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晓丹
冬日走在海阳街头,核能供热已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温暖印记。11月15日零点,海阳开启第七个核能供暖季。据统计,海阳六个核能供暖季累计节约原煤129万吨。2026年有望为青岛清洁供暖,远期供热能力预计可达2亿平方米。
![]()
近日,在山东核电有限公司海阳核电站内部,正进行核能供暖设备的最终调试。“二回路温度稳定”“蒸汽压力正常”……在海阳核电站核电机组主控室里,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核电机组关键的参数如星河般流淌,其中一组被格外关注——那是通往城市供热管网的接口数据。
“核能供暖后家里温度舒适恒定,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海阳市亚沙村小区居民裴子媛说。
从2019年首次启动核能供热项目至今,来自海阳核电的这缕“核能暖流”已累计输送热量1432万吉焦,节约原煤约129万吨,有效减排236万吨二氧化碳。核能供暖对传统燃煤供暖的规模化替代,已成为海阳能源体系清洁转型的生动范本。
作为我国首个核能供热项目,“暖核一号”一期工程在海阳市建成投运,在成功打破核电站只是“发电站”传统模式的同时,迈出了核能综合利用的全国第一步。随后,经过两个供暖季检验,居民用户满意度高,经济社会效益好。2021年11月,海阳市城区供暖全部改由核能提供,一举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
发展核能,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全。
据了解,核能供热原理是抽取核电机组部分发过电的蒸汽作为热源,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进行多次热量交换,最终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送到居民家中,过程中只有热量传递,没有物质交换。山东核电设计管理处处长助理张真解释说:“这类似自热小火锅,对加热包和食物进行物理隔离。”同时,在工程设计中,供热过程经多级回路完成,且用能侧回路压力高于热源侧,即使极端情况下前面回路发生破口,泄漏的介质也是流向热源侧,而不是用户侧。
“核电厂向厂外供热回路还配备了高灵敏度的辐射监测仪表,24小时监测回路介质的放射性水平。”张真说。
随着技术不断革新和推广应用,海阳核电供热能力较最初建成时提升了36倍,并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电联产核能基地。2024至2025年供暖季,“暖核一号”总供热面积较上个供暖季增加约50万平方米,2026年有望为青岛地区清洁供暖。
目前,海阳核电5、6号机组已获得国家核准,预计2032年全面建成投产。届时,海阳核电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完全采用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的核能基地,年发电量可达609亿千瓦时,供热能力预计达到2亿平方米,可满足7000万居民全年的用电需求,节约标煤185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63万吨。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