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几个直观感受,一个就是网约车,其订单量下降了大概是5-6%。没想到网约车这种出行刚需也会减少,主要还是经济下行,消费降级了。有一些人不赶时间,选择去坐地铁或者骑共享单车。
第二人个就是现在过日子大家都很会精打细算,也比前几年省钱,平台打架商家补贴,吃的穿的都便宜下来了。动不动有各种优惠券,十几元能吃的很饱。
什么必胜客9.9披萨,海底捞X鱼上5折卖,蓝莓9.9一盒。衣服也便宜,生活开销这块也少了很多。
![]()
其实,所谓的经济下行,并不是说大家兜里没钱了,而是发现,现在钱比以前更难挣了,所以得省着花。
然而,爬山的人反而是越来越多,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老年等。大家想的就是不生病就是赚了,这年头去趟医院就能掉一层皮,发不了财就争取把身体锻炼好。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对精神慰藉和心理放松的需求会上升。爬山、徒步等低成本又能带来精神满足的活动,成为许多人缓解焦虑、释放压力的选择。
01
消费降级与“口红效应”
经济学上有一种“口红效应”:经济不景气时,人们会减少对奢侈品和大额消费,但愿意花一些小钱买点能带来快乐和满足感的东西。
![]()
徒步爬山恰恰符合这一逻辑:相比报团游、出国游、场地要出钱的运动,爬山几乎只需要交通费和很少的支出,却能带来极大的身心愉悦。
如今,很多人选择“穷游”,在有限预算内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休闲方式。爬山、徒步、露营等户外活动,正是典型的“花小钱、大快乐”的代表。
02
低成本户外运动的兴起
健身房虽好,但昂贵会员费还坚持不了,而爬山几乎“零门槛”。一双舒适的鞋、一个背包、一些水和食物,就能开启一次愉快的爬山之旅。许多城市周边都有免费开放的山区或公园,这让更多人愿意尝试。
在深圳,每个周末,很多年轻人都跑去爬山,这相比逛商场来说要太省了。不仅能在外面吸收大自然之气,还能看风景,一天很快就过去,很充实,身体也给累到了,第二天就能睡个懒觉。
低成本,高体验的感觉,就越来越受到青睐。
03
社交与归属感
经济下行往往伴随社会关系的变化,很多人希望通过新的社交圈寻找归属感。爬山、徒步等群体活动,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
无论是朋友相约、公司团建,还是线上找搭子或者自己一个人,爬山都成为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拍,就能吸引同样兴趣的人。
吃饭局、轰趴局、夜店等能省则省。所以都想约着去徒步爬山,既锻炼身体,又增进感情,一举多得。
04
健康与自我提升
经济不景气时,很多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加关注健康和自我提升。爬山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还能磨炼意志、提升自信。
这种身心双重收获,让爬山成为一种“投资自己”的方式。这样不仅让自己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提高了自信。面对困难,都能够从容不迫。
这就好像在蛰伏,后面经济慢慢变好,相比其他人更能抓得住机会。让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是满意的,这种投资时间有点长,但收益肯定大。
05
自然疗愈与生活美学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牛马生活里,我们都变成了战马,所以更希望去大自然,她才是最好的疗愈师。
![]()
爬山让人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四季变化,感受自然之美。这种“沉浸式体验”,是任何室内娱乐都无法替代的。
正如有人总结,喜欢户外运动的原因之一就是“体验自然”—享受美景、感受四季变化,让身心得到彻底放松。
06
前进中蓄能
经济下行,爬山的人越来越多,这并非偶然。它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压力需要释放,消费习惯趋于理性,社交需求更加迫切,健康意识不断提升,自然疗愈价值凸显,平台也在助推。
无论经济如何波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改变。
爬山,正是这种向往的一种朴素而有力的直接表达。它让我们在压力中找到出口,在自然中找回自我,在行走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所以,下次感到没啥出路、迷茫或疲惫时,不妨去爬一次山。也许,答案就在山顶的风里、云海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