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有军衔的女将军,陈赓、许世友是她的部下,她却没有授衔!

0
分享至

1955年,李贞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开国女少将。

但若论资历,还有一位女将军并不在她之后。

《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里,唯一被正式列入“红军女将”的人,是张琴秋。

当年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组成了西北局,统一领导红二、四两个方面军,张琴秋是西北局委员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位女性。



陈赓、许世友、王宏坤、洪学智、王新亭……这些后来的开国将帅,当年不少人还是她的部下。

然而,1955年授衔,为何她却未列其名?

最早的一批女党员之一

1904年11月15日,张琴秋出生在浙江桐乡石门镇。她自幼好学,性格刚毅。

1912年,她进入当地的振华女校就读。这是石门最早倡导女学的地方学校,也是她思想启蒙的起点。



在这里,她结识了孔德沚——一个后来影响她人生轨迹的重要人物。

此后八年,张琴秋在振华女校完成了小学到高年级的系统课程。

她读书快,记忆力强,作文总是得高分,也能说会写,很早就显出不同于常人的条理与胆识。

振华毕业后,张琴秋先后就读于杭州女子师范、上海爱国女校。

爱国女校由蔡元培倡导成立,讲授新思想,是当时进步青年聚集之地。



她在上海求学期间,常去探望孔德沚,继而结识了孔的丈夫——著名作家沈雁冰(茅盾),再由此引荐,认识了沈家的另一个人——沈泽民。

沈泽民,早在1921年春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上海最早的党员之一。这个人后来深刻影响了张琴秋的一生。

1923年,张琴秋考入南京美专。当时,沈泽民正奉命赴南京开展党组织工作,两人同行。学期不久,家境窘迫,她被迫退学,重返石门女校当代课教师。

半年光景,她第一次直面社会:权贵横行、军阀割据、百姓苦难,一切都真实得令人愤怒。

她把满腔困惑与不平写成信寄往南京,沈泽民回信频繁,字里行间多是引导与勉励,并亲自寄来《社会科学概论》等进步读物。

两人之间由通信展开思想共鸣,又因思想走近而情感升温。



1924年初,她辞去教职,只身赴沪,寄宿沈雁冰家,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那年,她二十岁。上大是当时国内最具激进气质的高校之一。

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肖楚女……几乎囊括了当时共产党最早的理论与组织人才。张琴秋是系主任瞿秋白夫人杨之华的学生,同宿舍,论学术、论生活,均为密友。

同年4月,她在杨之华引荐下加入共青团,年底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是党内极早期的一批女党员。

从1921到1924,仅三年,她完成了从教师子弟到坚定革命者的转变。此后,她奔波于各地党组织之间,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专攻政治、军事与群众工作。



1931年4月,中央决定派她赴鄂豫皖苏区。她被任命为红军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这是一所为地方武装干部培训政治骨干的机构。

张琴秋的到来,令一众出身农家、操着土语的学员起了疑心——一个“学生腔”的女子,能带得动军校?

很快,她让所有人闭上了嘴。

第一次早操集合,她身着灰军装、系绑腿,声音洪亮,动作干练。口令一出,全场肃然。讲话时,理论讲得透,例子说得准,不仅有底气,还有逻辑。

不少干部都愿听她讲课。

她早就有备而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时,她知道日后会从事军事工作,不仅政治课学得扎实,军事课也从不落下。



