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岁出头的男人,说不上老,也谈不上年轻,正是“上有老、下有贷”的年纪,但偏偏这个年纪的身体,最容易不听使唤。
![]()
有个朋友前阵子来找我,满脸写着“心有余而力不足”。一问,原来是他和女朋友开始合租后,想着“新鲜感不能输”,就开始频繁吃他达拉非。
刚开始觉得效果不错,精神头儿也好,甚至觉得自己比年轻时候还威风。可没过半年,某天夜里胸口突然像被人揪住一样,心跳乱得像锅里煮豆子,一送医院,心电图上“房颤”三个字扎眼得很。
这个事儿听起来挺戏剧,但其实背后是很多人都容易忽略的健康陷阱。
![]()
他达拉非这个药,说白了,是一种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它的原理是通过抑制一种叫PDE5的酶,让血管舒张、血流通畅,从而改善功能表现。这个机制听起来挺高级,但归根结底,它对心血管是有影响的。
很多人以为它只是“那方面”的药,吃了顶多脸红、头晕一下,顶多就是没效果,哪会出大事?可问题在于,心脏不是闹着玩的器官。
房颤,也就是房性心律不齐,说白了,是心房跳得不规律、不协调了。正常心跳像鼓点,一下一下很稳,而房颤就像有人抢拍、踩错节奏,心房抖成一团麻,血液打不出去,轻则头晕乏力,重则血栓、脑梗、猝死。
![]()
人到中年,心脏不像年轻时那么“耐造”了,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长年熬夜、喝酒、焦虑,已经在心脏上埋了雷。再来一药物一刺激,那雷就炸了。
尤其像他达拉非这种药,虽然在说明书上写着“不良反应较轻”,但也明确提示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慎用,尤其是有心律失常病史的。
这不是吓唬人,是有数据的。根据《中华男科学杂志》的一份研究报告,在长期使用PDE5抑制剂的男性中,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比未使用者略高,尤其是合并三高的人群。
![]()
问题还不止在药本身,很多人吃这药不是为了治疗,而是当“兴奋剂”用,甚至有些人,明明没啥问题,就是为了“更强、更久”,把他达拉非当保健品吃。你说这像不像加班还拼命喝咖啡?短期提神,长期透支。
而且不少人吃药的方式也不靠谱。有的空腹吃,有的和酒一起吃,有的甚至一天吃两次,想“加倍效果”。殊不知他达拉非的半衰期可以达到17.5小时,也就是说,一片药下去,身体里至少两天都还残留着活性成分。你再加一片,就是堆叠上去了。心脏哪受得了?
![]()
再说这个房颤,其实它不是“突发”的,而是一步一步积起来的。很多人一开始只是偶尔心慌、气短,或者夜里睡不踏实,白天老打哈欠,以为是累的。
其实那时候心房已经开始“打滑”了。再加上生活节奏快,饮食重油重盐,运动又少,身体就像一辆老旧的车,表面看着还能跑,其实发动机早就咯噔咯噔了。
我们门诊里常见这种情况,一查心电图,心率120多,P波都不见了,还不信自己是房颤,非说是最近压力大。可以做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白天晚上全乱跳。
![]()
最要命的,是房颤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在左心耳位置,那地方血流慢,血容易黏,一旦掉下来进了脑血管,就是脑梗,后果不堪设想。
用药不是不能用,但得用得明白。临床上,他达拉非也有用于肺动脉高压的适应证,剂量、频率都是严格控制的,不是你说吃就吃。健康人偶尔吃一两次,可能没事,但一旦频繁、长期、没有监测地使用,那就是在心脏上翻飞刀,迟早出事。
很多人说,那我体检没问题啊,心电图也正常,为啥我不能吃?
![]()
可体检是静态的,心电图十秒钟,看不出你夜里12点开车的状态。真正的安全用药,是得结合整体身体状况、用药史、生活习惯来评估的。
就像你不能因为车子启动没问题,就敢开去跑拉力赛。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点是情绪。一开始合租的新鲜感,多少带点压力和攀比心理,觉得不能落下风,不行就吃药“补补”。但身体不是机器,性功能其实是身心状态的综合反映,你焦虑、紧张、怕失败,这本身就会影响表现。
![]()
而长期依赖药物,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人产生“心理依赖”,一不吃就不行,成了恶性循环。
说到底,药物永远是辅助,不是主角。真正的“强壮”,是你在没吃药的情况下,也能游刃有余,是你睡得香、吃得好、走得快,心跳稳如老钟表。
现在这位朋友,经过正规抗凝治疗和心律控制,心跳总算慢下来,但也吓得不轻。见面那天,他自己说:“我就想图个浪漫,没想到赔上了个心脏。”我听了也不是笑,只是叹了口气,说:“身体这事儿啊,它是讲逻辑的,不是讲浪漫的。”
![]()
你说这事儿教训大不大?可偏偏还有不少人觉得“男儿当自强”,吃点药算什么。其实真要自强,不如晚上早点睡,饭别吃太油,酒别喝太猛,周末去遛遛弯儿,哪怕是公园绕两圈,身体轻松了,气也顺了,表现自然就不差。
别总想着靠一粒药解决所有问题,它解决不了你三点半还在刷手机的毛病,也治不好你常年紧绷的神经。
我们当医生的,最怕的不是病,是人对病的误解。就像这位四十岁的朋友,他不是乱吃药的人,但他太想“证明自己”了。可身体从来不靠证明,它只靠养护。你对它好,它就给你时间;你不拿它当回事,它就让你一夜之间明白什么叫“心跳过快不是激动”。
![]()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男性性功能障碍诊疗规范[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2,28(5):401-408. [2]中国心律协会.房颤患者综合管理指南(2023年版)[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23,27(3):193-210.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他达拉非说明书[EB/OL].2024-05-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