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科学教育”到“科技教育”:一字之变构建教育新生态

0
分享至

(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11月12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这份文件首次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破解当前教育难题、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举措。

早在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从“科学教育”到“科技教育”,时隔两年,这一字之变的背后是教育理念的迭代升级。

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在11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加强科技教育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这句话透露出,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科技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突出实践导向,让科学实践融入教育日常,让创新在互动中自然涌现。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让中小学生从小“爱科学”,还要“学科学”,更要“用科学”,让知识的种子在实践中结出创新的果子。

应该说,当前我国的科技教育还存在着“学段衔接不畅、资源分布不均、理论与实践脱节、评价难”等问题。比如,资源分布问题上,“实验室”与“课堂”隔墙相望,高校、科研院所的先进实验设备与中小学课堂鲜有交集,不少中小学生只能靠课本的插图“脑补”精彩实验的现场;学段衔接上,小学科学启蒙与初高中科技实践缺乏连贯设计,出现知识断层;理论与实践脱节则表现为课堂知识多停留在书本,学生缺乏动手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

再如评价问题,一位小学科学老师曾对笔者说,自己最盼望的就是国家能像重视数学、语文、英语一样重视科学教育,但是最怕的也是,因为“现在有个怪现象,只要重视就会看重学生学习的成果,检验成果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考试,就会去考知识点,这样的方式恰恰忽视了学习中探究、质疑、试错等珍贵的过程。”

七部门联合印发的这个文件正在破解这些难题,文件的立足点从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跃升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其突破性在于,它不再将科技教育局限于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构建了一个纵横联动的生态系统。

在笔者看来,这种新生态可以用三个关键字来概括。

第一个关键字是“融”。打破资源壁垒,汇聚社会合力。

应该说,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单靠学校“孤军作战”是很难实现的。文件通过“双导师制”“揭榜挂帅”“百城千馆”等举措,打破了学校的“围墙”,建立了社会资源进入学校的通道。

文件还明确“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研机构与中小学校携手,共建区域科技教育中心”“科技馆、重点实验室向中小学常态化开放”,这样,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社会组织都将成为科技教育的“合伙人”,中小学便从教育体系的“末梢”变成创新网络的活跃“节点”。这实质上是将整个社会的创新潜力都转化为了科技教育的资源,汇聚更优质的资源,从而更早地发现科技“好苗子”,畅通成长通道,为国家持续培养和输送创新人才。

这正是破解“资源分布不均”的关键路径。

第二个关键字是“跨”。打破学科壁垒,重构课程体系。

针对“学段衔接不畅、学科壁垒森严”的痛点,文件提到要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学科融合为基础,开发优质科技教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紧密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人工智能及量子信息等科技前沿与新兴领域,纵向贯通基础教育各学段,建立“基础认知—综合应用—创新突破”的培养路径。

这其实就是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在课程上实现学科交叉,将前沿科技分学段、分层次融入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实现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目标。

同时,这也打通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因为,创新从来不是单一学科的“独奏”。

第三个关键字是“用”。打破知行壁垒,突出实践导向。

科技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用”。“像工程师一样实践”就是不搞“纸上谈兵”。文件提出在教学方式上,要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采用项目学习、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动手实验、实践探究。

应该说,当前大国博弈的核心已转变为原始创新能力的竞争。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满足于跟跑,必须在前沿领域实现领跑。因此,科技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原创精神”的培养。这要求科技教育必须与过去那种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截然不同,不能让孩子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大开脑洞”甚至“异想天开”,这就有赖于在持续不断的实践、体验、试错和质疑循环中,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用”的过程中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文件的落地仍需突破瓶颈,其中最亟需解决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现有的科学课教师、理科教师能否顺利“转型”为科技教师?另外,评价改革也是重中之重,如何让以标准答案为导向的“指挥棒”适应以过程为导向的科技教育?这些都有待相关部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和部署。

