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力推的“未来创新展”,居然玩起了最朴素的“cosplay”?
近日,基什调查2025展览上爆红的“人形机器人”,被网友凑近一看发现全是真人穿戏服假扮的!这波操作直接笑炸全网,作为伊朗官方支持的大型活动,该展会主打“发现未来”主题,聚焦投资与创新,本想靠高科技吸睛,结果却因“真人扮演”的操作贻笑大方,秒变大型尴尬现场。
一段展会现场的视频画面显示,两个身着二进制印花紧身服、头戴LED变色眼镜的“机器人”站在展台前,时不时做出机械摆手、转头的动作,和参观者互动。可仔细看就会发现破绽:头套缝隙里能看到演员的头发,机械动作僵硬得离谱到不真实,甚至能看到演员脸上的粉刺——这哪里是人工智能,分明是“人工装智能”!
![]()
这波 Kish lnvex 2025 “真人扮机器人”的翻车名场面,恰恰体现出伊朗急于彰显科技实力的焦虑,再对比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现状,看来人形机器人还真不是所有国家想玩就能玩得起的。
为啥伊朗政府支持的展会,会用“真人扮机器人”这种操作?核心原因还是“科技实力跟不上宣传野心”。近年来,伊朗一直想在科技领域彰显存在感,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上,多次放出“自主研发”的消息,但实际成果却寥寥无几。
这次“发现未来”展会,本质是想通过“高科技噱头”吸引投资,拉动本土创新产业。可本土企业可能根本拿不出能上台面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主办方又不想丢面子,只能急中生智想出“真人扮演”的“高招”。
这也间接证明,伊朗的工业基础和研发投入,可能还没到能造出成熟人形机器人的程度,尤其是在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上,和中美日韩的差距很大。
![]()
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宣传,在伊朗其实早有先例。2023年伊朗曾展示过一款“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结果被网友扒出核心部件是从国外进口的,组装痕迹明显。这次的“真人扮演”,不过是把“人形宣传”玩得更直白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真人扮机器人”只是伊朗主办方的偷懒操作,但其实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本身就是个“高科技硬骨头”,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啃下来的。
目前全球范围内,能造出成熟人形机器人的企业屈指可数。美国特斯拉的Optimus,能完成搬东西、浇水等复杂动作,核心依赖先进的电机和AI算法;中国的优必选WalkerX,能精准模仿人类的肢体语言,还能和人无障碍对话;即便如日本本田的ASIMO,也是深耕人形机器人领域几十年,才能在平衡控制、运动精度上获得一点点进展。即便如这些机器人的研发,动辄投入数十亿美金,耗时数年甚至十几年,背后是强大的工业体系和研发团队支撑。
![]()
反观伊朗,在核心技术上几乎是“空白”。伊朗的机器人产业大多集中在工业机械臂、简单服务机器人领域,这些机器人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和能与人互动的人形机器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即便造一台入门级人形机器人,也需要攻克电机、传感器、AI算法等几十项核心技术,伊朗目前的研发能力,可能连其中一项都难以突破。
这也就能理解,为啥伊朗主办方会选择“真人扮演”——实在是技术跟不上,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凑数”。但这种方式不仅没达到宣传效果,反而暴露了自身的短板,实在是“得不偿失”。
不过其实伊朗并非没有创新潜力。该国的软件产业、生物医药领域,近年来都有不错的发展,尤其是在无人机技术上,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这些成果,都是靠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换来的,而不是靠短期的宣传炒作。
更重要的是,创新需要“正视差距”的勇气。没有哪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是一蹴而就的,中美日韩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也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走到今天。这也再一次证明,真正的科技进步,靠的是日复一日的研发投入、一次次的失败迭代,而不是靠噱头、靠演戏。
(参考信源:基什调查2025展会网络视频、网友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