒头配咸菜,对付一下就行了。”
陈默看着刘阿姨布满皱纹的手,心里一阵发酸,他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他又看向不远处,之前在宣讲会上提问的那个运营部女生,正和几个同事站在食堂门口,低着头看着手机,眼圈红红的,应该是在纠结要不要点外卖。
而赵鹏,则站在食堂中央,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满是“你们这群人就是舍不得花钱”的傲慢神情。
那一刻,陈默默默关掉了手机里正在计算“员工外卖订单增长率”的表格。
他突然意识到,有些事情,不是靠数据就能解决的。
它需要有人站出来,需要一点勇气,去对抗这种不合理的规定。
陈默转身走出食堂,回到自己的工位,打开了“后端开发组”的微信群,发了一条消息:“我建了一个专门讨论午饭问题的群,想一起想办法的同事,私我,我拉你们进群。”
消息发出去还不到一分钟,就有同事私信他要进群。
不到半小时,一个名为“星瀚干饭互助群”的微信群就组建起来了,群成员从最初的十几人,迅速增加到三百多人,而且还在不断有人加入。
群里的成员涵盖了公司各个部门的基层员工,有程序员、设计师、运营,还有负责行政后勤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几位处在哺乳期的女员工,她们原本指望食堂的免费餐能方便带饭,现在也陷入了困境。
大家积压了两天的不满和怨气,在这个匿名的群里彻底爆发了。
“@陈默 哥,你拉我们进群,是想组织我们去跟赵鹏谈判吗?算我一个!”群里一个网名叫“代码小马达”的年轻程序员发了条消息,还配了个握拳的表情包。
“谈判估计没用,赵鹏那态度,根本听不进去意见。”另一个做产品的同事回复道,“不过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今天敢收88块饭钱,明天说不定就敢收停车费、物业费,得想个办法反击。”
“要不我们集体去投诉?找CEO反映情况?”有人提议道。
“没用的,CEO平时根本见不到,消息都被中层拦住了,而且赵鹏刚上任,说不定还得到了上层的支持。”
群里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各种想法,却又都觉得可行性不高。
陈默没有参与讨论,他一直在默默看着群里的消息,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分析着大家的情绪和需求。
他知道,现在大家的情绪很激动,但如果只是盲目反抗,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赵鹏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打压员工。
等群里的讨论稍微平息了一些,陈默才发了第一条群公告:“大家先冷静一下,冲动解决不了问题。赵鹏现在最想看到的,就是我们失控,做出过激行为,这样他就能把‘扰乱公司秩序’的帽子扣在我们头上。我们要做的,是用更理智的方式,让他推出的‘优质套餐’变成一个笑话。”
紧接着,他又发了第二条消息:“我的想法是,从明天开始,我们自己带饭到公司吃。”
消息刚发出去,群里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带饭?这能有什么用?顶多几十个人带饭,赵鹏根本不会在意。”“代码小马达”回复道。
“一个人带饭,是个人选择;一百个人带饭,是态度的表达;如果有一千个人带饭,那就是一场无声的抗议。”陈默耐心地解释道,“不管他卖88块还是880块,只要我们都不买,他的‘优享餐饮’就只能变成‘剩菜餐饮’,到时候他自然会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为了让这个行动更有凝聚力,陈默还提议:“我们给这个行动起个名字吧,就叫‘饭盒计划’。明天中午十二点,大家都带着自己的饭盒,在工位上一起吃饭,让赵鹏看看我们的态度。”
“这个主意好!我第一个响应!我妈昨天还说要给我做红烧肉,比食堂那破套餐好吃一百倍!”
“算我一个!我已经在网上下单了保温饭盒,明天就能到!”
“我会做寿司,明天带过来给大家尝尝,咱们也让赵鹏看看,我们自己带的饭,比他88块的套餐强多了!”