从“科学”到“科技”,一字之变,变的不仅是育人方式,更是国家战略主动权的布局——让创新人才的培养从高等教育“掐尖”,前移到基础教育“育苗”,为国家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筑牢人才根基,这离不开教育的定力、部门的合力和社会的助力。这一字之变,最终旨在打通校内与校外、知识与实践、今天与未来之间的通道,让每一个孩子不仅能怀抱“爱科学”的初心仰望星空,更能手握“用科学”的本领脚踏实地,成为改变世界的未来创造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信部批准!中国移动成立新组织

工信部批准!中国移动成立新组织

通信头条
2025-11-18 23:10:27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两个小药丸儿,一个助硬,一个延时长,在家门口的药店就能买到

中医陈旺医生
2025-11-14 10:43:05
炸裂!郭家形势危急,郭妹哭诉:两人重伤住院,钱从哪来?

炸裂!郭家形势危急,郭妹哭诉:两人重伤住院,钱从哪来?

公子麦少
2025-11-18 14:34:30
15万乌军突袭红军城!七万俄军七万被反包围,普京棺材本赔光?

15万乌军突袭红军城!七万俄军七万被反包围,普京棺材本赔光?

拉风的萤火虫牛市梦
2025-11-18 07:50:03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大道微言
2025-11-17 17:03:24
谴责苏联强占北方四岛的霸权主义行径197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谴责苏联强占北方四岛的霸权主义行径197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那些看得见的老照片
2025-11-04 15:02:18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深度报
2025-11-06 22:42:21
民间创业仙人,一拳打碎发财梦

民间创业仙人,一拳打碎发财梦

虎嗅APP
2025-11-16 17:00:32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娱乐圈圈圆
2025-11-17 20:41:24
贾乃亮和“李小璐”合体直播带货,网友炸锅了

贾乃亮和“李小璐”合体直播带货,网友炸锅了

黎兜兜
2025-11-17 22:12:41
甲流凶猛!医生强调:少吃橘子,多吃5样,给免疫力“加满油”!

甲流凶猛!医生强调:少吃橘子,多吃5样,给免疫力“加满油”!

读懂世界历史
2025-11-17 18:06:29
李沧好思得圈完钱就闭店!创始人为青岛电视台主持人
家长们疑遭遇职业闭店陷阱

李沧好思得圈完钱就闭店!创始人为青岛电视台主持人 家长们疑遭遇职业闭店陷阱

易瞰青岛
2025-11-18 13:38:28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表态: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表态: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阿校谈史
2025-11-14 16:38:17
继三上悠亚后相泽南宣布引退!为粉丝硬撑4年爆哭8min泪洒台湾!

继三上悠亚后相泽南宣布引退!为粉丝硬撑4年爆哭8min泪洒台湾!

素然追光
2025-11-19 00:24:10
个人抵押经营贷利率普遍降至2.5%左右

个人抵押经营贷利率普遍降至2.5%左右

中国经济网
2025-11-18 08:08:04
西方突然意识到,中国准备干大事,战略储备已布局整整20年!

西方突然意识到,中国准备干大事,战略储备已布局整整20年!

华人星光
2025-11-18 11:24:58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古事寻踪记
2025-11-17 07:28:16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李连杰风波后再发声,动作奇怪口音都变了,外媒披露基因疗法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7 13:59:26
国民党副主席反转亲中言论炸锅,蓝营市长集体翻车表演。

国民党副主席反转亲中言论炸锅,蓝营市长集体翻车表演。

李博世财经
2025-11-17 16:59:12
2025-11-19 03:59: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22836文章数 45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美国境内旅转学新选择,合法工作1年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亲子
健康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留学降温“AI化留学”泛滥海归人设崩塌?

手机要闻

麒麟9030细节大揭秘:1+4+4满血规格,能否借此重振雄风?

亲子要闻

1岁大中美混血萌娃学说中文,看看这新学的词,说的咋样?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