夏训野营,她和男生一样翻山越岭,操演行军,从单兵训练一直学到连营团作战指挥。

这种真功夫,是能在战场上拿得出手的。

除了“带兵打仗”,她还有一套本领。

她组织宣传队,亲自教战士们跳苏联海军舞、乌克兰民舞。到了川陕苏区后,她创办红四方面军剧团,为部队和伤员演出,也给团员补文化课。

红军唯一女师长

1932年6月,鄂豫皖苏区的形势急转直下。

此前连续粉碎三次“围剿”的红军主力已精疲力竭,蒋介石却调集了三十余万大军,以新建的“围剿”总司令部为轴心,开始对根据地展开空前严密的第四次围剿。



兵临城下之际,前线主力迎敌,后方则亟需稳固支撑与有力配合。

在这关头,张琴秋被任命为河口县委书记。任务只有一个:动员群众,支援前线。

她迅速展开行动,组织赤卫队、组建独立团、成立铁路工程队。男丁上阵,妇女支援,青年担任交通员,孩子也被安排站岗放哨,整个河口动了起来。

8月,战火逼近红安城。张琴秋率领河口县独立团主动出击,在城西展开突袭,从敌军后方切入,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战斗结束时,缴获步枪五百余支,重伤敌兵百余。她指挥干净利落,行事大胆果断,赢得了地方与军中上下的广泛认同。



但形势并不乐观。10月,因敌军优势过大,鄂豫皖主力红军被迫西撤,苏区丢失。张琴秋随军转移,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与师长王树声、政委张广才并肩作战。

这支部队以纪律严明、作战坚决著称,而张琴秋的加入,让政治工作有了新气象。

同年11月,部队翻越秦岭,逼近关中平原。一路行军一路战斗,张琴秋展现出的组织力、指挥力与战地政治工作能力,已超出一般政治部主任的职能范围。

小河口会议后,她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成为军中核心领导层成员之一。

这不是一个象征性职务。红四方面军总政主任,是实权岗位,相当于部队“第三号人物”。

在她的部下中,有陈赓、陈再道、王宏坤、许世友、王建安、洪学智、王新亭、刘华清等后来的共和国将星。



但因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她被调离要职,改任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

可她没有退缩。

1933年,川陕苏区再遇敌军围剿。一天,敌方一个整团绕道包抄至四方面军总医院。院中只剩五百名由妇女组成的赤卫营,以及几十名保卫人员。

张琴秋临危指挥,利用山谷地形布下埋伏,待敌军深入后卡住谷口,继而展开政治宣传攻势。她站在高处,高声喊话,讲红军政策,说土地革命,解释为谁而战。

敌军起初还在犹疑。突然,敌团长操机枪对准己方士兵扫射,逼迫他们进攻。混乱之中,官兵之间爆发冲突,阵型自乱。



张琴秋果断命令冲锋,妇女赤卫营全线压上,趁敌内乱将整个团缴械。

这一战,成了奇闻。《中国论坛》等刊物登载此事,称其为“500农妇缴一团”。

国民党媒体也传闻她“精通五国语言”、“能文能武”,甚至“不下马能写文章”,讽刺中带着敬畏。

在苏区,她不仅打仗,也主持建设。

在四川通江县,她参与修建烈士陵园,其陵园图案,就是她亲自绘制。她以政治干部身份,参与战斗、建设、宣传、动员,角色之多,职责之重,远超常人。

1935年,红四方面军组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女子部队——妇女独立师,张琴秋任师长。



部队成员多为受苦出身的农村女子,文化低,身体弱,但张琴秋亲自操练、开会、讲课,从整队行军到夜间战术、从扫盲教育到宣传鼓动,事事不假他人。

中央军委曾决定抗战期间不再成立女性部队,因此,这支独立师成为共和国军事史上空前绝后的存在。

长征途中,独立师缩编为独立团,随西路军西进。许多女战士最终战死河西走廊,埋骨祁连山。

西征途中,张琴秋临近产期,但仍坚持在担架上指挥。孩子出生在风雪戈壁,她却因失血严重,昏迷多日。部队失败,她因虚弱未能随部转移,被俘。



抗战爆发后,在周恩来点名交涉下,她被释放返回延安。

归来后,她没有休息,被任命为抗日军政大学女生大队队长、女子大学教育长。

革命重任继续压在她肩上。而她,也再次走上新一轮的战斗征程。

红军历史上唯一的无衔女将

1949年夏,北平已解放,南京已撤守,开国大典的筹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就在这一年,组织部做出一项特殊的干部调整——将张琴秋调任至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担任副部长。



这是一个表面上“不显山露水”的岗位安排。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让一位戎马二十载、久经沙场的红军女将,脱下军装,投身工厂?

