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外基金的限额操作已经令人发指了,很多基金竟然开出了10元/天的羞辱性额度,
如果申购10万,需要1万天,按一年200个交易日算,要申购50年,从青春到退役,“相信国运,定投纳指”的梦也就彻底断了…
场外的彻底关门,也导致了场内ETF的溢价率竟还在以出乎意料的速度走高,个别纳斯达克竟然跑出了高达16%的溢价,
这种情况下研究2.0作战计划就显的额外重要。
有人说你直接开个港卡用海外投资账户多简单,但问题是大多人没有,就算有也要考虑外汇额度的问题,
因此只能寻找备选路线,
那有没有目前还有额度依旧幸存的场内美股基金,可以达到配置标普500、纳斯达克100的效果?
也并不是没有,比如合成投资策略,
近十年拟合走势中
费城半导体芯片指数+标普可选消费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
其中前者主要是跟踪标普可选消费指数,投资亚马逊、特斯拉、家得宝、麦当劳、星巴克等等,
后者主要是跟踪全球芯片指数,比如英伟达、台积电、AMD、博通、拉姆研究、应用材料、高通、美光科技等等,
如果把这两个指数各50%,拟合一下,我们会得到一个和纳斯达克100几乎一致的走势的指数:
![]()
wind拟合后的走势
如图,近十年相关性高达0.95以上,
纳斯达克100:455%,最大回撤:-37.3%,年化波动19.7%
标普消费+全球芯片:532%,最大回撤:-41.2%,年化波动18.2%
这俩合成后风险波动比纳斯达克100还要高些,
而场内恰好又有两只LOF基金跟踪是这俩大指数,
美国消费LOF(162415.SZ),业绩基准=95%标普可选消费+5%活期存款
全球芯片LOF(501225.SH),业绩基准=75%费城半导体+15%中证芯片+10%活期存款
我们用501225.SH和162415.SZ两个基金各配50%来直接拟合,会得到如下结果:
![]()
如图红线是两个基金拟合出来的结果,蓝线是纳斯达克100指数的结果,可以看出依然是高度相近的,
不过当然这里还是得说一下,由于全球芯片LOF的基准是75%跟踪费城半导体,15%跟踪国证芯片,不是完全跟踪费城半导体,
加上基金本身就存在跟踪偏离,所以要完全精准复刻是不可能的,
但是优点就在于,目前这俩溢价比较低,均在1%以内,但纳斯达克100ETF溢价却动辄8%以上,
对于相信国运定投纳指的,特殊时期,可以勉强做一下临时替代。
02
其实除了以上这俩,也有其他没有高溢价的美股基金,只是它不那么纯~
比如目前场内还有一个就是港美互联网LOF(160644.SZ),管理费:1.2%,溢价较低,持仓股如下:
![]()
港美互联网三季度重仓股
这只基金里面有英伟达+台积电+谷歌+脸书+微软,大概40%左右的纳斯达克100成分,然后剩下的60%则有点像中概互联,
类似于场内的中美互联网,把中概股和美股组合拼装起来的味道,
如果是本身就有中概互联的仓位,那么可以把港美互联网替代中概和纳斯达克组合,从而规避接下来的高溢价风险,
比如搭配中概60万+纳斯达克40万=100万港美互联网这种操作,算是一种变相避开溢价的方式之一,
缺点是这个是主动管理型的基金,持仓股可能随时变化,跟踪并不精准,
03
还有一种另辟蹊径的方法,那就是借道南向通ETF,
港股通都懂,需要达到最近20个交易日,账户资产 ≥ 50 万(含股票+资金)的门槛,
虽然对资金量有要求,但好处也不是没有,首先南向ETF不受QDII的额度限制,且基本不限购;此外也免除了海外账户的资本利得税、交易印花税;也无需换汇,规避掉了外汇额度限制。
但大部分港股通的ETF基金都是以港股为主,不过最近几天扩容之后,首次出现了包含美股资产的ETF;
其中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
一个是南方东英恒生港美科技ETF(03442.HK),管理费:0.99%
它和前面一只我们说到的港美互联网LOF类似,主要跟踪恒生港美科技指数,整合美股与港股两大市场的科技龙头。
其中美股七巨头占比35%,包括特斯拉、英伟达、微软、亚马逊等硬核科技企业;
港股科技龙头占比65%,覆盖了小米、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等恒生科技指数核心标的,
![]()
港美科技三季度重仓股
故它也可以理解为40%纳斯达克+60%恒生科技的策略,从而提供给投资者做拟合交易,
第二个是:南方东英富时东西股票精选ETF(03441.HK),管理费:0.99%
这个基金就在前几天场内还一度被炒作,不过现在溢价回归正常区间,估摸着市场都进入饥不择食状态了。
它主要聚焦港股高股息资产与美股现金流龙头,选股策略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65%的港股高股息,选的是港交所市值排名靠前的高分红股票;
另一部分是35%的美股,选的是美股罗素1000中现金流和市值排名前100的企业,比如谷歌、苹果、微软、亚马逊、特斯拉等。
![]()
东西精选三季度重仓股
你可以理解为60%的港股红利+40%的纳斯达克100,类似一键版的防守+进攻组合策略,相比港美科技,它的波动相对更小,
.....
大概就总结这些,总的来说,目前我认为第一种方案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行的,
第二和第三种落地都比较复杂,容易跟着跟着偏离了方向,
当然如果对场内不感冒,小资金也可以无脑定投场外,这样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也挺好~
当然如果有更好的替代选择,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