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山无言
本文为深度观点解读,仅供交流学习
联合国秘书长换届选举再次把中美关系推到了风口浪尖。这回,美国罕见提出要打破几十年形成的轮换规则,主张全球“择优录取”;而咱中国则亮明底线,明确反对美方主张。
当地时间11月1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大会上表态,如果美国执意推动自家人选,中方不排除连续动用否决权。
这场争夺,背后其实远不止“选谁当秘书长”这么简单,而是中美在争夺全球治理方面的话语权。
![]()
美国“择优录取”的算计
联合国秘书长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地区轮换制”。
简单说,就是秘书长这个位子,各大洲轮流来,不让某一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长期霸占。
这条传统规则早在1981年就开始实施了。当年美国想让瓦尔德海姆连任,咱中国连着16次动用否决权,硬是让美国松了口,最后才轮到拉美人选德奎利亚尔登上大位。
![]()
说白了,这种轮换制是联合国多边公平的一个重要保障。全球193个会员国里,发展中国家占大头。
要是秘书长总是发达地区的人,联合国迟早变成欧美国家说了算。轮换制让不同地区、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能有机会推荐自己的人才,保证“联合国”不是“少数国家的俱乐部”。
虽然这不是宪章明文写的死规定,但几十年下来,已经成了一条红线,没人敢轻易碰。
![]()
这次美国跳出来,说什么“全球择优录取”,听起来好像是要给秘书长提门槛,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美国说“只看能力不看地区”,但谁来定标准?说白了,美国心里的“优”,就是“能跟听美国的话、配合美国战略”的人。如果真按照美国的玩法,最后秘书长还不是美国说了算?
地区轮换并不等于降低标准,而是让各地区都有机会推出优秀候选人。美国现在想拿“择优”的大旗,否了地区轮换,实质上是要掌控联合国的最高职位。
![]()
这种“择优录取”很容易变成“听美国话录取”。几十年下来的共识,难道一句“择优”就能推翻?如果真这样,联合国还怎么体现多边性和公正性?
美国激进的原因
为什么美国这次如此激进?看看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的经历就明白了。
古特雷斯在位这些年,没少给美国“添堵”。不光是批评美国的单边制裁,还敢在国际热点问题上跟美国唱反调。
![]()
这让美国在很多议题上失去了主导权,尤其是一些敏感地区的冲突处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优先”成了口号,联合国秘书长最好能配合美方,不然就可能被当成“眼中钉”。
美国的算盘不止于此。控制秘书长,等于在联合国议程、决议执行等重要环节有一票否决甚至主导权。
这样一来,不仅能限制中国、俄罗斯等对手的影响力,还能让秘书长为美国的全球战略“站台”。比如印太战略、北约东扩等,如果秘书长能配合,美国的国际布局就能更加顺利。
![]()
面对美国的种种操作,咱中国这边态度非常明确:规则不能随便改,公平必须守。
耿爽副代表在11月13日给出三点建议,核心就是坚决反对突破选举传统。咱中国不反对“择优”,但坚决反对借口“择优”去推翻地区轮换制。
咱中国手里的否决权,是维护联合国多边公信力和公平规则的最后一道红线。
这一点,咱中国不是第一次干。就像刚刚提到的,1981年那场16次否决,换来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广大会员国的支持。
![]()
到今天,中国坚持的立场,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是一致的。美方要是强行改变规则,恐怕只会激起更多国家的警惕和反对。
未来的三种可能
虽然美国近几年一直不缴纳联合国的会费,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都是缴纳会费最多的国家,并且,联合国的总部就设在美国的纽约,再加上美国有众多盟友,能在不少议题上带节奏。这些都是美国的优势。
![]()
但美国最大的问题,是绕不过安理会五常的否决权。再有钱,没有常任理事国的支持,秘书长也当不成。
美国想靠钱和盟友拉票,想让“择优录取”成主流,结果反而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警觉:大家都不希望联合国被某个大国操控。
咱中国这边,除了否决权,还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已是联合国第二大出资国,这几年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
咱中国的目的其实很清楚:不是为了对抗美国,而是为了保护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当然,中国也不希望联合国陷入长期僵局,毕竟全球事务离不开联合国的正常运作。
这场选举会怎么收场?大致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双方杠到底,重现1981年连续否决的场面。如果美国坚持非拉美人选,咱中国就连着否决,秘书长选举就会变成长时间的拉锯战。
![]()
这样一来,联合国效率受影响,多边组织的公信力也会大打折扣。
第二种,历史重演,中美妥协,各自让一步。大家回到拉美地区筛人,选出双方都能接受的中间派。这样既守住了地区轮换制,又兼顾了专业能力。
特朗普虽然一贯强势,但美国也需要联合国来配合处理全球议题。中国则更希望联合国稳定运转。妥协,是最现实的选择。
![]()
第三种,则是发展中国家联合发力,形成舆论和政治压力,推动共识型人选上位。
中美如果一直僵持,其他会员国很可能联手推出强有力的候选人,把中美架空。当然,这一点基本不可能实现,说的难听点,联合国的权利是五常赋予的。
联合国的未来
这场看似秘书长选举的争斗,实际上是美国主导的单边路线和中国坚守的多边公平理念的正面碰撞。
![]()
发展中国家的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单边主义想再“包打天下”已经不现实。美国试图单方面推翻几十年形成的共识,结果只会引来更多国家的反弹。
秘书长这个职位,始终不该沦为大国代理人。真正的联合国,需要的是协调各方利益、体现多边共识的人,而不是谁都能随便指挥的傀儡。
这次咱中国坚守规则,实际上也是在替广大发展中国家、替全体会员国守住公平底线。这就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是联合国未来要走的路。
![]()
这次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中美的争执表面看是“谁当选”,实质是“联合国到底是谁的联合国”。
美国试图打破规则,咱中国坚决捍卫公平。这场对决,无论最终妥协还是继续拉锯,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朗普如果一意孤行,最后恐怕只会自己“孤掌难鸣”;中国坚持“规则优先”,终究会赢得更多国家的认同。
![]()
联合国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的多边性和公正性。只有守住规则,联合国才能在大国博弈中保持独立,也才能真正服务全球治理。
你怎么看待这次中美在联合国的博弈?你觉得联合国秘书长选举,哪种结局最有可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不点名回应美国 耿爽:人为制造分裂拖累联合国秘书长选举进程2025年11月14日 16:44 联合早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