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多亏了区里帮着排涝、送技术、调农机,我家400余亩小麦已播种190余亩,出苗率还挺好。”近日,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种粮大户张新春站在自家地里说。
面对小麦播种被迫放缓的情况,祥符区迅速吹响“排涝保墒、抢时播种”的冲锋号。“要认真落实‘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三个服从原则,全力做好‘四补一促’应变技术措施,确保夏粮种植面积不减、产量不降。”祥符区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
排涝先行,为播种扫清障碍。祥符区水利局成立8人专家组,抽调30人组建10支应急排涝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全力推进排水作业。“我们调集了30多台抽水泵,疏通各级沟渠100余公里,采取‘明渠排+地沟暗沥’相结合的方式,加快重点田块的积水排除。”正在巡查沟渠的水利部门抗旱除涝负责人王建良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说,“农户着急种麦,我们就得跟时间赛跑,确保‘水退一块、地晾一块、播种一块’,绝不耽误农时。”
与此同时,粮食部门也同步发力。秋收期间新增3套烘干机组,全区9套烘干机组日烘干玉米1100余吨,有效解决了湿粮存储难题。秋收前,政府牵头搭建互助平台,全区成立200多支邻里互助组,种植合作社、种粮大户与小农户结对开展农机帮扶,加快秋收腾茬进度,为小麦播种腾出宝贵时间。
墒情一达标,农技服务便紧跟而上。“您看这土壤,手握成团、落地即散,刚好达到70%至80%的适宜墒情,现在播种正合适。”祥符区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技师董海英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壤轻轻揉搓,向农户耐心讲解,“墒情没达标,再急也不能种,不然会影响出苗率。”她从背包里拿出一包种子,继续说:“晚播小麦生育期缩短,选对品种是关键。地腾茬晚,我们推荐播种弱春性品种,发育快、抗逆性强,能有效弥补晚播带来的不足。每推迟一天,每亩就多播1斤种子,播深控制在3厘米左右,这样能抢积温、早出苗。”
针对今年土壤湿度大、病虫害风险高的情况,董海英特意叮嘱围观农户:“播种前一定要用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这是预防病害的第一道防线,还要增施磷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寒能力,保证晚播不减产。”她把带来的《小麦抗湿应变播种技术明白纸》,发放到了在场的村民手中。
机械化作业成为抢种提速的“主力军”。“以前人工种麦,一亩地得忙活大半天,现在用这复式播种机,开沟、施肥、播种一次完成,一天能种90多亩,还能保证深浅一致、出苗均匀。”农机手刘磊驾驶着播种机在田间穿梭,机器轰鸣声中,一粒粒饱满的麦种被精准播入土壤。
为保障农机作业高效运转,全区成立12家农机合作社,组建3支农机维修服务队,对5469台大中型拖拉机、1380台秸秆还田机、5077台耕整地机械、5583台播种机提供全方位保障,开通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