但张琴秋自己明白,这不是调离战场,而是继续在另一个战场上承担起“建设”的任务。

她对纺织,并不陌生。早在1920年代,她就在上海做过纺织女工,亲手拉过纱、踩过织机、搬过棉包。那是她参加革命前最初的社会经验。

后来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时,她主动申请前往郊区的一家棉纺厂实习,连续几个月,每日与当地工人一起上下班,在机声隆隆中完成自己的“工厂学业”。



她熟悉车间空气中飘浮的棉絮,也了解纺纱过程中的断头率与布机速度之间的关系。

任职后,她第一时间拒绝了“直接上手主持工作”的提议,选择从“补课”开始。她把自己当作学生,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一间间车间她走,一本本手册她翻,一张张工艺流程图她画。

她不怕问得细,不怕问得多,有时连工段长都不好意思,一遍遍讲解机台速度与纱线强度的关系。

张琴秋的性格,一贯是“要做,就做到底”。纺织工业部集中了全国顶尖的技术专家、工程师,她私下里称他们是自己的“技术班长”。

碰到专业术语不懂,就记在本子上,晚上回去查;看不懂的资料,就请技术情报处翻译苏联文献,或干脆自己翻。

她学得快,理解准,很快能在会议上听懂工程人员的发言,也能用专业术语准确作答。



她不只关心中国的设备运行,也密切留意国外发展动态。苏联和东欧是当时中国主要的技术来源地,她借助俄语优势,定期请人送来最新资料,发现重要内容自己翻译成中文,还推荐给部门内同志阅读。

有时,她干脆在周末组织“技术学习会”,请工程师讲课,她自己记笔记,照例坐在中间第一排。

张琴秋的尊重,不是表面的礼貌,而是发自内心对技术和劳动者的敬重。这种敬重,换来的是全体同志的信服。

她从不把自己当“部长”。1953年,率团出访苏联,翻译力量紧张,她便主动给工程师们当口译。

会场上,她夹在两国代表中间,一边记一边译,几小时不喝水不休息。

归国后,“张琴秋部长在莫斯科当翻译”的事,在纺织系统传为佳话。

1960年,国家遭遇经济困难。张琴秋到上海国棉二厂蹲点调研。厂方安排她住在条件较好的宾馆,以便休息和办公。



她坚决推辞,坚持搬回职工宿舍,与工人们一起吃食堂,一起喝酱油开水、啃糠窝窝头。

她以一个红军将领的坚韧、细致、纪律感,投入到纺织工业的重建和发展之中。

几乎没有休过长假,也极少请假出差。她带领纺织系统建立制度、引进设备、改革工艺、培训人才,推动国产纺机技术逐步实现更新换代。

从棉纺、毛纺,到麻、丝、人造纤维,她在无声处用脚步丈量过每一道工艺流程,也在无数次调研与批示中,帮助技术人员扫清障碍。

这位女部长没有华丽的头衔,没有媒体宣传,更不爱讲过去的“红军史”。但在纺织工业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她完成了一个女红军向共和国技术官员的转身。



这种转身,既没有鲜花,也没有授勋,却承载了国家最基础、最艰难的一段工业积累。

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那一年,无数战功赫赫的红军将士佩戴上了军衔。

而张琴秋,因为早已不在军队序列,没有被列入授衔名单。

有人替她惋惜,说以她的资历、级别和贡献,中将以上不成问题。

张琴秋前半生在枪林弹雨中追随革命,后半生在机杼之声中推动建设。

她的肩上,始终扛着人民交给她的责任。

参考资料:

红军唯一的女将领张琴秋
 俞富江
跃马持枪的红军女将——张琴秋
蒲永能 张仕文
西路军级别最高的女将领:张琴秋
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00年到2043年大学毕业人数天梯

2000年到2043年大学毕业人数天梯

微微热评
2025-11-13 09:58:24
全运混双颁奖!刘诗雯打量金牌笑开花,陈垣宇/蒯曼很郁闷!

