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 康岩
金秋时节,在鲁西南小城济宁鱼台县的朗德鹅生态养殖基地里,阳光透过稀疏的芦苇荡,洒在水塘边踱步的鹅群身上,洁白的羽翼沾着细碎的水光,肥硕的体态却丝毫不显笨拙,每一步都透着从容。养殖户掀开木质喂食槽,新鲜的水草混着定制谷物的清香漫开,鹅群扑棱着翅膀围拢过来,动静间满是水乡生机。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充满活力的养殖基地,正是火爆出圈的临朐鹅肝核心鹅苗供应地,从这里走出的优质朗德鹅苗,为下游高端鹅肝产品的品质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在全年禽品供应的后半程,当普通鸡鸭早已批量上市、市场渐归平淡,鱼台朗德鹅却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以“禽中珍品”之姿压轴登场。它不追逐早市的热闹,却凭着丰腴绵密的肥肝,成了高端餐饮与品质家庭餐桌上的“香饽饽”。如今,鹅苗单只36元,更是供不应求。
![]()
水好草嫩酿就“舌尖珍品”
朗德鹅的“底气”,从出生起就刻在基因里。作为世界公认的肥肝专用品种,这只源自法国朗德省的鹅,自带“高产优质”的天赋:其肥肝均重可达800克,最重时甚至能突破1000克。反观普通鹅肝,重量常不足百克,两者差距堪称悬殊。
更难得的是这份“高产”背后的“高营养”,每100克肥肝中,卵磷脂含量高达4.5-7克,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达65%-68%,还富含人体必需的亚油酸。这份“低脂高营养”的先天优势,让朗德鹅跳出了普通畜禽的“平价竞争”框架,既成了高端餐饮的“座上宾”,更走进追求品质的家庭餐桌,稳稳突破了禽品行业的价值天花板。
再好的基因,也需要合适的土壤激活。而济宁鱼台,正是朗德鹅落地生根的“理想乡”。地处微山湖西畔的鱼台,先天带着“水乡基因”,河流纵横如织,水草丰美如毯,随手可得的优质青饲料,成了朗德鹅最天然的“生态餐桌”,鹅群啄食的每一口水草,都带着水乡的清新,为肉质与肥肝品质打下基础。更妙的是气候的“跨洋契合”,鱼台的温带季风气候,与法国朗德省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湿度、温度区间高度匹配,更长的光照时间,能让鹅羽发育得更坚韧光亮;而无极端温差的温润环境,更显著提升了种鹅的产蛋率与鹅苗的孵化成功率。
“咱这水好草嫩,鹅吃了不光长得壮,羽毛还发亮,就连种蛋的孵苗率都比别处高不少!”李阁镇张平村养殖户刘勋的一句话,道尽了这片土地与朗德鹅的“天生缘分”。
基因够优、水土够合,最终催生出市场的认可。即便朗德鹅苗单价已达36元,是普通白鹅的数倍,仍处于“一苗难求”的状态。这份“非它不可”的抢手,正是其高端属性与专用性的最佳证明。
在李阁镇张平村的子振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孵化厂里,雏鹅此起彼伏的叫声里,满是“稀缺”的信号。负责人刘宝猛弯腰从育雏箱中捧起一只鹅苗,指尖轻捻过细密柔软的绒毛,眼神里满是珍视:“就这优质苗,单只能卖到36元!昨天刚发走一批去了湖北、江西,收购商的电话天天追着打,就怕晚一步订不上货。”
他坦言,朗德鹅的“市场底气”并非偶然。下游高端餐饮对鹅肝的需求激增向上传导,让朗德鹅苗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而这份“高价仍抢手”的市场现象,终究是朗德鹅的“基因优势”与鱼台的“水土红利”共同写就的答案。
![]()
破解传统养殖“硬坎”
秋日的鱼台,天刚蒙蒙亮,田埂上的露水还凝着霜白,智慧种鹅养殖基地的棚舍已率先亮起暖黄的灯。这抹晨光里的光亮,是鱼台人守护朗德鹅“好底子”的日常开端。
