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全球新能源领域波澜再起,焦点再次汇聚于储能赛道。
产业层面,十一月以来,储能赛道接连传出重磅消息:储能系统集成商龙头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署了为期十年、未来三年电芯采购量不低于200GWh的战略协议;几乎同时,光伏及储能巨头阿特斯拿下了加拿大1.86GWh的储能超级大单。
这两笔大订单直接向市场释放了明确的需求提振信号。
与此同时,上游原材料价格结束低位徘徊,释放出明确的拐点信号;此外,在业绩层面,不少储能公司三季报已经显露增长拐点迹象,亿纬锂能第三季度已重回增长轨道。
这些积极信号早已被二级市场的敏锐资金察觉到。自2025年8月以来,万亿巨头宁德时代的A股股价在短短两个多月内涨幅超过50%,强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做多情绪。
同为储能头部玩家的亿纬锂能也是这轮储能热潮中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其A股股价已完全扭转过去两年的低迷,短短两个月内悄然上涨近一倍。
市场资金的敏锐嗅觉从不缺位,这一系列异动的背后,是否预示着储能产业新一轮爆发周期的开启?而作为全球储能电池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亿纬锂能刚刚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似乎正在为这一判断提供些许注脚。
Q3净利环比暴增140%!储能满产满销立头功
仅看表面数据,亿纬锂能2025年前三季度总体呈明显的“增利不增收”现象。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高增32.17%至450.02亿元,已逼近去年全年486亿元规模;归母净利润再次下滑了11.70%至28.16亿元。
但若剔除2.5亿元股权激励费用、5.3亿元大客户返利及思摩尔股权出售3.5亿元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因素后,即便是压力凸显的盈利指标也表现不俗:前三季度其归母净利润实则达36.75亿元,同比增长18.40%。
且营收、净利润增长呈明显的季节性提速。其第三单季度收入增速较第二季度再加速,同单季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劲增15.13%,环比更是暴涨140.16%;若剔除上述同类非经常性因素后,该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样实现了50.70%、30.43%高同、环比增速,达14.57亿元。
这一“隐藏”的增长曲线,清晰勾勒出企业正走出阶段性低谷。
业绩回暖的核心动力,来自动力电池与储能业务的双轮驱动。前三季度,公司动力电池出货34.59GWh,同比暴增66.98%,展现了其在传统优势领域的稳固基本盘;
可真正的亮点却在于储能业务,同期储能电池出货48.41GWh,同比增长35.51%。特别是第三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环比进一步增长约23%,呈现出加速放量的态势
且得益于客户结构的调整改善,第三季度其储能业务毛利率恢复至12%以上,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标志着其储能板块从“以量补价”转向“量利齐升”。
这一转折并非偶然。2025年以来,亿纬锂能储能电池始终处于“满产满销”状态,甚至下半年预计外协产能将贡献10-12GWh增量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9月推出的5年零衰减储能系统,更成为其抢占高端市场的利器。
公司透露,四季度储能电池满产满销,出货量环比持续增长;目前Q3储能出口比例已达18%,明年目标超25%。显而易见,“出海+提价+系统交付提升价值量”的三重逻辑,正推动其储能业务盈利持续向好。
西部证券推动,预计第四季度随着储能电芯涨价落地,该业务毛利率水平有望提升至15%区间,2026年盈利水平有望全面提升。
资本市场早已捕捉到这一变化。自8月起,亿纬锂能股价从低位启动,两个月内涨幅近一倍,与宁德时代等龙头形成共振。
除了基本面释放的拐点迹象支撑外,机构分析指出,这种集体上涨本质更是市场对“储能需求爆发+企业业绩修复”的双重确认。
储能新周期已至亿纬第二梯队领先
站在行业视角,亿纬锂能第三季度的业绩反转迹象与储能产业层面的整体异动紧密契合,共同印证了一个核心趋势: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正在迎来一轮强度超预期的爆发期。
首先,储能需求出现多维共振。国内政策端,近日国家能源局首次将新型储能纳入容量电价机制,执行层面内蒙古放电补偿标准提升至0.28元/kWh,直接激活储能经济性;海外市场,美国“大美丽法案”和数据中心储能的爆发直接推动抢装潮,欧洲、中东分布式储能需求激增,阿特斯加拿大1.86GWh订单正是海外需求爆发的缩影。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受益于海外能源转型及国内政策支持,2025-2027年将是全球能源转型驱动的储能周期,2026年储能需求增速有望达到50%。
彭博新能源财经也预测,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37GW/442GWh或更高,复合年增长率可观。近期宁德时代、阿特斯获得的巨额订单,正是这一宏大趋势的微观体现。
之于亿纬锂能而言,其自身已为承接这轮需求爆发做了多重准备,其储能业务增长的确定性体现在多个维度:
首先,市场地位与品牌认可度。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亿纬锂能以约11%的市占率稳居全球储能电池市场第二位。这一市场地位意味着其在产品质量、供应链可靠性和品牌声誉方面已获得全球主流客户的认可。在行业需求集中爆发时,头部企业凭借其综合实力,往往能优先获得大额订单,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巩固。
更何况,在这个过程中亿纬锂能动力电池基本盘的稳固,为储能扩张提供了“安全垫”。公司是中国首家量产并供应大圆柱动力电池企业,2024年其大圆柱电池全球出货量第二、国内第一;商用车领域,公司预计2026年需求增长超50%;乘用车方面,BMW订单扩容与新客户导入将推动动力业务持续放量,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摊薄成本、提升盈利。
其次,亿纬锂能的储能产能与技术储备已进入收获期。作为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公司,其60GWh大电芯产能正加速爬坡,马来西亚储能工厂2026年初也将陆续释放产能。
技术层面,其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储能系统已进入交付阶段,系统价值量提升将直接增厚利润;自主研发的628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实现量产交付,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全球首个628Ah储能电站一次性送电成功,标志“研发-量产-应用”全链条突破;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半固态产线改造同步推进,技术卡位为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亿纬锂能的全球化布局已进入深水区。
公司第三季度储能电池出口比例已达18%,并设定了2026年海外出货占比超过25%的目标。首个实现海外量产交付工厂-马来西亚工厂的布局,以及计划中的赴港上市,将极大增强其全球制造、交付和融资能力,更好地切入北美、欧洲等高端市场,享受更高的溢价和更稳定的需求。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的十年协议、阿特斯的海外大单标志着储能需求内外共振;而亿纬锂能凭借技术、产能、全球化三重优势正向全球主流加速跃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