全运混双颁奖!刘诗雯打量金牌笑开花,陈垣宇/蒯曼很郁闷!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5 00:00:35
广州地标建筑“铜钱大厦”第三次拍卖流拍!幕后资方潮汕富豪已成“老赖”

广州地标建筑“铜钱大厦”第三次拍卖流拍!幕后资方潮汕富豪已成“老赖”

红星资本局
2025-11-14 21:00:05
双11彻底凉了?满屏套路加口袋空空,消费降级,年轻人买不动了?

双11彻底凉了?满屏套路加口袋空空,消费降级,年轻人买不动了?

眼光很亮
2025-11-12 15:45:55
全运会女子200米蝶泳:于子迪力压张雨霏,陈露颖脱颖而出夺冠

全运会女子200米蝶泳:于子迪力压张雨霏,陈露颖脱颖而出夺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4 19:10:31
乒乓球(11.15)王楚钦VS樊振东,莎莎VS朱雨玲半决赛!还有决赛压轴

乒乓球(11.15)王楚钦VS樊振东,莎莎VS朱雨玲半决赛!还有决赛压轴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15 02:48:58
日女首相发强硬对华言论,中国网友请求撤换驻大阪薛剑总领事

日女首相发强硬对华言论,中国网友请求撤换驻大阪薛剑总领事

熊孩子爱科技
2025-11-14 16:22:33
日本自费在上海建造高楼,背后却隐含惊天阴谋,我国如何应对

日本自费在上海建造高楼,背后却隐含惊天阴谋,我国如何应对

老黄有话
2024-10-10 08:00:07
退休党员速查:养老金6000元,党费缴纳标准对照表来了!

退休党员速查:养老金6000元,党费缴纳标准对照表来了!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0-20 14:18:26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中日再次开战,日本仍然有能力战胜中国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中日再次开战,日本仍然有能力战胜中国

文史达观
2023-12-31 21:33:06
82岁妓女离世前捐出60万,离世后无人送葬,邻居打开遗物后傻眼了

82岁妓女离世前捐出60万,离世后无人送葬,邻居打开遗物后傻眼了

温情邮局
2025-10-21 11:39:29
浙大才子周一超被执行注射死刑,被按执行床时,他却突然号啕大哭

浙大才子周一超被执行注射死刑,被按执行床时,他却突然号啕大哭

红豆讲堂
2024-10-21 09:30:24
全运会最新金牌奖牌榜15日赛程,山东一日无金,江浙狂飙紧追广东

全运会最新金牌奖牌榜15日赛程,山东一日无金,江浙狂飙紧追广东

天涯远行人
2025-11-15 01:40:20
德财长访华或要黄,德国国会邀沈伯洋作证,要给两岸中国人断官司

德财长访华或要黄,德国国会邀沈伯洋作证,要给两岸中国人断官司

观星赏月
2025-11-15 00:36:31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冠,反超正式开始

45.4万对44.17万:上汽终结比亚迪连冠,反超正式开始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13 13:37:50
在大陆骗吃骗喝,在台湾搞“暗独”,“两面人”夏立言决定不演了

在大陆骗吃骗喝,在台湾搞“暗独”,“两面人”夏立言决定不演了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13 22:29:14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夫妻综艺,被满脸赘肉的陈松伶吓到,整个人面相变了,跟张铎不搭

小娱乐悠悠
2025-11-13 16:06:27
新疆年轻人,为什么不信伊斯兰教了?

新疆年轻人,为什么不信伊斯兰教了?

混沌录
2025-11-15 00:09:02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起喜电影
2025-11-11 13:43:59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朱媛媛去世半年,辛柏青、李乃文为何两度现身此处?

新民周刊
2025-11-13 12:35:45
2025-11-15 03:36:49
史之铭 incentive-icons
史之铭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154文章数 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艺术
数码
健康

迟迟没有Switch2版!这三款任天堂第一方游戏太可惜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