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大家不再是单纯的抱怨,而是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向。
03
周四早上,星瀚科技附近的地铁站出口,卖煎饼果子的大妈生意异常火爆,排队的人从摊位一直排到了马路边,大多是星瀚科技的员工。
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也挤满了人,包子、饭团、三明治被一抢而空,便利店的店员不得不临时从其他门店调货。
还有很多员工,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保温袋,里面装着家人精心准备的午餐,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和前几天的愁眉苦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默今天也带了饭,是女朋友昨晚给他做的鸡胸肉西兰花,还有一份糙米饭,营养又健康。
中午十二点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以往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匆匆往食堂跑,可今天,没有一个人走向食堂。
偌大的办公区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了微波炉“叮”的提示音,那是大家在加热自己带的饭菜。
紧接着,一股混合着红烧肉、麻婆豆腐、鱼香茄子、番茄牛腩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办公区,比食堂的饭菜香多了。
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工位旁,有的分享自己带的菜,有的互相交流做菜心得,还有人拿出了家里带来的水果和零食,一起分享。
运营部的几个女生,还凑钱买了一个小电煮锅,在茶水间煮起了肥牛火锅,香味飘得整个楼层都能闻到,不少同事都跑去围观,气氛比以往在食堂吃饭时热闹多了。
陈默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一边吃着午饭,一边打开了公司的内网监控后台——这是他作为技术研发部员工的权限之一。
他调出了食堂区域的实时人流量数据,屏幕上的曲线像坐了过山车一样,直直地跌落到了谷底,整个中午,食堂的就餐人数还不到20人。
他又查看了公司门禁系统的刷卡记录,中午11点到1点之间,员工的出入人数比昨天同期增加了400%,显然,有不少员工选择了出去吃饭,也不愿意在公司花88块吃那糟糕的套餐。
看着这些数据,陈默心里松了一口气,“饭盒计划”的第一回合,他们赢了。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赵鹏的手段。
下午三点,公司内网再次弹出一条全体通知,发件人依旧是赵鹏,标题是《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公区管理及加强办公环境安全的通知》。
陈默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他立刻点开了通知。
通知里写了很多内容,又是说要维护办公环境,又是说要保障用电安全,但核心内容只有两条:
1. 为确保办公区用电安全,避免因电路过载引发安全事故,即日起,除公司统一配备的办公设备外,禁止员工在办公区使用任何大功率电器,包括但不限于微波炉、电磁炉、电热饭盒、电煮锅等。
2. 为维护良好的办公环境,保持办公区空气清新,禁止员工在办公区食用气味较重的食物,如螺蛳粉、榴莲、韭菜盒子等。
通知的最后,还附上了一张新闻图片,图片内容是某公司员工使用微波炉不当导致线路短路,引发火灾,试图用“安全隐患”来合理化这条规定。
陈默看完通知,气得差点把手里的鼠标摔了。
他立刻打开“星瀚干饭互助群”,发现群里已经炸开了锅。
“这也太过分了!赵鹏这是玩不起了吧!”“代码小马达”在群里愤怒地说道,“不让用微波炉,是想让我们吃冷饭吗?”
“就是啊!现在天气还不算热,冷饭还能勉强吃,再过段时间天热了,饭菜放一上午肯定会坏,到时候吃坏肚子算谁的?”
“要不我们还是妥协吧?总不能天天吃冷饭,对身体也不好。”有同事开始打退堂鼓。
“妥协?这次妥协了,下次他还会变本加厉!”
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低落,大家的士气明显动摇了。
陈默知道,赵鹏这一招,正好打在了“饭盒计划”的要害上。
对于习惯了吃热饭热菜的中国人来说,偶尔吃一次冷饭还能接受,但如果每天都吃冷饭,不仅胃受不了,心里也会觉得委屈,时间久了,很多人肯定会选择妥协,去食堂买88块的套餐。
赵鹏就是想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瓦解他们的“联盟”。
陈默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又删,删了又敲,他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刻,如果退缩了,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以后再想反抗,就更难了。
他深吸一口气,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谁说我们一定要吃热的?”
