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刘超 张海霞
“自从有了这个‘神器’,开关误动、拒动大大减少,故障隔离又准又快,那些光伏电站也不随意脱网了,我们工作量也减轻不少。”11月13日,在湖北神农架林区10千伏新龙线改造现场,国网神农架供电公司运维人员指着电杆上安装的新装置说道。该运维人员所说的“神器”,是国网湖北电科院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电源高比例渗透配电网保护控制成套装置”。
随着“双碳”目标及能源转型推进,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不断提高。神农架林区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生态资源丰富,清洁能源也蕴藏巨大潜力。据了解,该林区局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渗透率高达169%,即新能源发电量已远远超过消纳电量。
“电源多了是好事,但传统保护装置扛不住了,一旦出故障,很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神农架供电公司林区供电中心相关负责人罗世达称,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波动性让山区配电网故障防御陷入困境。
![]()
国网湖北电科院技术人员通过配电云主站监测神农架有源配电网运行情况
为破解这一难题,国网湖北电科院依托国网总部科技项目,并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研发了“分布式电源高比例渗透配电网保护控制成套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快速识别故障,并精准开展故障隔离,同时还具有自主研判能力,相当于给配电网装上了‘智能卫士’。”国网湖北电科院配网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陈鹤冲介绍,哪怕某一段线路出问题,装置也能快速隔离故障点,保障其他区域正常供电。
技术创新是破解难题的关键。国网湖北电科院首创了新型配电网多级方向电流保护及自适应重合闸技术,该技术让配电网保护如同有了“火眼金睛”,一旦网侧发生故障,便能精准隔离,彻底解决了误动、拒动的顽疾。其次,该院提出了分布式电源自适应防孤岛技术,实现了分布式电源仅在故障下的最小化脱网,这一创新,如同为分布式电源装上了“智能大脑”,可对是否应该脱网做精准判断。
“现在遇到扰动或故障,分布式电源能够快速研判区分,这就好比汽车在复杂的路网中开了导航,不仅能准确识别前方事故点提前减速绕行,还能提前预知前方畅通线路,加速通行。”陈鹤冲说。
目前,该装置已应用于湖北区域内10千伏馈线,使主线跳闸率同比压降35%,非故障区段分布式电源容量利用率达90%以上,有效保障了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