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越南首都河内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上涨6.27%,达到545亿美元;而胡志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则高达643亿美元,稳居越南第一的宝座。
如今,距离越南战争结束已将近半个世纪。然而,获得胜利的北越,除了将西贡的名字改为胡志明市之外,不仅未能实现北方压倒南方,反而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心服口不服地效仿中国,走上了一条优先发展南方的革新开放之路。
革新开放看上去像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拙劣模仿,但其本质是越南在走投无路之下对国家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因为促使越南进行革新开放的根本原因,是在与中国的对抗失败后,越南领导层对中国实力的重新认可。
当美军撤出越南、南北越完成统一之后,越南国家领导人并未选择和平发展的正路,而是希望借此机会从帝国主义的受害者变成帝国主义本身,在东南亚地区推行霸权主义。
![]()
1977年,越南利用同老挝执政党的特殊关系,通过一纸条约,成功将老挝在实质上变为越南的傀儡国。紧接着,越南便将魔爪伸向了柬埔寨。1978年底,越南20万大军兵分四路进攻柬埔寨,初期进展十分顺利,越南也轻松地在柬埔寨扶持起一个以韩桑林为首的傀儡政权。
但是,这种对主权国家的入侵不仅违背了国际公理,同时也极大威胁了地区安全。更重要的是,越南是苏联在东南亚扶持的代理人。越南在东南亚的一系列扩张,本质上是苏联在冷战中后期对中国战略围堵的一环。
有鉴于此,中国一方面对柬埔寨抵抗组织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则向中越边境部署重兵,通过中越自卫反击战转移越南的注意力。此时的越南领导层以亲苏派黎笋为核心。当中国通过调兵遣将,摆明了不会坐视越南在东南亚扩张之后,黎笋一方面为了向苏联表忠,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放弃统一印支的良机,于是根本不考虑结束同中国的敌对,让越南进入和平发展的道路,反而在战场上层层加码,试图以战待变,想等到中国自己先受不了,选择主动结束同越南的摩擦。
黎笋的这种想法当然是一厢情愿的妄想,但领导北越战胜美国带来的巨大威望,也让整个越南跟着他胡闹。于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黎笋不仅没有试图与中国缓和关系,反而继续在越南国内进行动员。
![]()
于是,在80年代初,越南一方面维持着在老挝的驻军,另一方面同时在中越边境与柬埔寨境内,分别保持着一支与我军以及柬埔寨游击队对抗的军队。这样的高度动员对于刚刚统一的越南而言是极其沉重的负担。可就在这种背景下,越南为了拉拢人心,居然还同时对老挝与柬埔寨进行援助与投资。
随着苏联在进入80年代后因经济状况恶化而减少对越南的援助,越南对国力的透支,让整个越南都进入了极度的贫困状态。在60年代,北越的平均经济水平在中国之上,而有西方投资的南越首都西贡更是有东方小巴黎之称。但进入80年代之后,不仅越南北方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越南南方也被抽干了血。到1985年,越南人均GDP仅剩254美元,不仅只有同期中国的70%,甚至还不如已经被苏联入侵蹂躏了近十年的阿富汗。
然而,越南国内的状况越是糟糕,黎笋越不愿意结束对柬埔寨的入侵。巨大的沉没成本意味着一旦承认入侵柬埔寨的失败,那么他前半辈子积累的政治威望将会瞬间清零。对于黎笋而言,身败名裂比死亡还要可怕。
![]()
但就在这时,一个让中国、越南乃至黎笋本人都希望的事情出现了,1986年7月10日黎笋去世了。
事实上,在黎笋统治后期,越南因固执执行错误战略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并发症。因年轻人对路线的不支持,越南在80年代初深陷老人政治的泥潭,以黎笋与范文同为首的越南主要政治局委员都已年过70。而这些老人即使能理解变更路线的必要性,时间也不站在他们的一边。
于是,在黎笋死后的第五天,长期饱受打压的越南亲华派(即北方派)领袖长征就被选为越共中央总书记。而长征本人也已79岁,他很清楚,这时候让他接黎笋的班,不是为了让他带领越南走新的道路,而是通过这个在黎笋时代不可能的选择,向外界表明越南领导层希望在黎笋死后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态度。
