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定远县范岗乡宋府村:文明乡风“种”出乡村振兴新模样

0
分享至

近年来,定远县范岗乡宋府村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文明村镇创建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安徽省森林城镇”“省级文明卫生村镇”“省级百佳皖美书屋”等称号,每一项称号的背后,都是乡风文明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生动注脚。

立规明约破旧俗:从“面子负担”到“心里踏实”

为了让《村规民约》落地见效,村“两委”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由4名老党员和2名新乡贤组建监督员队伍,谁家办事前都会收到一张“办事指南”,对不合规的会上门劝导。

“现在办事心里踏实多了!去年我儿子结婚,按新规办下来,比预期省了近3万块。”村民黄维义算起“人情账”,笑得眼角堆起了皱纹。

村规民约的修订,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乡村治理的新局。宋府村同步推行“庭院议事会”制度,每月把板凳摆到村民家门口,小到路灯维修,大到土地流转,都让大家商量着来。这种“大家事大家议”的模式,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已连续5年实现“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村”。

去年秋收时,两户村民因田埂界限起了争执,村调解委员会带着老党员上门,半小时就达成了和解——这样的“微治理”,在宋府村已成常态。

榜样引领树新风:从“一人善举”到“众人接力”

文明乡风的培育,既需要制度约束,更需要榜样引领。76岁的黄家进用十年善举,在村民心里种下了温暖的种子。作为邻居,他照顾八旬残疾五保老人武成胜整整14年,盛夏寒冬,为老人送饭打水,带老人理发看病。近两年老人视力模糊,黄家进索性当起“专属跑腿员”,买药、买菜、交电费全由他代劳。“都是邻居,帮一把是应该的。”面对夸赞,满头白发的他总说这句朴实的话。

越来越多的“暖心故事”在宋府村上演,村医每周三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体检,农技特派员以及乡农技青年志愿者组建“农技帮帮团”指导种植,妇女们自发成立“清洁队”打理公共区域……这些凡人善举,通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被不断放大。

宋府村强化典型选树,充分挖掘身边好人事迹。截至目前,已评选出文明家庭12户、最美家庭8户、星级文明户14户、助老爱幼16户、人居环境示范户36户,正以典型示范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真正做到既弘扬传统美德、又倡导文明乡风。

阵地赋能润生活:从“农闲无聊”到“有滋有味”

经整合,宋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村文化服务中心合二为一,让文化阵地成了滋养文明的“沃土”。皖美书屋里时常有前来看书的村民,科普室里常有孩子摆弄实验器材,门前广场的大舞台上,每月都有村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乡村志愿者们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文明实践活动。

“端午节包粽子时,志愿者会讲屈原的故事;元宵节搓完元宵,我们还教小年轻们炒汤圆。”村民于年娥最爱来这儿,“以前农闲时要么打牌,要么闲聊,现在来实践站学技能、看演出,日子过得有滋味多了。”

在农闲时节,宋府村立足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开展“乡村技艺培训活动”“家风故事分享会”“我们的节日”等活动,邀请老党员、身边好人宣讲移风易俗理念,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实践站成了连接干群的桥梁,凝聚群众的磁石,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居民的价值理念,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如今的宋府村,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庭院里花草错落有致,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从人情减负到矛盾化解,从善举传递到文化浸润,宋府村用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 “铸魂”,让这片土地既有“颜值”又有“气质”,更有了生生不息的活力。(王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6189文章数 2007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