04
陈默的消息刚发出去,群里就炸了锅。
“不吃热的吃什么?总不能生啃吧?”“代码小马达”连着发了三个问号,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陈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自己昨天晚上准备好的一张图片发到了群里。
图片里是一份精致的日式便当,里面有金枪鱼寿司卷、蔬菜沙拉、玉子烧,还有几颗切好的小番茄,色彩搭配得十分好看,看起来就很有食欲,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份清爽。
“从明天开始,我们的‘饭盒计划’进入第二阶段——‘冷食行动’。”陈默在群里解释道,“谁规定中午一定要吃热菜热饭?沙拉、三明治、寿司、凉面,这些食物不仅好吃,还很健康,关键是不用加热,完全符合公司的‘规定’。赵鹏能禁止我们用微波炉,但他总不能禁止我们吃什么吧?”
紧接着,陈默又像做项目规划一样,在群里发布了一份“冷食行动指南v1.0”:
“@全体成员 为了让‘冷食行动’顺利进行,我整理了几点建议,大家可以参考:
1. 主题分享:每天中午,大家可以在群里分享自己带的冷食照片,我们评选出‘今日最佳便当’,虽然没有物质奖励,但会在群里公开表扬,让大家的努力被看到;
2. 资源互助:如果有人会做寿司、三明治,或者有好吃的沙拉酱汁配方,可以在群里分享教程,帮助那些不会做冷食的同事;
3. 舆论宣传:大家可以把自己带的精致冷食照片发到朋友圈、脉脉等社交平台,配文可以写‘感谢赵总的新政策,让我们提前过上了健康、低卡的精致生活’,让更多人知道星瀚科技的‘奇葩规定’。”
这份指南一发布,群里的气氛瞬间逆转,大家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了。
“哈哈哈哈,最后一条太绝了!这是要把赵鹏架在火上烤啊!”
“我最会做三明治了,金枪鱼三明治、鸡胸肉三明治都很拿手,明天我就拍教程发到群里!”
“我闺蜜是做西餐的,她有个超好吃的油醋汁配方,我今天晚上就问问她,明天分享给大家!”
“姐妹们,我已经买了干冰,明天要做一份‘仙气飘飘’的凉面,到时候拍照片发朋友圈,让赵鹏看看,就算吃冷食,我们也能吃得很精致!”
一场原本可能充满委屈和无奈的“吃冷饭”行动,在陈默的策划下,变成了一场充满乐趣和创造力的“职场生活秀”。
周五早上,陈默刚到公司,就看到办公区的微波炉都被收了起来,放在了茶水间的角落,上面还贴了一张“禁止使用”的标签。
但这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心情,反而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
中午十二点,办公区里没有了微波炉的“叮”声,却多了很多欢声笑语。
有人用牛油果、鲜虾、藜麦做了一份颜值超高的沙拉,上面还撒了一层芝麻和帕玛森芝士;有人带来了自己做的加州卷,每一个寿司卷都切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搭配了一小碟酱油和芥末;运营部的女生果然带来了干冰,做了一份“仙气凉面”,干冰升华产生的白雾缭绕在餐盒周围,吸引了很多同事过来拍照。
大家一边吃着自己带的冷食,一边在群里分享照片,还不忘把照片发到社交平台。
“在星瀚科技,我们不仅能写出漂亮的代码,还能做出精致的冷食。感谢赵总,让我们省下了88块的智商税,还收获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今日份精致午餐:金枪鱼寿司+蔬菜沙拉,成本不到20块,比公司88块的套餐好吃一万倍!#星瀚科技食堂风波#”
这些内容很快就在职场社交圈里传播开来,很多其他公司的员工都在评论区留言,吐槽星瀚科技的奇葩规定,还有人私信询问“冷食配方”,星瀚科技的“冷食行动”,意外成了一个小热点。
赵鹏自然也看到了这些内容,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朋友圈截图,脸色黑得像锅底。
他原本以为,禁止使用微波炉后,员工们会因为吃冷饭而妥协,没想到他们不仅没有妥协,反而玩出了新花样,还把事情闹到了网上,让他颜面尽失。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仅没伤到对方,反而被对方借力打力,让自己成了别人的笑柄。
“反了!真是反了!”赵鹏低声咒骂着,手里的咖啡杯被他捏得紧紧的,指节都泛白了,“一群不知好歹的东西,给你们点颜色,你们就开染坊!”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行政主管的号码:“你立刻去查,是谁在带头组织这些事!把那个领头的人找出来,我要好好‘教育’一下他,让其他人看看,跟公司作对的下场!”
