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芯片上的较量,说白了就是美国想维持垄断,中国要追赶自立。
早在2018年5月,美国就把中兴通讯列入实体清单,切断其供应链,那时候中国企业还得靠进口核心部件维持生产。
转眼到2019年5月,华为也中招,高通、英特尔这些巨头被迫停供,国内手机和服务器生产线一下子卡壳,大家只能紧急备库存,硬扛过去。
2020年,美国商务部又加码,针对先进节点的出口许可收得死死的,中国半导体企业研发进度直接被拖后腿。
可这没压垮咱们,相反,2021年国家大基金二期启动,砸下千亿资金,扶持本土设计和制造。
美方见状,2022年10月7日直接禁售高端光刻机,荷兰ASML、日本尼康这些盟友企业也得跟风,中国晶圆厂只好从头攻关EUV技术。
进入2023年,美国不甘心,继续扩展禁令,连AI模型权重都管起来,目的是堵住中国在人工智能上的突破口。
那年,中国芯片自给率勉强爬到20%,但进口依赖还是痛点。
2024年1月,美国进一步收紧对7纳米以下制程的管制,台积电等代工厂对大陆订单大砍,全球供应链跟着抖三抖。11月,美国又下令台积电从那天起停供AI用高端芯片,变相把中国排除在外。
![]()
到了2025年5月13日,商务部BIS局发布新规,修改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明确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比如华为昇腾系列。这不光是出口禁令,还延伸到第三方国家使用,等于把中国产品赶出国际市场。
文件里还提了“推定违反”条款,企业哪怕在国内组装,也得证明没用中国部件。
美方这么玩儿,就是想从源头掐断中国产业链,维护自己在半导体领域的老大地位。
可事实证明,这种霸凌只会让全球企业头疼,中国市场那么大,谁舍得轻易放弃?
这些年,美国层层加码,从实体清单到技术封锁,再到全球扩散规则,步步为营,目的就是拖慢中国步伐。
结果呢?中国企业订单没少,研发投入反倒翻倍。
美方以为靠行政令就能定乾坤,可芯片产业是全球分工的产物,一刀切只会自伤筋骨。
![]()
骆家辉2011年到2014年任驻华大使,还是美国首位华裔出任此职。可他的话,总透着股美国优先的味儿。
卸任后,他在CNBC节目里,直言美国不希望中国设计或制造尖端芯片,因为这会威胁美方技术主导。
听听,这话多霸道,就凭一句“不希望”,就想让中国停步?
他点明美国动作是为了挡住中国高端芯片脚步,还扯出国家安全借口,说怕中国用在军事上。
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维护垄断的托词。
骆家辉作为华裔,本该多点中立,可他站队站得死死的,数典忘祖,帮着美方出谋划策。
![]()
他的话不是孤例,而是美国对华科技观的缩影。
美方总爱标榜自由市场,可一见中国赶上,就祭出长臂管辖。骆家辉这回公开说破,就是给政策背书,让全球企业明白,敢用中国芯片,就得冒风险。
可中国网友没惯着他,网上议论纷纷,直指这是霸权嘴脸。事实是,美国这么折腾,只会暴露弱点,中国芯片产业越发壮大,他的“不希望”纯属一厢情愿。
![]()
面对美国封锁,中国芯片产业没低头,反而加速自立。
过去依赖进口是事实,可从2018年起,国家层面就定调核心技术攻关,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年年攀升。
2023年,研发投入超2000亿元,本土企业从设计到封装全链条发力,中芯国际7纳米量产,华为麒麟芯片回归,性能直逼国际一线。
![]()
历史上,中国科技总遇封锁,却次次突破。1950年代,核技术被卡脖子,科研团队隐居大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宣告自力更生成功。
航天领域,2003年神舟五号上天,打破西方垄断。卫星导航,2018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精度超GPS。超级计算机,2020年天河系列稳居世界前列。
芯片战也一样。美方禁光刻机,中国就砸钱搞国产替代,长江存储3D NAND闪存全球领先。AI芯片,昇腾910B算力不输英伟达A100,企业订单源源不断。
![]()
2024年,自给率升到30%,东南亚国家开始进口中国设备,产业链外溢。
美企呢?中国市场份额缩水,英伟达高通财报难看,研发资金跟着减,创新跟不上了。
长远看,美国单边主义走不远。
![]()
中国崛起是历史必然,美国的“不希望”挡不住。
骆家辉那话,听着刺耳,可也激起斗志。
咱们要像前辈一样,埋头苦干,科技自强。
未来,中国芯片不光自给,还会输出全球,贡献东方智慧。
美方再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大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