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这个百合种就有6个芽孢,一个芽孢是一个整体,像这样掰开,按在土里面,间距大概就是5至6公分左右。”初冬时节,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大坪街道甘禾社区的百合种植基地里,基地负责人邹书强一边查看播种情况,一边反复提醒村民注意技术要点,确保栽种质量。
![]()
百合基地现场,工人在打窝。
“栽种百合面积约200亩,从开始动工,若天气晴好,6天左右就能完成全部栽种工作。”基地负责人邹书强说。
![]()
甘禾社区百合基地航拍。
基地里,60余名工人分散在田垄间,将处理好的百合种球按间距整齐摆放,再覆上一层薄土,每一步都细致认真。
![]()
百合种子。
“我就是甘禾本地的,在这里干活4天了,老板一天给100块钱,我觉得挺不错的。”工人田维英笑着说,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增收,让她十分满足。
![]()
甘禾社区百合种植基地负责人邹书强正在教工人如何放种子。
百合药食同源,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甘禾社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合百合的生长需求。同时百合种植周期长,从栽种、日常管护到采收需大量劳动力,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邹书强说:“我这里大概一天需要40个人工,除了百合,还种了百部和吴茱萸,全部作物的人工需求量在16000至18000人次。”
![]()
在百合基地现场,工人在撒肥料。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核心和关键。近年来,大坪街道依托地理与环境优势,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中药材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路径。百合,这朵根植于黔北山地的小花,在希望的田野里扎根孕育,静待来年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致富花”。(图/文 冉义峰、邹洪丽、田永霞、王敏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