长征在越共中央总书记的位置上坐了不到半年,便在1986年12月的越共六大上支持比他年轻8岁的阮文灵担任这一职位。而阮文灵的上台,则比长征继任总书记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他本人不光是同长征一样的亲华派,同时还是一名越南南方派政治家。
![]()
阮文灵是越南革新开放时代的灵魂人物。不过,他虽然出生于越南北部,早在1939年就被印度支那共产党派往西贡工作。越南战争期间,阮文灵先是被任命为越共南方局书记;在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之后,阮文灵又成为了从属于该组织的越南南方人民革命党总书记。以上一系列复杂的头衔都是越南战争时期北越在南越活动的产物。
对于阮文灵本人而言,他的前半生都在越南南方活动,不管是人脉还是地缘,越南南方都是他真正的大本营。正因为如此,他在越南战争结束时就成为了西贡改名胡志明市后的第一任市委书记。同时,长期在南部的活动经验,也让他意识到了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异。
在回到越共中央以后,阮文灵一直坚持游说越共,停止战争并进行经济改革。然而,黎笋还活着的时候,当然不会容许这样的意见。1981年,阮文灵被逐出越共中央政治局,继续回到胡志明市当他的市委书记。
这样一位改革派,最终在1986年借着黎笋去世的东风,成功走上了越共中央总书记的位置。对于越南而言,战争也终于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在上台之后,阮文灵立即做出了三个决定,而这三个决定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向中国服软。
![]()
阮文灵的第一个决定是从柬埔寨撤军。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已无需赘述,但这个决定的目的不仅有减少越南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为第二个决定做出铺垫。
阮文灵的第二个决定就是改善对华关系。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是中国在之前为中越对话开出的底线。而阮文灵做出的第一个决定的目的就是为打开中越和解的大门。
在此前的一系列冲突当中,阮文灵比谁都清楚,在东亚没有事情能绕开中国。即使从绝对实力上讲,中国并不比同期的苏联更强,但是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中国可以在东亚做到一切它想做到的事情。
为了恢复同中国的关系,阮文灵自上台开始,首先以从柬埔寨撤军表示越南可以做出任何让步,然后又多次请求中国允许其访华。中国起初对越南的态度翻转,仍持有怀疑态度。不过,阮文灵非常理解中国人的想法,他并没有因请求被拒而恼羞成怒,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找出访中国的机会。
![]()
1990年8月,随着所有越南军队都撤出柬埔寨以及柬埔寨各个派别之间实现停火与协商,阮文灵也获得了秘密访华的机会。当月,阮文灵就向中国再次提出了申请。1991年4月3日,阮文灵最终获准在成都会见当时中国的主要领导人,并为次年的中越关系正常化做出了铺垫。
而阮文灵之所以急于实现中越关系正常化,是因为他还有最后一个决定,那就是在越南实行革新开放。
早在70年代末期,越南领导人就意识到了他们需要进行经济改革。然而,如何进行改革,越南领导人一点想法都没有。苏联的改革是一种思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另一种思路。到80年代中后期,当苏联被戈尔巴乔夫折腾得每况愈下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却在平稳进行,孰优孰劣,越南人一目了然。也正因为如此,阮文灵在上台后便立即提出进行革新开放,而具体的方案与做法完全就是摸着中国过河。
![]()
阮文灵的三个决定最终让越南走出了战争泥潭,从事实上结束了越南近40年的战争状态。而在这几个决定背后,是越南人认清了想在东亚立足,就不能绕开中国这个基本事实。
然而,越南人虽然在心理层面已经对中国服软,但在口头上却从不愿意承认败于中国的事实。在越南战争结束之后,越南依然在南海等多个地方小动作不断,希望能在各种意义上都同中国平等。
不过,中国真的需要越南心服口服吗?强者不需要别人的吹捧,这就是中国在21世纪给出的最终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