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沈伯洋窜德,妄称永不退缩,不到24小时,大陆再对“台独”出重拳

0
分享至

11月12日,被大陆立案侦查的台湾政治人物沈伯洋抵达德国后,立刻对外宣称自己“绝不退缩”。



不到一天,大陆方面迅速采取下一步行动,11月13日,福建泉州与厦门警方发布悬赏通告,面向公众征集台湾网红温子渝、陈柏源的相关犯罪线索,最高奖励25万元。

这一连串举动显示,事情的发展远未停止,那么,接下来两岸在司法与舆论层面的较量,还会走向哪一步?

伪硬汉的两副面孔

如果把沈伯洋最近的举动拉成一条时间线,你会发现他所谓的“强硬”不过是一层薄薄的伪装,他在德国高调发声,摆出一副要与大陆“抗争到底”的姿态,仿佛自己是某种“民主战士”。



但只要把镜头往后拉一厘米,就能看到另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他的家族企业“兆亿有限公司”这些年靠在大陆做转手贸易,赚得可谓风生水起。

这家公司就是在大陆挣钱、在台湾叫嚣、在国外装腔,利益和立场之间的巨大反差,让外界很快就看清他嘴上的硬气只是“摆样子”,真正支撑他的,是建立在大陆市场的利润。

更讽刺的是,他创办的“黑熊学院”,被指是一个专门负责给台湾年轻人灌输“仇中”论调的机构,还有消息说他从美国相关组织拿到了几百万美元资助。



这些动作其实都不难理解,套一层“理念”的外皮,就能把赚钱、捞资源变得冠冕堂皇。

当大陆宣布对他立案侦查的消息一出来,这位在海外高喊“不怕打压”的人物,立刻转头跑去台湾立法机构打听怎么给自己申请“保护”。

那副紧张兮兮的样子,与他在德国的勇猛形象简直判若两人,而与他一同被曝光的温子渝、陈柏源,不过是在台独政治生态里打工的小角色。



他们长期在网上挑动两岸矛盾,还参与迫害大陆配偶,但说到底,他们之间也不过是一场“合作捞钱”的关系。

可笑的是,两人后来因为分赃不均反目成仇,互相揭对方黑料,把所谓“信念”撕得破碎不堪。

雷霆手段与真实底气

这一次,大陆没有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做外交抗议或口头声明,而是直接把“法律工具箱”打开,把措施落实到人头上,力度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快、更准、也更系统。



对沈伯洋本人,是实打实的刑事立案侦查;对他家族的“兆亿有限公司”,是明确的经济制裁。

对与他长期勾连、在网上挑动仇恨的温子渝、陈柏源等人,则是公开身份证号与照片的悬赏通告。

这种“点名式”打击,既是态度,也是行动,明确告诉外界:分裂国家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可追责的个人行为。



更关键的是,大陆不仅仅停留在岛内的处理范围,而是把目光放到了全球,相关部门已经在研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等渠道,对这类人员进行跨国追捕。

配合中国已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的司法协助条约,这意味着这些逃亡者无论躲到哪个角落,都有可能被送上飞机、带回法庭。

过去一些“台独分子”以为只要跑出岛内就能“高枕无忧”,但在如今的国际司法体系下,这种幻想越来越站不住脚。



更让外界印象深刻的是,大陆敢于这么做,不仅是因为有法律依据,还因为有实力支撑。

近年来,中国的海空军快速扩张:福建舰服役、003航母进入“量产节奏”,一系列远海战力成型,都在向外界传递同一个信号——中国维护国家统一与主权的能力,不再只是纸面上的。

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硬实力,构成了大陆处理涉“台独”问题的底气,台湾当局对于这样的行动反应强烈。



民进党当局立刻试图把沈伯洋塑造成“大陆打压下的英雄”,企图用政治包装来转移焦点。

绿营媒体甚至提议让他去担任“陆委会主委”,还有人怂恿他参选台北市长,这完全是把一件刑事案件硬生生往政治舞台上抬,试图以此推高内部对立气氛。

赖清德更是亲自出来声援,说“今天沈伯洋被对付,明天可能轮到国民党”。这一句话背后,是试图把国民党绑上同一条船,让整个岛内政治力量都站到他的立场上。



但国民党的韩国瑜却直接拆招,抛出三句“灵魂拷问”——承不承认“九二共识”?愿不愿撤‘敌对势力定性’?冻不冻结‘台独党纲’?

这一套问题问得精准而直接,让赖清德阵营立刻沉默,在这层政治博弈之后,大陆的“法律工具箱”才刚刚打开。

台独虚火将熄,法网正在收紧

从沈伯洋在德国“放狠话”,到大陆部门仅用不到24小时就启动立案、悬赏、制裁等一整套动作,再到台湾内部政治势力各种借题发挥。



整件事像一场快速上演的政治剧目,但观众看到最后,发现剧情的核心非常清楚:大陆这次不再停留在表态,而是把红线画成了真正能触碰到人的“现实边界”。

而随着这条红线清晰化,那些长期靠激化两岸关系谋利的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不少“台独分子”开始悄悄删过去的激进言论,也有人开始试探性地与绿营保持距离。

越是虚张声势的人,越是在压力面前显露胆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台独”已经不是一条可走的道路,而是一条不断收窄的“死胡同”。



大陆不断强化的法治体系、广泛的国际协作网络、快速崛起的硬实力,都在让这条“死胡同”越来越没有回旋空间。

而台湾内部的政治力量也很清楚这一点,只不过有人不愿承认,只能通过夸大威胁、制造恐慌来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存。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台湾民众也看清,像沈伯洋、温子渝、陈柏源这些人,并不是在为所谓的“信念”奋斗。



他们不过是在利用两岸关系做筹码,将普通人的情绪当燃料,为自己换取政治舞台与金钱资源,一旦利益分裂,他们比谁都快撕破脸,所谓“理念”,不过是他们装饰包装自己的外壳。

随着大陆这次一连串法律措施落地,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类似行动,这些人过去以为大陆“只会说不会做”,但现在,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大陆不仅会做,而且会精准做、持续做、扩大做。

法律的网不会马上收紧到窒息,但它像一张不断收拢的渔网,每一次行动都在缩小逃脱的空间。



而对于那些仍然执迷不悟的人,他们未来的路只会更窄,因为大陆的工具箱,不只眼前这些——能用的手段还很多,只是还没拿出来而已。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云舟史策 incentive-icons
云舟史策
要有遥不可及的梦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本事。
1311文章数 5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