行政主管不敢怠慢,挂了电话就开始着手调查,从微信群的创建人,到在群里最活跃的成员,一点点排查。
下午四点,陈默正在专注地调试一段代码,他的直属领导,李经理,一个四十多岁、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中年男人,端着一杯泡着枸杞的保温杯,悄无声息地走到了他的身边。
“陈默啊,”李经理轻轻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压低了声音说道,“最近公司里的动静,我都看在眼里了。”
陈默停下手里的工作,抬起头看着李经理,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李经理的表情有些复杂,既有对陈默的欣赏,又有一丝担忧:“我托人问了下行政部的朋友,他们已经查到你了,说你是‘冷食行动’的组织者。赵总那边,已经发火了,你可得小心点。”
陈默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想到行政部的动作这么快,但他表面上还是很平静:“李经理,我只是想让大家能有个体面的午饭,没别的意思。”
“我知道你的想法,”李经理叹了口气,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你技术好,在公司的发展前景很好,没必要为了一顿饭,把自己的前途搭进去。听我一句劝,这事就到此为止吧。明天我带头去食堂吃饭,你也跟着一起去,给赵总一个台阶下,这事就算过去了。赵总那边,我去帮你解释,就说你只是一时冲动。”
陈默看着李经理,他知道李经理是好意,作为职场老人,李经理见过太多因为“出头”而被打压的员工,他不想陈默重蹈覆辙。
但陈默的脑海里,却浮现出了刘阿姨啃馒头的样子,浮现出了运营部女生泛红的眼圈,浮现出了群里那些支持他的同事的消息。
如果他现在退缩了,那些跟着他一起反抗的同事怎么办?赵鹏肯定会把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到时候大家不仅要吃88块的套餐,还可能面临更苛刻的对待。
“李经理,谢谢你的好意,”陈默的声音很平静,但却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坚定,“但是有些事,总得有人站出来做。如果我现在退了,以后就再也没人敢站出来了。”
李经理愣住了,他看着陈默清澈而坚定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个也曾为了公平而据理力争的年轻人。
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拍了拍陈默的肩膀,端着自己的保温杯,落寞地走开了。
当天晚上,陈默正在家里研究新的冷食配方,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他们已经确定是你了,赵总让你明天上午十点去他的办公室,你小心点,别冲动。”
短信没有署名,但陈默心里很清楚,这是李经理发来的。
他看着手机屏幕,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真正的“战争”,就要开始了。
他没有回复短信,而是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登录了公司的内部财务系统——作为技术研发部的核心员工,他有访问财务系统部分数据的权限。
他在搜索框里,输入了“优享餐饮”四个字。
05
周六的星瀚科技大楼,显得格外冷清,只有少数几个需要赶项目进度的团队还在加班,办公区里只有敲击键盘的声音。
陈默一早就来到了公司,他坐在自己的工位上,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数据。
他一夜没睡,双眼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因为他知道,这些数据里,藏着赵鹏推行88元套餐的真正原因。
通过一整晚的数据分析和挖掘,陈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优享餐饮”和星瀚科技签订的是一份为期三年的独家供应合同,合同总金额竟然高达九千五百多万。
更离谱的是,合同里明确规定,星瀚科技每天要按照1500份的供应量,向“优享餐饮”支付费用,不管当天实际有多少员工在食堂吃饭。
这意味着,就算每天只有一个员工在食堂吃饭,公司也要支付13.2万的餐费(1500份×88元/份),这对公司来说,是一笔稳赔不赚的买卖。
陈默又调取了公司过去三个月的食堂就餐数据,数据显示,公司每天的平均就餐人数最高也只有1200人左右,根本达不到1500份的供应量。
这份合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合理的存在。
陈默没有停下,他继续深挖,发现这份合同的审批流程也存在很大问题——按照公司规定,超过100万的合同,必须经过招投标流程和法务部门的审核,但这份九千多万的合同,却直接绕过了这些流程,由赵鹏和公司的CFO(首席财务官)签字审批通过了。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他心里有种强烈的预感,这不仅仅是赵鹏“管理失误”那么简单,背后一定有更深的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