工作人员推着精准配比的饲料车,轻缓穿梭在鹅群间,确保每只种鹅都能摄入均衡营养;棚顶的温控屏幕上,湿度、温度数据实时跳动,严丝合缝地守护着种鹅的生长节律;隔壁的孵化车间里,恒温箱中的鹅苗正奋力啄破蛋壳,湿漉漉的绒毛贴在身上,每一声细弱的鸣叫里,都透着勃勃生机。鱼台朗德鹅的“好”,从不是“靠天吃饭”的侥幸,而是从晨光开始,渗透在每个细节里的精心守护。
这份守护,最初源于破解“养好鹅、成好业”的困境。鱼台河网密布、水草丰美,本是养鹅的天然牧场,但在技术攻关前,传统养殖模式下朗德鹅成活率不足60%,一年仅产两季蛋,远难满足市场需求。子振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孵化厂负责人刘宝猛初入行时,就曾被这道传统养殖的“硬坎”险些浇灭热情。
为突破技术瓶颈,在李阁镇的帮扶下,刘宝猛联合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组建攻关团队,针对种质退化难题对症开方;更在专家指导下钻研出反季节繁育技术,通过光照、温度、饲料的精准调控,让种鹅在夏季也能稳定产蛋,年孵化量从50万只飙升至220万只。
先天优势需后天雕琢,智能化设备则让这份“守护”更精准、更高效。如今的养殖基地里,恒温恒湿大棚、自动翻蛋装置实现了从种蛋筛选到出雏的全流程管控,种蛋孵化率提升至88%-90%;饲喂管理里更藏着“细节密码”:玉米粉、麸皮搭配天然牧草的科学配比,再加上“少量多次”的进食量调控,既保证了鹅肉的细嫩口感,又最大化提升了饲料利用率。
从2000年首次引入朗德鹅,到历经20多年本土化繁育与守护,鱼台朗德鹅的“好底子”已长成参天大树:如今全县种鹅存栏超35万只,年孵化优质鹅苗1200万只,占据全国75%以上的朗德鹅苗市场份额,年产值突破2亿元。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无数个晨光里的坚守,是技术与匠心的叠加,更是鱼台人的“精心”守护。
![]()
跨洋引种,专注提纯复壮
今年6月,1200余羽祖代朗德鹅苗从法国漂洋过海抵达鱼台,为当地朗德鹅种源库注入新鲜活力。“300余万元引种资金由协会8家企业合力筹集,这正是我们整合分散力量的初衷。”鱼台县鹅业协会会长王晓介绍,自2024年协会成立以来,整合分散养殖力量、守住种源与产品品质底线便是核心使命,此次跨洋引种正是协会凝聚合力的鲜活实践。
引种之外,协会更以机制创新筑牢品质根基。为树立行业品质标杆,协会正推进区域性商标品牌注册,创新实行“一年一授权”动态管理模式,唯有符合协会技术标准、通过第三方质量检测的会员,方可获得品牌使用权。这一严格准入机制,将从源头夯实鱼台朗德鹅的品牌公信力,让品质管控有了硬约束。
硬件平台的加速建设,为种质提升提供了坚实载体。走进鱼台县朗德鹅繁育中心建设现场,主体工程已顺利封顶,即将进入内部装修与设备安装阶段。“中心采用行业领先的单向新风换气环保技术,全程对标4.0智慧孵化工场标准打造。”望着初具规模的厂房,王晓眼中满是憧憬,“建成后这里年可孵化优质鹅苗200余万羽,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朗德鹅繁育孵化基地。”
为破解长期存在的品种退化难题,鱼台县正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朗德鹅种源优化插上“科技翅膀”。“我们已与山东农业大学达成深度合作,全力推进鹅产业研究院落地。”鱼台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中心主任朱小伟介绍,研究院将依托高校科研优势,运用选种、定群、基因测序等先进技术,开展种质资源提纯复壮工作,全面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与品质。这一举措,直指朗德鹅引进20余年来因长期迭代导致的产蛋性能下滑问题。“目前100枚种蛋的壮苗率仅88%-90%,通过提纯复壮技术优化,目标将这一指标提升至95%-97%。”山东农业大学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处副处长张西刚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