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这次又把自己送上热搜了。
11月12日这家科技巨头官宣和日本时尚品牌ISSEY MIYAKE合作推出iPhone Pocket,一款3D针织手机袋,短款149.95美元、长款229.95美元的价格刚公布,就引来网友铺天盖地的吐槽。
有人直接说这是“230美元买个破袜子”,知名科技博主Marques Brownlee更是发文称这是“检验谁会为苹果买单的试金石”。
微博、X平台上段子手们纷纷出动,有人把它P上眼睛做成表情包,还有人拿它和电影《波拉特》里的黄色泳衣作对比。
这款引争议的产品采用3D针织工艺,分短款臂挂和长款肩背两种,有柠檬黄、孔雀蓝、紫色、粉色等八种颜色可选。
![]()
苹果官方的说法是:设计灵感来自ISSEY MIYAKE标志性的“一块布”理念,产品在日本制造。
苹果工业设计副总裁Molly Anderson表示:这款产品体现了苹果和ISSEY MIYAKE共同追求的工艺、简约和愉悦感。
听起来挺美好,可消费者压根不领情,网友的嘲讽集中在两点:价格离谱和实用性堪忧。
社交媒体上有人晒出对比图,写着“iPhone Pocket要150美元,你的运动袜只要0.15美元”。 更扎心的是造型问题,这个没有拉链、结构松散的袋子让人担心手机会掉出来或被偷。
有网友直言:“现在iPhone偷盗这么猖獗,谁敢把手机装在这玩意儿里?” 还有人翻出三宅一生自家的普通针织袋,发现类似工艺的产品只要几十美元,质疑苹果logo到底值不值这个溢价。
![]()
其实苹果靠高价配件挨骂早就不是第一次了,2021年10月苹果推出一块售价145元的擦屏布,上线三天就卖断货,新订单要等到12月才能发货。
当时网友骂声一片,说这是“天价抹布”“智商税”,可架不住真有人抢着买。
后来有网友拿这块布和10块钱的纳米擦屏布做对比测试,发现苹果这款反而擦不干净,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话题产品。
回看苹果的配件策略,走的就是“奢侈品路线”。
业内人士分析,苹果从来不在乎性价比,而是通过和高端品牌联名,强化“科技+时尚”的定位。
这次和ISSEY MIYAKE的合作也不例外,苹果特意强调产品的色彩搭配可以和所有iPhone机型混搭,让用户自己组合个性化的风格。
![]()
但问题在于:这次产品和大众认知差得太远。以前苹果的高端配件好歹有材质或工艺撑着,这回就是一块针织布,成本预估不到20美元,却要卖十几倍的价钱,难怪网友不买账。
也有少数人站出来支持,说自己“100%支持苹果尝试面料和材质”,认为这和可穿戴设备、智能服装的未来发展有关。
时尚圈也有人解读,觉得这是把手机当成穿搭单品的新思路。
阿联酋的科技博主Aaron Jon说,“虽然第一眼觉得怪,但仔细想想也有道理,大家都想解放双手,紧身衣服口袋又不够大”。
这款产品11月14日起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韩国、大中华区等地的苹果门店和官网同步发售,不过阿联酋的五家苹果官方店已经确认不会售卖此产品。
![]()
这场舆论风波,说到底是苹果在试探消费者的底线。
支持者觉得:品牌溢价本来就是奢侈品市场的常态,愿意为设计和情怀买单的人自然会掏钱。
反对者则认为:科技公司该把心思放在产品创新上,而不是靠联名收割粉丝。
苹果可能只在有限国家发售这款产品,可能是想先测试市场反应,从过往经验看,被骂得越惨的产品,话题度反而越高,最后销量往往还不错。
无论这款“高价袜子”最终卖得怎么样,苹果又成功靠配件刷了一波存在感。网友调侃说:“能花200多美元证明‘我用的是苹果’,这钱花得挺值。”
至于iPhone Pocket到底是智商税还是时尚单品,或许只能等销量数据出来才知道答案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苹果的配件生意,永远不缺话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