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转眼之间,由电商平台一手打造的“双十一”购物节已迈入第十七个年头。
3
它的成交总额从最初不足一亿的起步规模,一路飙升至如今突破万亿大关,这场数字跃迁背后,是中国消费生态翻天覆地的重塑过程。
![]()
4
2025年的“双十一”刚刚落幕,相较于2023年1.13万亿元、2024年1.44万亿元的交易体量,今年的成绩单究竟是否再创新高?
5
双十一没落了?
6
这一届的双十一,少了曾经铺天盖地的喧嚣。过去朋友圈晒清单、微信群比战绩的盛况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近乎沉默的日常状态。
7
偶尔有人轻问一句“你买了啥”,回应往往是一句“还没看”或干脆无言以对。许多人甚至未曾点开购物应用,情绪显得异常冷静。
8
可奇怪的是,人心看似冷淡,数据却热得发烫——从10月7日开启预售,持续到11月11日收官,全网最终实现成交额1.619万亿元,较去年再上一个台阶。
![]()
9
人们开始疑惑:都说消费意愿低迷,为何总金额反而创下新纪录?
10
今年的冷清并非源于钱包缩水,而是心理层面的进化。以往追求折扣狂欢、热衷参与热闹场面的消费习惯正在退潮,取而代之的是更清醒、理性的决策方式。
![]()
11
最具代表性的现象,是高校校园里悄然流行的那款看起来土气十足的军大衣。
12
越来越多大学生穿着它穿梭于教室与食堂之间,这并非经济窘迫的表现,而是一种态度宣言:“我不愿被品牌叙事裹挟。”
13
一句广为流传的话精准击中年轻群体的心声:“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具性价比。”
14
从前选购商品,第一反应是“能省多少”;如今则先思考“值不值得”。产品是否经久耐用?是否存在隐性消费陷阱?退换流程是否顺畅?这些问题的重要性远超满减优惠本身。
![]()
15
网络热议话题“300元以下没有真羽绒服”,正是这种认知转变的真实写照。
16
过去只要标榜打折促销,消费者便蜂拥下单;现在更多人开始质疑商家是否存在虚抬原价、制造假惠的套路。
17
人们对繁琐复杂的购物流程日益厌倦:预售锁定、定金缴纳、尾款支付、跨店凑单、红包叠加……整个流程如同解一道高难度数学题。
![]()
18
今年双十一自10月7日起便拉开帷幕,拉长的时间线并未带来更强的购买冲动,反而加剧了精神疲惫。
19
以往零点抢购还带有些许仪式感,如今只让人感到身心俱疲。一项调查显示,高达63%的受访者认为双十一已无必要继续投入精力,因为购物本该有的乐趣已被规则消磨殆尽。
20
当节奏愈发拖沓、玩法愈加深奥,人们自然不愿再配合那种人为营造的“狂欢”氛围。
![]()
21
因此,今年双十一表面降温,并非大众丧失购买力,而是拒绝被复杂机制和营销话术操控的结果。消费行为趋于克制,注重实用价值,这才是热度减弱的核心动因。
22
数据爆表,是平台换打法带来的结果
23
既然用户热情减退,为何整体销售额仍能刷新历史?答案并不在于消费者突然爆发式消费,而在于平台自身的策略转型。
![]()
24
依靠节日造势、低价刺激的传统路径已难以为继,当前的增长动力源自更为深层的系统性变革。
25
首要变化体现在购物体验的优化升级。
26
今年最显著的趋势是,平台让消费变得更智能、更便捷。服装类目中,手机即可模拟试穿效果;家电与日用品则自动完成参数对比;即便尚未明确需求,算法也会将匹配度高的商品主动推送至眼前。
27
消费者不再需要被大声吆喝,而是通过流畅自然的交互体验被悄然引导,无需外部激励也能完成下单动作。
![]()
28
许多新兴品类在今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如主打养生功能的食品、多功能小家电以及各类创意生活用品。这些过去非主流的商品类别,如今纷纷跻身热销榜单。
29
这不是偶然走红,而是平台精准捕捉不同圈层真实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有效供给的成果体现,不再是强迫所有人挤进同一条赛道。
30
另一股推动成交的关键力量,在于线上与线下边界的彻底打破。
![]()
31
昔日双十一仅属于互联网空间,如今实体商场、街边店铺全面接入。体验在线下完成,价格按线上结算,商业场景的维度被极大拓展。
32
你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双十一,但实际上已不知不觉完成了消费行为。
33
电商格局也从“天猫京东双强主导”演变为“三足并立”的新格局。
![]()
34
尽管传统平台依然占据前列,但直播电商已形成独立生态。主播带货、短视频种草、线下门店同步促销等多元形式交织融合,构建出立体化的消费环境。
35
你不必守在某个特定平台,也能在多个触点轻松完成购买。
36
成交额的跃升,并非源于“双十一节日热度回升”,而是整个零售体系正演化为一场贯穿数月的生态级战役。
![]()
37
你是否感受到热闹并不重要,商品依然被持续售出,因为系统已经学会如何在不动声色中促成交易。真正火热的是底层商业逻辑,而非节日情绪本身。
38
桑坡村的沉寂
39
最能折射双十一变迁轨迹的案例,莫过于河南焦作的桑坡村。
![]()
40
这个村庄曾达到怎样的辉煌程度?它被誉为“中国淘宝第一村”,是国内最大的羊皮加工中心和羊毛制品集散地。
41
当年澳大利亚出口的羊皮原料,有近八成最终流入此地进行深加工。电商浪潮初起时,桑坡村仿佛搭乘火箭直冲云霄。
![]()
42
其巅峰出现在2018年双十一,单日全村线上销售额高达16亿元人民币。
43
当地商户回忆,那几年几乎昼夜不停运转,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已是极限。快递站点货物堆积如山,频繁爆仓,单个站点日均发货量可达七万单以上。
![]()
44
整个村落的命运与双十一深度绑定,真正实现了“靠一天吃一年”的商业模式。
45
但这种模式潜藏巨大风险:过度依赖年度峰值订单,提前数月备货,只为搏一次集中出货。一旦消费者不再集中在某一时点购物,整套体系便会瞬间崩塌。
46
近年来双十一逐渐走向常态化、周期延长化,桑坡村的传统运营模式再也无法适应新节奏。
![]()
47
据年初媒体报道,村内约80%的商铺已停止营业,大量厂房闲置,街道空旷冷清,仿佛换了人间。
48
这里的衰落并非个例,而是旧供应链模式被新时代节奏淘汰的缩影。
49
消费者不再囤积商品,购物行为分散化、理性化,节奏虽缓但更稳定,这意味着产业端不能再依赖短期爆发,而需建立可持续的产销循环。
![]()
50
生产线必须具备更高灵活性,产品本身要有更强竞争力,不能寄希望于押注一年一度的节日红利。桑坡村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整个行业正在经历的结构性震荡。
51
所以双十一不是“终结”,而是“成熟”。
![]()
52
它已从需要熬夜蹲守、疯狂抢购的节日仪式,蜕变为支撑日常交易的商业基础设施。
53
它像水电燃气一般,虽不再引人注目,却始终在后台默默驱动着市场运转。
54
喧嚣褪去,但影响力更加稳固,也更为持久。
55
参考信源
56
上游新闻
![]()
57
北京新闻
![]()
5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